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前代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为了限制大臣专权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

——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

材料三 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摘编自张金才《近十年来中国法制

建设的历程及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大明律》相比,清末修律制法的特点及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3分)

【答案】(1)特点:条例繁杂,内容广泛;儒法结合;严刑酷法;重视经济立法。 (2)特点:中西结合;律法人道化;法律体系完善。

原因:内忧外患;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意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解析】 (1)据材料一“《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可以看出《大明律》内容广泛、条例繁杂;根据“十恶”的范围可知,《大明律》很明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伦理道德;“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前代严厉而且残酷”体现了其严刑峻法;而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体现了其重视经济立法。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可以看出清末修法完成了传统法律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革,体现了法律的人道化;而“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体现了在法律制定中受到西方法律的影响,实现了中西结合;“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可以看出清末修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的多次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新政,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法律。

(3)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