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下载本文

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高校文化建设正面临多种文化、多种思想以及网络信息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四项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努力方向、必须坚持开拓新领域、占领新阵地。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文化建设 原则 作者简介:刘丽丽,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has a special statu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facing grim challenges of various culture, various ideas and impact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r principles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adhere to in the new era, namely keeping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fully reflecting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adhering to the direction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ampus, insisting to open up new areas and occupy the new position.

Key words: New era,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我们谈文化,必然要涉及文化的定义,200年来产生了370种文化的定义,有广义、有狭义,这里不再赘述。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四个字:“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人把自己的情感价值在环境中留下烙印,而“化人”就如同一台裸机被装上软件的过程,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东西被逐渐装进裸机上,“裸机”实际上就是人。文化有各种载体,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载体,“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过程。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规划了我国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赋予中国大学历史机遇和时代责任。引领社会

1

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应当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大学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契机。

高校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在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出现了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出现了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对高校的冲击不容小视。此外,高科技和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东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和尖锐。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积极向上的高校文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高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一、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学校的发展方向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强调学校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服务。①

高校处于文化发展的最前沿,高校的教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对当代教育规律、科学技术、社会行为方式等的研究任务,这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职责所在,也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面对国内社会结构分化重组及其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高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还是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既是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为此,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力度,要旗帜鲜明地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占领高校思想阵地,指导人才培养的实践,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同时高校党委也应利用高校在党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力量,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推出更多的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把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武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

当然,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其需要有所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价值的多元性。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我们一切行为所应当和必须依照的准则。②我们在坚持主导性价值观念的同时,必须承认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这对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既能完成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的使命,同时,又能培养高校百花齐放的活泼氛围。

围绕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还有: 一是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高校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将“科学发展观”讨论引向深入,引导师生积极投身高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二是注重对当代大学生人生、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奋斗、成材的教育,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情和民情教育,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项文化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是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和自身行为,为投身社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大学精神

一所大学的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和凝聚后, 就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大学精神。它是高校文化的核心,是高校的灵魂所在,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③优秀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支配着每一位“大学人”的行动方向,塑造着他们的精神和理念,促使他们自觉按照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行为。因此,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从大学的发展历程、优良传统等方面提炼自己的大学精神,并且要适应新形势,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对大学精神进行丰富和完善,赋予大学精神新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大学精神,首先应该突出创新精神。大学的生命力总是根植于创新精神的土壤之中。一种思想的创新,必然是超越前人思想深入透彻思维的结果。世界在发展,教育在变化,迫切要求大学不断开阔新视野,开拓新境界。大学作为探究未知世界、认识真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援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培养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是大学的最终目的。现代大学的本质就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因此,高校文化建设应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突出创新。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很多高

3

校都在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发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显然,这些举措有利于营造勇于创新的高校文化氛围。

其次,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应该突出自由精神。追求真理是大学的本源性精神。④大学教师追求真理需要享有学术自由。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认为,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活动需要必然的自由和不受干扰”,国家的过份干涉会限制人的才能的充分发展。因此,德国柏林大学建立伊始,就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柏林大学的治校思想就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除了历史根源,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对于确保大学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至关重要。这并非是有关机构或学术界人士的特权,而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国家职责的先决条件。”⑤高校文化建设应该着力营造自由的学术风气,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的存在,允许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自由的平等的学术辩论,提倡学术争鸣,开展学术讨论。

最后,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大学精神,还应突出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全人格。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将人置于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各种文艺团体的组建和活动,培养师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强化人文素养。让学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事实上,大学精神所弘扬的创新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等具有共性色彩,而不同大学其大学精神的生成和表现形式也不同。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的思想精华,集中反映出该校的本质和个性特点。这是其他高校所无法模仿和比拟的,具有异质独特性。比如很多高校有自己的校训,当校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信念和追求,并实施于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行为中的时候,这所学校也就开始具有了持续和坚强的生命力。清华大学凝聚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都体现了他们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价,成为他们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和标志。

要努力提高大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素质教育自觉。即大学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同时,大学要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