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课件 pps.jsp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六章细纱第2节牵伸装置与纱条不匀浮游区长度的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

纺棉:a=11~14mm棉型化纤:a=12~16mm中长化纤:a=14~18mm

a=12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第六章细纱第2节牵伸装置与纱条不匀2、加强胶圈中部的摩擦力界强度

L销:

易出现中凹现象

K2销S销

使中间下倾,改善了中间的摩擦状态。

下倾高度为1.5mm,位置在中央最好。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第六章细纱第2节牵伸装置与纱条不匀纺纱线密度与钳口隔距(P202表)线密度/tex

>32

20-31

9-19

<9

钳口隔距3.0-4.52.5-4.02.5-3.52.0-3.0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第六章细纱第2节牵伸装置与纱条不匀(三)提高罗拉钳口的握持力与稳定牵伸力1、前区牵伸力与牵伸力不匀率

喂入的粗纱线密度一定时,前区牵伸越大,前罗拉握持的快速纤维数量越小,牵伸力也越小。

在前牵伸区,快速纤维的数量、喂入前区须条上捻度多少及前区摩擦力界布置对牵伸力影响较大。稳定牵伸力方法:

(1)调整粗纱捻系数牵伸力大时,捻系数要小些。(2)调整后区牵伸倍数

如后区偏小,牵伸有余量就放大些。(P202)

(3)调整前罗拉加压加压偏轻时,可增加一些。(4)调整钳口隔距

不可用放大前区隔距的办法来降低牵伸力,因浮游区长度的增加对条干不利。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