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C. 400℃、p1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20% D. 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9 【答案】A 【解析】

【详解】A.2NO(g)+O2(g)?2NO2(g)是正方向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NO的转化率会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p2时NO的转化率大,则p2时压强大,即p1

B.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图像,400℃、p1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则O2的平衡转化率也为40%,故C错误;

c2(NO2)nD.该反应为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根据平衡常数K=2,而c=,因

c(NO)c(O2)Vn2(NO2)V此K=2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容器的体积有关,题中均未提供,因此无法计算

n(NO)n(O2)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故D错误; 答案选A。

8.某同学用0.1 mol/L 的盐酸滴定20.00 mL NaOH溶液,测定其浓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需用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 B. 用量筒量取20.00 mL NaOH溶液 C. 滴定前,使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盐酸

D. 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能用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否则锥形瓶中氢氧化钠的量偏多,故A错误; B.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20.00 mL NaOH溶液,故B错误; C.滴定前,需要排气泡,使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盐酸,故C正确; D.滴定前需要滴加指示剂,滴定时,注意观察是否到达滴定终点,故D错误; 答案选C。

第 5 页 共 21 页

9.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常温下,将0.1 mol/L亚硫酸(忽略H2SO3分解)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a+) >c(HSO3-) > c(H2SO3) >c(SO32-) B. 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 C. c(HSO3-) + c(H2SO3) + c(SO32-) = 0.05 mol/L D. c(Na+) + c(H+) >c(HSO3-) + c(SO32-) + c(OH-) 【答案】A 【解析】 【分析】

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元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将0.1 mol/L亚硫酸与

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0.05 mol/LNaHSO3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0.05 mol/LNaHSO3溶液中存在c(Na+) >c(HSO3-) >c(SO32-)> c(H2SO3),故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0.05 mol/LNaHSO3溶液中存在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故B正确;

的C.根据B的分析,c(HSO3-) + c(H2SO3) + c(SO32-) = c(Na+) = 0.05 mol/L,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0.05 mol/LNaHSO3溶液中存在c(Na+) + c(H+) = c(HSO3-) + 2c(SO32-) + c(OH-),则c(Na+) + c(H+) >c(HSO3-) + c(SO32-) + c(OH-),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正确理解“NaHSO3溶液呈酸性”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区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中c(SO32-)前的系数的含义。

10.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Cl- + 2H2O

Cl2↑+ H2↑+ OH-

B. 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aCO3 + 2H+ === Ca2+ + CO2↑+ H2O

C. (NH4)2Fe(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Fe2+ + 2OH- + Ba2+ + SO42— === Fe(OH)2↓ + BaSO4↓

D. 用明矾做净水剂:Al3+ + 3H2O

Al(OH)3 + 3H+

第 6 页 共 21 页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反应为2Cl-+2H2OA错误;

B.碳酸钙和醋酸都不能拆开,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B错误; C.向(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

Cl2↑+H2↑+2OH-,故

2NH4++Fe2++2SO42-+2Ba2++4OH-=2BaSO4↓+Fe(OH)2↓+2NH3?H2O,故C错误;

D.明矾做净水剂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故D正确; 答案选D。

11.已知反应2NO + 2H2 === N2 + 2H2O的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k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 2NO + H2 → N2+H2O2 慢 ② H2O2 + H2 → 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c (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 c (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 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的D.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 【答案】B 【解析】

c(H2),增大c (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详解】A.根据速率方程为υ= kc2(NO)·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根据速率方程为υ= kc2(NO)· c(H2),c (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c (NO) 增大2倍,υ增大4倍、c(H2)增大2倍,υ增大2倍,故B错误;

C.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可以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故D正确;

第 7 页 共 21 页

答案选B

12.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kJ/mol

H2O中H—O键 463 。

O2中O=O 键 496 H2中H—H键 436 H2O2中O—O键 138 2H2↑+O2↑

2H2↑+O2↑,故A正确;

第 8 页 共 21 页

H246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反应为2H2O

B. 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 C. 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 D. 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

B.2=926 过程I为2molH2O分子变成2mol氢原子和2mol羟基的过程,吸收的能量=463 kJ×kJ,故B正确;

C.过程II为2mol氢原子和2mol羟基生成1mol氢气和1mol过氧化氢,放出的能量=436 kJ +138kJ=574 kJ,故C正确;

D.过程Ⅲ为1mol过氧化氢变成1mol氧气和1mol氢气,断开1molH2O2中2molH—O键和1molO—O键,2 +138 kJ 形成1molO2中O=O 键和1molH2中H—H键,吸收的能量=463 kJ×=1064kJ,放出的能量=496 kJ +436 kJ =932 kJ,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该过程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