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风机运行系数指标的主要因素是风机维护或故障时间和输变电设备故障时间。
影响风机非计划停运率指标主要因素是因风机或输变电设备故障引起的非计划停运时间。
影响非计划停运发生率系数指标的主要因素是因风机或输变电设备故障引起的非计划停运次数。
影响暴露率指标的主要因素是调度停运备用和受累停运备用时间的长短。
影响平均连续可用小时指标的因素有计划停运次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与风机故障率紧密相关。
影响平均无故障可用小时指标的因素主要是强迫停运次数的多少,与场内和场外输变电设备故障次数紧密相关。
如风机以上可靠性指标评级较低,风电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处理风机存在的共性缺陷,分析频发缺陷产生的原因,做好风机巡检和定期维护工作,以降低统计时间内风机故障次数。
2、保证风机与主控室通讯正常,运行监盘人员发现风机故障后应立即通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积极维护风机道路确保畅通,交通工具随时可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维护人员。
3、提高风机检修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缩短风机故障处理时间。贮备充足的风机备品备件,避免因无备件延长风机停机时间。
单台风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可以直观地表征风机单位装机容量发电量的高低,影响单台风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因素主要有风机可利用率、风机位置、年平均风速及电网情况。如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评级较低,风电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单台风机可利用率。
2、根据风机位置风速情况,合理调整风机运行参数。如定桨距风机可适当调整桨距角等。
3、提高风场输变电设备可靠性,减少因电网原因造成的利用小时数下降。
年风机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主要与风机故障率及损坏部件成本有关,如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评级结果较低,风电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分析风机故障频发原因,从根本原因着手进行彻底处理。
2、如系风机大部件损坏,应查找原因并在更换后应加强巡视。
5.2 风电场指标评价分级标准 5.2.1风电场风能指标评价
优秀 年平均风速(m/s) 年有效风时数(h) 评级结果分析:
良好 一般 较差 影响风能资源指标的因素主要是风电场所处地理位置的风况,这取决于风电场的宏观选址和风机的微观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同一风电场,该指标根据统计年度的不同也存在差异。如评级较低表明风场风资源相对较差,风电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争取最大限度利用风能。
5.2.2风电场电量指标
优秀 年等效利用小时数 良好 一般 较差 评级结果分析:
风电场的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均与风电场装机容量成正比,因此不同容量风场间电量指标不具备可比性,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指标与风电场装机容量无关,可以直观地表征风电场单位装机容量发电量的高低。影响风电场年等效利用小时的因素主要是风电场年平均风速及风频分布,这主要决定
于风电场的宏观选址与单台风机的微观选址,同时风机可利用率高低及输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及电网限电情况对等效利用小时数有很大的影响。如风电场电量指标评级较低,风电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风机可利用率及风电场可利用率,减少电量损失。
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情况,合理调整风机运行参数。 3、积极协调电网公司,争取更大送出空间,减少限电造成电量损失。 5.2.3风电场能耗指标
优秀 场用电率(电暖) 场用电率(非电暖) 场损率 良好 一般 较差 评级结果分析:
风电场场用电量与各风场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容量和投入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可从节能角度考虑控制能耗指标。场用电率与场用电量成正比,与风电场同期总发电量成反比。如评级结果较低,风电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高耗能场用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降低场用电能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