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下载本文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且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让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要先求的是什么?师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除法,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题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是先要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引导反思:进行混合运算时的顺序是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5.“想想做做”第4、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第3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38-39页例3和“试一试”及 “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 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