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身结构:
1.1车身分类:
一般来讲,比较明确而又合理的分类形式是从结构和设计观点出发,按车身承载型式来分,可将车身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大类:
1. 非承载式(有车架式)
一般,货车(除微型货车)、大客车、专用汽车及大部分高级轿车上都装有单独的车架,车身上的载荷主要由车架来承担,但车身仍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由车架弯曲和扭转变形所引起的载荷。
2. 半承载式
半承载式是一种过度型的结构,车身下部仍保留有车架,不过它的强度和刚度要低于非承载式的车架,一般将它称之为底架。它之所以被命名为半承载式是出于以下考虑:让车身也分担部分载荷,以此来减轻车架的自重力。这种结构型式主要体现在大客车上。
3. 承载式(无车架式)
承载式车身无车架,车身的强度和刚度通常主要由车身下部来予以保证,一般中低档轿车车身属于承载式车身。以S11车身为例,如下图所示:(少图)
其前端由两根前纵梁、前围板,轮罩形成一刚性较强的框架;车身中部、后
部由左、右侧围(包括顶梁、门槛梁、A柱、B柱、C柱等)和地板、顶盖及后备门框等构成的盒形结构
随着立体交叉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普及,轿车车速不断增高,在轿车轻量化的同时,还必须从保护乘员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来仔细研究车身的结构设计。一般车身结构分为刚性结构和弹性结构,如果在车身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的情况下,就能确保乘员安全。所以,在车身开发的前期阶段,CAE分析尤为重要。
1.2车身结构:
车身总体尺寸和形状以及承载的结构型式确定后,即可着手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设计车体结构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整个车体应由哪些主要的和次要的构件组成,使
其成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受力系统;确定主要杆件采取怎样的截面型式-闭式的或开式的。 2)
确定如何构成这样的截面,截面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关
系,密封或外形的要求,壳体上内外装饰板或压条的固定方法以及组成截面的各部分的制造方法及其装配方法等。 3)
对各个截面的初步方案制定以后,可以绘制由一个截
面过渡到另一个截面的草图,杆件连接结构草图以及与此同时所形成的外覆盖件(壳体、蒙皮)草图。 4)
将车体分成几个分总成,例如S11可以分为四门两盖、
底板、发动机舱、侧围、顶盖、后围等;按分总成着手划分壳体
进行分快,并在主要的大型冲压件间的接缝处划线和注明连接型式,以便与制造部门进行商榷。 5) 6)
同时进行应力分析计算。
进行详细的主图板设计,并画出零件图。
车身骨架设计应满足车身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刚度不足,将会引起车身的门框、窗框、发动机舱口及行李箱口的变形,车门卡死;低刚度必然伴有低的固有振动频率,易发生结构共振和声响,并削弱结构接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会影响安装在底架上底总成底相对位置。而强度不够则将引起构件出现裂纹和疲劳断裂。
在进行上述具体设计前,首先要了解对车身结构设计的要求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还是不太成熟时期可以借鉴别的车型上的积累的经验,下面以S11为例分段介绍。
一:杆件的设计:
在设计车身时,都要认真考虑杆件的设置。骨架杆件可分为三类:
1)
功能所要求设置的,如门柱(A、B、C)柱、窗柱、门槛、门框上横梁等、
2)
加强用的,如悬置处设置的加强板,门、盖铰链处的加强板,锁扣处的加强板等。
3)
为安装附件而设置的非承载件,如顶盖上为安装天窗而设置的框架等。
显然,1)、2)类是车身的主要承载件,应有足够的
刚度和强度,并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受力系统。
S11车身为承载式轿车车身,其骨架见下图(车门后
面介绍),车体骨架结构分为车身下部总成1、侧围总成2及顶盖部分3等。
2 3 4
7
5
1
6
如图S11车身骨架图
1-车身骨架下部总成 2-侧围总成 3-顶盖部分
4-发动机舱总成 5-前底板总成 6-后底板总成 7-后围板总成
车体的纵向受力元件为前、后纵梁(在发动机舱及后底板总成里)、门槛(侧围总成及底板总成里)、侧围上部等,纵向受力元件是前挡板(发动机舱内)、前后底板横梁、顶盖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