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A、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B、呼吸机能

C、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D、心输出量 E、肌纤维类型及其用氧能力 8. 由于无氧阈出现并不是由于肌肉“缺氧”,因此,有人提议将“无氧阈”改称(C )。

A、个体乳酸阈 B、运动后过量氧耗 C、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D、通气无氧阈 9. 加速疾跑训练主要发展( B )系统的能力。

A、非乳酸能无氧供能 B、乳酸能无氧供能 C、乳酸能和有氧氧化供能 D、有氧氧化供能 10. 一般采用6-10RM的力量训练主要用于( B )。

A、短跑训练 B、中长跑训练 C、长跑训练 D、超长跑训练 11. 发展800米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 A )。

A、大强度高乳酸值间歇训练 B、高强度低血乳酸重复训练 C、中等强度低血乳酸持续训练 D、中等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 12. 间歇训练主要是使( B)机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A、呼吸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神经系统 D、运动系统 13. 法特莱克训练法(速度游戏,即在自然条件下交替快跑和慢跑),主要发展( D )系统的能力。

A、非乳酸能无氧供能 B、乳酸能无氧供能 C、乳酸和有氧氧化供能 D、有氧氧化供能 14. 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D )。

A、重复训练法有固定的间歇时间 B、重复训练法的强度比间歇训练法大 C、间歇训练法的恢复时间长且不固定 D、间歇训练法有固定的恢复时间 15. 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B )。

A、运动技能 B、身体素质 C、生理学指标 D、运动性适应 16. 高原训练对( C )素质的发展作用不明显。

A、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柔韧 D、灵敏 17. 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中骨骼肌形态及工作并不包括( E )。

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B、肌纤维类型 C、肌肉长度 D、关节运动角度 E、内脏功能

18.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中,超负荷原则是指( C )。

A、超过本人最大负荷能力 B、超过平时一般的负荷或已适应的负荷 C、力量训练时应不断增加负荷直至达到最大负荷

19. 举重和投掷运动员为了发展肌肉体积和绝对力量,应采用(A)训练。

A、5RM B、6-10RM C、10-15RM D、30RM

20. 100米跑和跳跃项目运动员为了发展肌肉体积、力量和速度,应采用(A)进行力量训练。

A、5RM B、6-10RM C、10-15RM D、30RM

21. 为了发展400米和800米跑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应采用( B )进行力量训练。

A、5RM B、6-10RM C、10-15RM D、30RM

22. 为了发展长跑运动员肌肉内毛细血管密度,提高耐力,应采用( D )进行力量训练。

A、5RM B、6-10RM C、10-15RM D、30RM

23. 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跟着迅速转向向心收缩,这种力量练习称为( D )。

48

A、动力性练习 B、静力性练习 C、等动练习 D、超等长练习 E、退让练习 24. 反应速度的高低与( E )基本无关。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 B、感受器的敏感程度

C、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D、反射活动的复杂程度 E、内脏机能 25. 长期力量性运动训练使心室壁肌肉增厚的重要原因是力量性运动使(B)。

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 B、心脏射血后负荷增加 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 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 26. 高强度速度训练可以提高( A )系统的供能能力。

A、磷酸原 B、肌糖原无氧酵解 C、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 D、有氧氧化

27. 速度素质的训练对( D )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

A、神经系统灵活性 B、磷酸原功能系统 C、肌肉协调放松 D、有氧氧化 28. 在800米跑的过程中,整体测得的呼吸商可以(B )。

A、小于0.706 B、大于1.0 C、与安静时相仿 D、与恢复期后期相仿 29. 运动训练导致肌纤维肥大的主要信息是(C)。

A、肌张力的变化 B、肌细胞膜结构的变化 C、肌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D、胰岛素分泌量 30. 在马拉松跑过程中,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D )。

A、ATP B、ATP和CP C、肌糖原的无氧酵解 D、糖原和脂肪的有氧氧化

五、简答题

1. 简述马拉松跑的生理学基础。 2. 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 简述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关系。 4. 比较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的特点。 5. 简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6. 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超负荷原则、专门性原则、有序性原则) 7. 简述决定周期性位移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 8. 简述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