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 Q/J.1.5.2-05-2008 版本/次 A/0 实施日期 2008年8月30日 页码 4/13 表9 测量Ra时的l和ln值 Ra um ≥0.008~0.02 >0.02~0.1 >0.1~2.0 >2.0~10.0 >10.0~80.0 l mm 0.08 0.25 0.8 2.5 8.0 表10 测量Rz时的l和ln值 Rz um ≥0.025~0.10 >0.10~0.50 >0.50~10.0 >10.0~50.0 >50~320 4参数及参数值的选用 4.1 参数的选用 4.1.1 给出表面粗糙度要求时,除数值无要求外,均应选择一项高度参数。在高度参数不能满促要求的情况下,再考虑RSm、Rmr作为附加参数。RSm一般不单独使用,Rmr可单独使用,用于研究和分析表面状态。 4.1.2 在Ra、Rz两个高度参数中,由于Ra既能反映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又能反映凸峰高度,且在测量时便于进行数值处理,因此被推荐优先选用Ra来评定轮廓表面。 4.1.3 参数Rz只能反映被测表面轮廓的最大高度,不能反映轮廓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但该参数可控制表面不平度的极限情况,因此常用于某些零件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及小零件的表面。 4.1.4 RSm、Rmr在国际和国内应用较少。 4.2 参数值的选用 参数值的选用应根据零件功能要求来确定,在满足零件的功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要求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由于零件的材料和功能要求不同,每个零件的表面都有一个合理的参数值范围,一般来讲,高于或低于合理值都会影响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选用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a)同一零件上工作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工作面的参数值; b)工作过程中摩擦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滚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c)运动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ln=5l mm 0.4 1.25 4.0 12.5 40.0 l mm 0.08 0.25 0.8 2.5 8.0 ln=5l mm 0.4 1.25 4.0 12.5 40.0
文件编号 Q/J.1.5.2-05-2008 版本/次 A/0 实施日期 2008年8月30日 页码 5/13 d) 接触刚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e) 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位,粗糙度参数值要求较小; f) 表面承受腐蚀的零件,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g) 配合性质和公差相同的零件,基本尺寸较小的零件,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h) 要求配合稳定可靠的零件表面,其粗糙度参数值应选取较小的制; j) 在间隙配合中,间隙要求越小,粗糙度参数值也应相应的小。在条件相同时,间隙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比过盈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小。在过盈配合中,为了保证联结强度,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k) 对于操作件等外露件,虽然它们没有配合或装配的功能要求,为了美观及使用安全,也应选用较小的粗糙度值。 4.3 参数及参数值的应用参考 4.3.1 加工工艺与参数值的关系 金属材料的零件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Ra值见表11。 塑料件不同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Ra值见表12。 表11 金属材料的零件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Ra值 (um) 加工 0.012 方法 0.025 0.05 0.100 0.20 0.40 0.80 1.60 3.20 6.30 12.5 25 50 100 粗 端面铣 半精 精
文件编号 加工 方法 粗 车外圆 半精 精 Q/J.1.5.2-05-2008 版本/次 A/0 实施日期 2008年8月30日 页码 6/13 表11 (续) (um) 0.012 0.025 0.05 0.100 0.20 0.40 0.80 1.60 金钢车 粗 车端面 半精 精 粗 磨外圆 半精 精 粗 磨平面 半精 精 平面 圆柱 粗 研磨 半精 精 3.20 6.30 12.5 25 50 100 行磨
文件编号 Q/J.1.5.2-05-2008 版本/次 A/0 实施日期 2008年8月30日 页码 7/13 表11 (续) (um) 加工 方法 一般 精 0.012 0.025 0.05 0.100 0.20 0.40 0.80 1.60 3.20 6.30 12.5 25 50 100 抛光 滚压 抛光 超精加工 平面 柱面 化学磨 电火花加工 气割 锯 切割 车 铣 磨 砂模 铸造 壳型 铸造 金属模铸造 离心 铸造 精密 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