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能力,注意极值法的应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钙 ;在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磷酸二氢铵 。
【分析】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硫酸钾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填:钙;磷酸二氢铵。
【点评】化学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6.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降低可
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答出一条即可)。
【分析】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根据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广泛,放热量高,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解答。
【解答】解: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用水灭
火时,主要是水蒸发能收大量的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广泛,放热量高,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C2H5OH+3O22CO2+3H2O;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灭火的原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 导电 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 稀盐酸(或稀硫酸) 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 氯化铁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
【分析】根据作导线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能与酸反应,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
分析解答。
【解答】解:作导线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氯化铁(或硫酸铁)。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答案为:
导电;稀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铁(或硫酸铁);4Al+3O2═2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1 ℃;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 <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判断即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明显程度进行判断即可;根据甲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是 t1℃,所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1℃;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属于配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需要水的质量多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7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25g,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故答案是:t1;<;20%。
×100%=20%。
【点评】溶解度曲线图中任何点的都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一定量溶质所得到的溶液;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
19.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 CuSO4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
【分析】根据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D属于碱,硫酸铜会与D发生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E属于盐,E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碳酸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D属于碱,硫酸铜会与D发生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E属于盐,E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为CuSO4,A与B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E转化为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CuSO4,Fe+2HCl=FeCl2+H2↑,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CO3
2CuO+H2O+CO2↑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
2
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6 g。
【分析】根据给出的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铜可求铜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确定反应前的铜的质量分数,求算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进而求算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
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
2
CO32CuO+H2O+CO2↑;
×100%=80%,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则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可知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为24g×60%=14.4g,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14.4g量之和为 24g﹣18g=6g。 故答案为:Cu2(OH)2CO3
2CuO+H2O+CO2↑; 6。
=18g,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故答为:(1)O2;(2)4NH3+5O24NO+6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2.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