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测回法; B、全圆测回法; C、复测法; D、分组法。
(3-2-1)25、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水平度盘读数理论上应相差( )。(1m-1)
A、0° B、90° C、180° D、270°
(3-2-2)26、采用光学对中器的光学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1m-1)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3-5-1)27、利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盘左位置抬高望远镜的物镜,若竖直度盘的读数逐渐增大,则下列竖直角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1m-1)
A、?左=L-90°,?右=270°-R; B、?左=90°-L,?右=R-270° C、?左=L-90°, ?右=R-270°; D、?左=90°- L,?右=180°- R
(3-4-1)28、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 )。(1m-1)
A、顶部 B、中部 C、底部 D、任何地方都可以
(3-4-2)29、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采用n个测回时,每一测回都要改变起始读数的目的是( )。(1m-1)
A、消除照准部的偏心差 B、克服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C、消除水平度盘偏心差 D、消除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3-4-3)30、水平角观测中的测回法,适合观测( )个方向间的水平夹角。(1m-1)
A、1 B、2 C、3 D、多个
(4-5-2)31、某条线段的坐标方位角?AB=100°30′25″,则RBA为( )。(1m-1)
A、南东79°29′35″ B、北西 79°29′35″ C、北东79°29′35″ D、南西 79°29′35″
(4-4-1)32、在全站仪中,水平距离的缩写是( )。(1m-1)
A、HR B、HL C、HD D、VD
(4-4-2)33、在全站仪中,不代表测距的名词是( )。(1m-1)
A、天顶距 B、平距 C、斜距 D、以上说法都错
(4-1-1)34、下面丈量距离的方法,精度最低的是( )。(1m-1)
A、钢尺量距 B、视距测量 C、皮尺量距 D、光电测距
(4-5-2)35、已知直线?AB=300°30′30″,则下述正确的是: ( )。(1m-1)
A、RAB=北西300°30′30″ B、RBA=北西59°30′30″ C、RBA=南东120°30′30″ D、RBA=南东59°29′30 (5-1-1)36、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1m-1)
A、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i角误差
(5-1-2)37、为了求得未知量之值所必须的测量称为( )。(1m-1)
第9页(共30页)
A、必要观测 B、等精度观测 C、非等精度观测 D、非必要观测
(5-1-1)38、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1m-1)
A、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 C、空气抖动 D、对点误差
(5-1-3)39、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1m-1)
A、没有误差最好 B、越精确越好
C、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5-3-1)40、为求一正方形周长,用钢尺每量一边的中误差是m,当量距精度相同时,正确的答案是( )。(1m-1)
A、测一条边长乘4得周长的精度高于测四条边的精度; B、测四条边的精度高于测一条边的精度; C、测一条边和测四条边的精度是一样的; D、不一定。
(5-3-1)41、一条边长共观测了9次,结果取平均值,精度提高了( )。(1m-1)
A、2倍 B、3倍 C、6倍 D、9倍
(5-3-1)42、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L1=814.53±0.05m,L2=540.60±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1m-1)
A、L1比L2高; B、L1比L2低; C、L1等于L2; D、不确定。 (5-1-4)43、测量误差来源于( )。(1m-1)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仪器、人为、环境影响; D、粗差。 (5-3-1)44、若九边形各内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为±20″,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则九边形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1m-1)
A、±40?; B、±120?; C、±90?; D、±60?。
(6-2-3)45、附和导线坐标计算和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 )。(1m-1)
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C、坐标增量计算 D、导线点坐标的计算
(6-1-1)46、测量的基本工作有三项,下面不是基本工作的是( )。(1m-1)
A、高程测量 B、角度测量 C、距离测量 D、控制测量
(6-2-2)47、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坐标进行坐标反算,计算直线的( )。(1m-1)
A、斜距、水平角; B、水平距离、方位角; C、斜距、方位角; D、水平距离、水平角。 (6-2-3)48、如图所示,?AB?45?00'00\ ,转折角A 如图所示,则BP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1m-1)
A、186°01′00″ B、6°01′00″
120°30′ B P
第10页(共30页)
C、273°59′00″ D、345°30′00″
(6-2-4)49、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1m-1)
A、坐标正算; B、导线计算; C、前方交会; D、坐标反算
(7-1-1)50、1:1000的地形图上,11.4cm的长度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为( )。(1m-1)
A、1.14m B、11.4m C、114m D、1140m (7-5-1)51、粗等高线是( )。(1m-1)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7-5-2)52、若等高距h=1m,则计曲线为( )。(1m-1)
A、1,2,3? B、2,4,6 ? C、5,10,15? D、3,6,9?
(7-1-2)53、某项工程设计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0.05m 的精度,则选择测图的比例尺不能小于( )。(1m-1)
A、 1:2000 B、1:1000 C、1:500 D、1:5000 (7-5-6)54、下列四种地形示意图的选项为( )。(1m-1)
A、山头、山脊、山谷、台地; B、洼地、山脊、山谷、冲沟; C、山头、山脊、台地、山谷; D、山脊、山头、山谷、台地;
(7-5-5)55、在一张地形图上( )。(1m-1)
A、平距越大,高差越大 B、等到线密处坡度大 C、平距与坡度大小无关 D、坡度越小,平距越小 (7-5-7)5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m-1)
A、相邻导线点间必须通视良好; B、等高线中的计曲线用细实线表示; C、山脊线与山谷线均与等高线垂直正交;
D、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7-5-2)57、已知基本等高距为2m,则下列属于计曲线的等高线为( )。(1m-1)
A、1、2、3?? B、2、4、6?? C、5、10、15?? D、10、20、30??
(7-5-3)58、地形图中首曲线指的是( )。(1m-1)
第11页(共30页)
A、细等高线 B、粗等高线 C、山脊线 D、山谷线
(7-1-2)59、某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则比例尺精度为( )。(1m-1)
A、1m B、0.1m C、0.01m D、0.001m
(7-1-1)60、比例尺有大、中、小之分,比例尺分母越大,则比例尺越( )。(1m-1)
A、特大; B、大; C、中; D、小。
(7-5-1)61、高程处处相等的一组闭合曲线称为( )。(1m-1)
A、等高线; B、首曲线; C、计曲线; D、等深线。 (7-5-3)62、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为( )。(1m-1)
A、计曲线; B、间曲线; C、首曲线; D、助曲线。 (7-5-4)6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1m-1)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7-1-1)64、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个比例尺最大( )。(1m-1)
A、1:1000 B、1:500 C、1:2000 D、1:5000 (7-5-4)65、在地形图上,只有( )的等高线可以相交。(1m-1)
A、盆地 B、悬崖 C、山谷 D、山头
(8-2-1)66、当外界条件较好时,视距测量的精度约为距离的( )。(1m-1)
A、
111111 B、 C、~ D、 ~10060050100200300(8-2-1)67、用经纬仪法测绘地形图,至少需要( )个人。(1m-1)
A、4 B、5 C、6 D、7
(8-2-2)68、( )适用于场地平坦、便于量距,且待设点与已知点相距较近(一般不超过一尺段)的情况。(1m-1)
A、角度交会法 B、距离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极坐标法
(6-2-2)69、已知直线上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150.00,200.00)、(325.10,375.10),试问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1m-1)
A、45o B、225o C、135o D、315o
(10-1-1)70、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1m-1)
A、直线定向 B、联系测量 C、测图 D、测设
(10-4-1)71、已知圆曲线半径R=250m,转向角?= 18°30′30″,则切曲差q=( )。(1m-1)
第12页(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