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作为支柱业务的同时,普遍将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当作关键性业务来重点经营,在很多面都比建设银行的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更具竞争优势。相对它们而言,建设银行该项业务尚有很多面应继续给予改进。
1.业务指标和盈利水平有待大幅度提升
2006年一季度,美国银行全球个人和小型企业银行业务收入占到全行总收入的54%左右。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的贡献度以及对银行零售业务和利润的支撑程度,已成为衡量能否成为先进零售银行的重要标准。
2.经营管理理念需要进一步向深层次转变
美国银行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更高标准”(Higher Standards),奉行“业绩导向、持续改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即“改进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交易账户——实现业绩增长”,要求员工不断的超越自我,发挥更大潜力,追求更高的标准。基于这一理念,美国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关注客户、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工作的目标和结果就是促进业绩增长、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
虽然我建设银行已逐渐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条线的经营作风也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等面这种经营理念仍停留在表面,缺乏规性,距离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还较远。
3.经营管理模式有待逐步完善
美国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是完全的业务条线垂直管理,在个人房地产部设有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支持部门,有利于职能和能力的集中化,有利于制定和实行全行统一的目标和决策,有利于统一营销和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一致性的服务。同时,其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支持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前中后台相互独立的组织模式,有利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和团队业绩的有效考核。
专业资料
目前,建设银行仍为传统的层级管理机制,业务经营的前中后台分离工作也刚刚起步,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还不够规,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同时,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条线的垂直经营管理体系也尚未建立,业务的经营管理与政策的贯彻执行依然受到很多面的制约。
4.客户结构和贡献度仍需不断提高
国际一流零售银行的客户结构比较合理,客户与银行关系紧密,普遍使用存款、结算、贷款、理财等多个银行产品,具有较高的忠诚度。目前建设银行的客户结构不合理,高端客户对银行的个人信贷融资需求偏低,对大众和中端客户的又挖掘不够,客户贡献相对单一,客户的细分和差别化服务的力度尚有较大差距。
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客户主要以大众、中端客户为主,这类客户数量众多,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同时对金融产品和品牌具有一定的依赖度,如进一步挖掘中端、高端客户的融资需求,交叉销售各类金融产品,提高客户对建设银行的综合贡献度,乃至培育客户实现价值增长是现阶段建设银行个人业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国际一流零售银行普遍将金融服务作为经营的主题,由于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到位,专业化服务水平较高,能够掌握充分的客户信息,并能够据此对客户进行清晰的分类,全面掌握各层次客户对信贷融资和服务效率的不同要求,具备较高的差别化服务能力,业务流程前后台定位明晰,营销服务和售后服务分工明确,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程度较高。
虽然近两年来,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已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实践程度较浅,标准化程度低,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客户信息掌握不充分,对客户群体的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性的定性分析层面,还远远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多样的金融服务要求。
专业资料
6.产品创新机制和手段还需不断完善与丰富
国际一流零售银行在产品创新面经验非常丰富,包括产品创新的组织架构建立、各类型创新主体的职责分工定位和协调机制推进,以及创新向和创新手段等面工作都已经非常成熟,更重要的是他们面临的金融体制和混业经营的环境也为创新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产品创新工作在国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但创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手段和法仍要不断的丰富和补充。产品创新信息渠道和创意库的建设刚刚起步,对先进创新工具和法的运用不多;产品创新人员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按条线和部门配置产品创新和IT财务资源的机制尚待完善,计划财务、风险管理、法律事务、信息技术等对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7.分销渠道建设亟待加强
美国银行的个人贷款销售实行网点分销与专业销售相结合,多种渠道并存,重视交叉销售,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其分销渠道主要有:专职销售人员、和网上银行、银行业务中心、高端业务部和批发贷款机构(贷款代理公司)等5个渠道。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销售人员和贷款中介机构是主要的分销渠道,放款笔数各占33%和28%,放款金额各占35%和33%;银行业务中心是重要的补充渠道,放款笔数较多;电子银行是新型的分销渠道,放款笔数和放款金额已占12%和11%,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专职销售人员的客户营销成功率达80%。
目前,建设银行较多的零售网点主要专注于储蓄,能够咨询、营销和受理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申请的网点还不多,大银行的零售网发达优势远未得到发挥。尤其是作为业务经营主阵地的中心城市行,零售网点产品营销功能单一,专业化的房金销售队伍尚未建立;电子银行渠道的分销功能亟待加强和完善;与外部渠道的合作才刚刚起步;各渠道之间的联动及市场同步响应机制欠缺,差别化的渠道定位尚不清晰。
专业资料
8.技术支持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国际一流零售银行的技术支持深入到业务的各个层面,大量流程化操作都能够由系统自动完成,业务处理效率较高。客户信息和客户关系系统较为完善,并被嵌入至业务处理系统中,为细分客户、客户深度挖掘、风险控制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目前,建设银行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系统虽然不断得到加强,但对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处理的支持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个人客户信息仍然不完善,无法提供客户细分所需的基础数据,阻碍了差别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计算机系统对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贷后管理、风险控制、统计分析和运营监控的支持促进效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9.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国际一流零售银行普遍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中,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掌握先进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手段,建立了个人信用申请评分与行为评分模型,使客户评价和贷款审批更加规化、标准化;实施集约化、标准化的贷后管理,有专业的催收人员针对不同的逾期贷款采取不同的催收处置措施。
建设银行目前正在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平行作业机制,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初步开发了申请评分模型,但还没有广泛应用于所有的个人贷款业务,尚未开发客户行为评分卡;部分地区即使开始采用电子化审批,其规化和标准化程度也还比较低;掌握个人信贷风险控制和计量的先进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尚没有在全行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的、专业的贷后管理队伍。
10.员工队伍与结构亟待完善
美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条线共有员工10000多人,人均管理贷款数约为100-500笔。员工队伍中,营销人员占33%左右,贷款处理和贷后管理人员占66%左右,产品研发
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