国贸练习册题目 电子版 下载本文

1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在概念上没有区别。( ) 16.国际技术贸易属于无形贸易。( ) 17.国际贸易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18.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国际分工。( )

19.国际分工的形成是同机器大工业直接相联系的。( )

20.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因素之一。( )

21.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都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 22.过境贸易时,部分商品允许进入第三国市场。( )

23.一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并非仅由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所致。( ) 24.国际上的复出口在我国称为加工复出口。( ) 25.一国出现净出口现象并不表示贸易出超。( )

26.贸易量指数是指以基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期贸易值。( )

27. 依照专门贸易体系,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

七、计算题

1.已知:某年世界贸易额为45000亿美元,该年A国的出口额为5500亿美元,进口额为58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85000亿美元。

答:1.该国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某国以1985年为基础,1994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8%,同期出口数量指数增加20%,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3.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和99.02,同期出口额分别为6250.74亿美元和6886.97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判断出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4.以2000年为基期,中国2002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3%,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5%,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25%,试计算2002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并说明该贸易条件是改善还是恶化了。

5.请写出贸易条件的四种表达形式,并计算当以2000年为基期,中国2004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5%,进口价格指数为120%,计算2004年净贸易条件,并说明是改善还是恶化。

八、案例分析题

1.案情介绍:据中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统计资料,1995-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条件出现某些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具体情况见表1.1所示。试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表1.1 1995-2004年中国外贸条件走势分析

年 份 净贸易条件

1995 100 1996 103 1997 1998 107 104 13 1999 98 2000 94 2001 91 2002 88 2003 86 2004 85 收入贸易条件 100

101.7 130.9 133 140.7 156.4 161.3 189.9 217.6 225.5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http://zys.mofcom.gov.cn。 2.案情介绍: 根据国家统计据统计数据,1997-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态势见表1.2。请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表1.2 1997-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亿美元)

年份 出口 总额 273.5 资源密 集产品 91.14 138.28 比重(%) 50.30 50.56 25.59 14.44 14.52 13.10 11.15 10.23 10.22 9.90 8.77 7.94 6.83 6.44 5.46 劳动密 集产品 68.35 79.79 252.62 867.88 849.22 1048.99 1026.77 1057.72 1288.24 1309.23 1541.08 1951.06 2570.44 3233.04 4128.7 比重(%) 37.72 29.17 40.69 58.33 56.22 57.39 55.89 54.26 51.69 49.20 47.33 44.52 43.32 42.43 42.60 资本/技术 密集型产品 19.63 21.3 93.18 405.01 441.89 539.36 605.38 692.09 946.98 1082.53 1423.01 2073.54 2946.2 3880.06 5008.9 比重(%) 10.83 7.79 15.01 27.22 29.25 29.51 32.95 35.50 38.00 40.68 43.70 47.32 49.66 50.92 51.69 1980 181.19 1985 1990 620.91 158.86 1995 1487.8 214.85 1996 1510.48 219.25 1997 1827.92 239.53 1998 1837.09 204.89 1999 1949.31 199.41 2000 2492.03 254.6 2001 2660.98 263.38 2002 3255.96 285.4 2003 4382.28 348.12 2004 5933.26 405.49 2005 7619.53 490.37 2006 9690.7

529.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统计公报》。 14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一、单选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贸易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的商品的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 )。 A.奖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 B.国家不要干预对外贸易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国内垄断行业

4.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5.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 C.保护贸易 D.协调管理贸易

6.亚当·斯密认为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 A.两国商品绝对成本的差异 B.两国商品相对成本的差异

C.两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D.两国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

7.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15

。 )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俄林 D.海尔斯

8.主张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赫克谢尔.俄林 D.萨缪尔森

9.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 A.货币价值论 B.贸易差额论 C.财富价值论 D.货币平衡论

10.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11.绝对成本学说是相对成本学说的( )。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12. 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域际与国际贸易》 D.《投入—产出经济学》

13.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成本之上。 A.绝对成本,比较成本 B.绝对成本,绝对成本

C.比较成本,绝对成本 D.比较成本,比较成本

14.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政策 C.贸易自由化 D.超保护主义政策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