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山西省晋城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四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下载本文

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

19.(6分)钴的合金及其配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已知Co3+比Fe3+的氧化性更强,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1)Co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CoCl2的熔点为735℃、沸点为1049℃,FeCl3熔点为306℃、沸点为315℃。CoCl2属于_________晶体,FeCl3属于__________晶体。

(3)BNCP可用于激光起爆器等,可由HClO4、CTCN、NaNT共反应制备。 ①ClO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2-②CTCN的化学式为[Co(NH3)4CO3]NO3,与Co(Ⅲ)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已知 CO3的结构式为

-}。

③NaNT可以____________。

(双聚氰胺)为原料制备。1 mol双聚氰胺分子中含σ键的数目为

(4)Co与CO作用可生成Co2(CO)8,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钴酸锂是常见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氧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 胶体粒子可带电,在电场中发生定向移动,故A错误;

B.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胶体与溶液、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故B错误;

C.离子既能过通过滤纸,又能通过半透膜;胶体粒子只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故C错误; D. 可溶性铁盐与铝盐都会发生水解,产生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净水,原理都是利用胶体的性质,故D正确。 答案选D。 2.D 【解析】 【详解】

2?A. HSO3?+H2O=H3O++SO3为HSO3?的电离方程式,故错误;

B. FeI2溶液中加双氧水,应是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再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故错误; C. 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AlCl3溶液,说明碱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不是氢氧化铝,故错误;

D. 3a mol CO2通入含2a mol Ba(OH)2的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氢钡,离子方程式3CO2+4OH?+Ba2+=BaCO3↓+2HCO3+H2O,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酸式盐的水解或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常都有水参与反应,关键是看离子是分开还是结合的问题,若分开,则为电离,若结合,则为水解。或结合电离或水解后的酸碱性判断,如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显酸性,所以反应产物有氢离子,水解显碱性,则反应产物有氢氧根离子。 3.A 【解析】 【详解】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定量研究物质组成或结构的现代仪器,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仪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正确; B. 高聚物(

)水解产生小分子

和H2CO3,所以属于可降解材料,工业上

?是由单体

和H2CO3经过缩聚反应合成,B错误;

C. 通过煤的干馏可获得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等物质,C错误;

D.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气态不饱和烃,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4.A 【解析】 【详解】

A. 2Al2O3(熔融)????4Al(s)+3O2↑,2Al+3Cl2

冰晶石B.SO2(g) +H2O=H2SO3(aq),故B错误; C.NO(g)与NaOH(aq)不反应,故C错误; D. SiO2(s) 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A。

5.+6 酸雨 MoO3 +2NH3?H2O=2NH4+ + MoO42﹣+H2O 酸性 过滤 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即证明钼酸已洗净 9 1 6 1 2 9 3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逆移;随着温度升高,其它金属杂质离子浸出也增多,沉淀了MoO42

电解2AlCl3(s),故A正确;

Lix(MoS2)n-xe﹣=nMoS2+xLi+

【解析】 【分析】

制备金属钼和钼酸钠:钼矿的主要成分为MoS2,在空气中煅烧2MoS2+7O2

2MoO3+4SO2,生成MoO3

和SO2,所以尾气含SO2;MoO3加浓氨水生成钼酸铵溶液,2NH3?H2O+MoO3=(NH4)2MoO4+H2O,过滤除去杂质,在钼酸铵溶液中加足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钼酸和氯化铵,过滤得到钼酸晶体高温分解生成MoO3;钼矿与NaOH、NaClO溶液发生反应9MoS2+6OH-+ClO-=MoO42-+2SO42-+9Cl-+3H2O,Na2MoO4溶液通过2H2O。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2MoO4·【详解】

(1) Na2MoO4·2H2O中Na元素化合价为+1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Mo元素的价态为4×2-2×1=+6价;工业煅烧钼矿的尾气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危害主要是酸雨;

(2)用浓氨水溶解粗产品MoO3,反应产生钼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oO3 +2NH3?H2O=2NH4+ + MoO42﹣+H2O;Mo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MoO42-和水,因此可以说明MoO3是酸性氧化物;

(3)操作I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操作Ⅱ过滤分离出固体钼酸和滤液,在滤液中含有NH4Cl,所得的钼酸要水洗,检验钼酸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就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Cl-,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即证明钼酸已洗净;

(4)①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 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Cl 中的-1价、Mo元素化合价由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MoS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2SO4中的+6价,反应前MoS2中的+2价变为+6价、根据转移电子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9NaClO+MoS2+6NaOH=Na2MoO4+2Na2SO4+9NaCl+3H2O;

②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变化如图,当温度低于50℃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更多的钼溶解,因此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高于50℃后浸出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第一,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第二,随着温度升高,其它金属杂质离子浸出也增多,沉淀了MoO42﹣,导致浸出率降低; (5)锂和MoS2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为xLi+nMoS2

Lix(MoS2)n,可知:在电池充电时阳极上的电极反

应式为放电时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放电时,正极上MoS2得电子和锂离子反应生成Lix(MoS2)n,则阳极反应式为Lix(MoS2)n-xe-=nMoS2+xLi+。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涉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的检验方法、电解池反应原理,把握流程图中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操作方法是解本类型题的关键,注意结合题给信息解答,侧重分析能力的考查。 6.D 【解析】 【详解】

A.Ca(OH)2和NaHCO3溶液改变滴定顺序,均生成白色沉淀,则不能利用相互滴加检验,故A错误; B.CH3CH2Br中不含溴离子,与硝酸银不反应,不能直接检验溴元素,故B错误;

C.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溴单质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则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故C错误;

D.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则 CH3-CH=CH2,故D正确; 答案选D。 7.B 【解析】 【分析】

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那么其中一种为H,根据漂白剂结构可知,Z为H,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从结构图中可知,W为Mg,X为O,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Y为B,据此解答。 【详解】

A.O2-和Mg2+电子层数相同,但O2-为阴离子,原子序数更小,半径更大,A正确;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MgCl2来制备Mg,B错误; C.实验室可用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备O2,C正确; D.硼酸(H3BO3)是一元弱酸,其钠盐会水解显碱性,D正确。 答案选B。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