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第六章 体温

一、名词解释

体温 基础体温 不显汗 习服 蒸发散热

二、判断题

( )1.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30%)被用于做机械功,(70%)其余少部分转变为热能。

( )2. 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6.8°C,波动范围不超过10°C。 (√)3. 习惯上都是测定口腔或腋窝,尤以腋窝为常用。 ( )4. 一般来说,女子的基础体温比男子稍低些。(高)

(√)5. 人体温度的恒定,有赖于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 )6. 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越高对机体越有利。

( )7.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90%以上。 (√)8. 研究证明,人体活动的最佳温度为38°C,而肌肉的温度为38°C。 ( )9. 环境温度与人体体温接近时(冷环境),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传导和对流。 ( )10. 在寒冷季节,安静状态下皮肤的蒸发(辐射)散热仍是机体散热的方式之一。 ( )11. 人体热量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条途径不断向外界发散。 (√)12. 在环境温度升高到30°C以上时,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蒸发。 ( )13. 温热性(精神性)出汗散热的部位主要是在手掌和足跖。

(√)14. 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出汗速度越快,环境湿度越大,汗液蒸发速度越慢。 (√)15. 汗液初自汗腺分泌时所含NaCl与血浆是相同的,但经过汗腺导管后,就成了低渗液

体了。

(√)16. 由于汗上一种低渗液体,所以当大量出汗时体内出现高渗性脱水。

( )17. 由于大量出汗时体内呈现高渗性脱水,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只应给机体大量的水。

三、填空题

1. 人体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放散: ; ; ; 。 2. 皮肤散热的方式有四种: 辐射 、 传导 、 对流 、 蒸发 。 3. 体温是指 身体深部的平均 温度。

4. 人体体温的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是 清晨2-6时 ,最高是 下午4-6时 ,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小于 1 。

5. 生育期妇女的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体温较 低 。排卵后较 高 。 6. 寒冷时机体主要依靠 寒战 增加产热量。 7. 辐射散热量受 温度 以及 湿度 的影响。

8. 蒸发散热可分为 不感蒸发 和 发汗 两种。

9. 出汗可分为 温热性发汗 和 精神性发汗 两种,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是 温热性发汗 。 10. 出汗散热主要受 环境温度 、 皮肤血流量 和 血流速度 的影响。 11.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下丘脑 。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安静时,在室温条件下( C )皮肤的温度最高,( B )最低。

24

A、胸部 B、头额部位 C、四肢末端

2. 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以( C )的温度较能代表体内深部的温度。 A、口腔 B、腋窝 C、直肠 3. 儿童的体温( B )成人,老人则( A )成人。 A、略低于 B、略高于 C、等于

4.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其有效利用率约为( A )。 A、30% B、50% C、70% D、90% 5. 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C ),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D )。 A、心脏 B、肺 C、肝脏 D、骨骼肌 6.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有规律的波动,( A )较低,( C )最低,( B )逐渐回升。

A、经期及排卵前 B、排卵后 C、排卵日

7. 人体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散发,其中( B)散发热量最高。

A、呼吸道 B、皮肤 C、加温冷空气或冷饮食 D、尿粪 8. 在不穿衣服的情况下,当空气温度达到( D )时,对流散热将减少至零。 A、34.5°C B、36.4°C C、36.7°C D、36.8°C 9. 当环境温度升至28-30°C以上时,( C )就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 A、传导 B、对流 C、蒸发 D、辐射 10.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B )。

A、延髓 B、下丘脑 C、脑干 D、脊髓 11. ( D )后腋下温度可升高到39.75°C,有时甚至超过40.0°C。

A、短跑 B、中跑 C、长跑 D、超长跑 12. 引起汗腺活动的适宜刺激是( A )。

A、热 B、冷 C、冷热 13. 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 D )。

A、肾 B、十二指肠 C、脑 D、肝 E、胰腺

14. 正常人的腋窝温、口腔温和直肠温按温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E )。 A、口腔温,腋窝温,直肠温 B、腋窝温,口腔温,直肠温 C、口腔温,直肠温,腋窝温 D、直肠温,腋窝温,口腔温 E、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

15. 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 A )。 A、寒战性产热 B、非寒战性产热

C、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D、肝脏代谢亢进, 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16.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这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B )。 A、雌激素 B、孕激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17. 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取决于( D )。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环境湿度 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 E、风速

25

18.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集体的散热形式是( D )。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辐射和对流散热 19. 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C )。

A、生长素 B、糖皮质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20. 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 )。

A、完全靠增强散热维持集体热平衡 B、血热的逆流交换作用增强 C、血体表层发挥隔热器作用 D、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 (减弱) E、机体代谢率明显降低(提高)

21. 一般情况下,皮肤散热量占散热量的( E )。

A、50% B、60% C、70% D、80%以上 五、简答题

1. 影响体温生理波动的因素是什么? 2. 运动时体温适当升高对有什么意义? 3. 简述机体的散热过程。

4. 根据体温调节的原理,简述影响马拉松跑成绩的环境因素。

E、90%以上

26

第七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一、名词解释

排泄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分数 肾糖阈 球-管平衡 渗透性利尿 近球细胞 血浆清除率 肾小管主动重吸收 肾小管被动重吸收 球-管平衡

二、判断题

( )1. 当入球小动脉收缩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 )2. 近曲小管远端内的液体渗透压低于血浆。

( )3. 近球小管含有分泌肾素的近球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 ( )4. 醛固酮可促使远曲小管重吸收K+增加,使血容量减少。 ( )5. 肾素是近球细胞分泌的,可引起血中醛固酮增多。 ( )6. 肾小球滤过K+减少可引起肾素分泌增加。

( )7. 人两侧肾每昼夜可产生180L的原尿,而终尿仅1.5L左右,说明肾小管对原尿中的

所有物质重吸收达到99%。

( )8. 运动性尿蛋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导致的。 ( )9. 在酸碱平衡的调节方面肾脏主要是通过Na+-H+交换实现的。

( )10. 当肾脏缺氧时,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红细胞增生。 ( )11. Ca2+在肾小管的重吸收需要和Na+伴联。

( )12. 在髓袢升支粗段Na+、Cl-和K+是由同一载体协同转运的,转运的比例为Na+:Cl-:

K+为1:2:1。

( )13. 肾脏的血流量是由肾脏自身的代谢需要决定的。

( )14. 当人寒冷刺激人体时,肾脏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因此尿量减少。 ( )15. 在抗利尿作用方面,醛固酮的作用远远强于抗利尿激素。

( )16. 在近球小管K+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K+的浓度低于血浆。 ( )17. 在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重吸收。

三、填空题

1.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 。 2.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 + )。 3. 尿液中的K+主要是由 和 分泌的。

4.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近球细胞分泌的肾素 ,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

5. 肾脏的血流特征只要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历了 ,形成了 。

6. 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 、 、 和 。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 B )情况不属于排泄途径。

A、由呼吸器官排出 B、由肠道排出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C、由皮肤排出 D、由肾脏排出 E、由肠道排出胆色素 2. 肾脏的泌尿功能不包括( D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