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
高级构造地质学复习参考题
1.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
2.应变测量在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3.应变椭园与应变类型
4.应变摩尔园及其应变测量方法(简单剪切、纯剪切、一般剪切) 5.应变测量的主要方法
6.岩石能干性差异的地质表现及其研究意义 7.构造置换的识别及其在构造地质调查中的意义 8.构造层次和变形相分析的基本原则 9.伸展构造的基本特征
10.简单剪切的韧性剪切带的基本构造特征 11.构造序列分析的一般方法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组成地壳(岩石圈)的岩石和岩体由于地壳变形而造成的各种构造现象(构造形迹:形象和踪迹)。研究构造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规律、组合形式、其所反映的物质运动方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探讨其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条件(如温度和围压等),及形成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大小,即对构造进行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 影响岩石变形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地质构造变形(deformation)是指地球多种形式的运动在地壳中传播时,岩石发生扭曲和断裂作用的产物,它是天然岩石材料(material ),在特定的地质环境(environment)下,受到应力(stress)作用而发生质点间的相对位移(displacement),经过一定的时间(time),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的形态和方位,而形成的新的构造和组构。构构造变形分析的原则
地质构造的研究特点:反序法。几何学分析:实地识别和描述构造,用地质图和剖面图等来表达构造的三维形态;测量各类构造要素的空间方位,用统计和图解(如赤平投影)来分析和表达。运动学分析:目的是再造岩石发生变形时的运动学图象;不仅要判定构造形迹所反映的地壳运动的方向及其空间变化,而且要定量的测定岩体各个部分位移量的大小。定量方法要求更精确的思维。动力学分析:在于解释引起构造变形的应力系,以及判定其变形时的环境和岩石变形行为,了解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的特征。要有运动学分析的基础。利用实验岩石变形的参数(P T σ ε)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是基础,动力学分析要求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探讨构造形成的规律,是更正确的了解构造几何学的内在规律和预测构造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结合沉积、岩浆及变质作用的演化史,得出区域地质的演化史。
位移和变形的基本概念:天然岩石,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受到应力作用而发生质点间的相对位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改变了原有地质结构的形态和方位,而形成的新的构造和组构。
应变的度量:应变和应力的关系:应力状态 是指某一瞬间作用于物体上的应力分布情况,应力场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应变 是指物体在变形前后状态的比较,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形后,两种状态的比较。变形后单位长度的改变量 e=(l’-l)/l;Quadratic elongation 平方长度比, λ=( l’/l)2=(1+e)2,Natural strain 自然应变,ε=ΣΔl/l=∫l’l dl/l =ln(l’/l)=ln (1+e)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以逆时针为正 Shear strain 剪应变 γ =tan ψ,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状态相同的变形称均匀变形。变形前的直线在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在变形后仍然平行;其中的单位圆变形后成为椭圆,称为应变椭圆。其中任何一小单元的应变性质(大小和方向)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变形特征。
长度变化的地质意义:能干性差异是造成构造变形的重要条件。1 香肠构造(boudinage),布丁构造;不同能干性的岩石相间成层的岩系,受到平行层的拉伸(可能有或无垂直层面的压缩),而形成的构造。易流动的非能干层(相对软弱层)可以通过内部的塑性流动而均匀伸长来调节应变。能干层不易发生塑性流变,受到不断加强的平行层的拉伸,使其在某些初始的微小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发生断裂,进一步伸展使断块分离,形成断面形态各异、三维上通常呈长而平行的柱状体,貌似平行排列的一排排放在橱窗里的法国香肠,故称为石香肠 boudins。石香肠的断面形态反映了岩层间能干性的差异。矩形:最能干的层在内部应变很小时就出现脆性破裂,形成垂直层面的张裂。菱形:能干层发生剪切破裂。透镜状或藕节形:能干性差异较小,强岩层先与弱的基质一起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薄并细颈化,进而被张裂或剪裂而拉断。香肠的应变量计算:矩形或菱形石香肠e= Δl/l透镜状石香肠及肿缩构造 l=A/h 1+e=l’/l ;2 褶皱构造;夹在软弱基质中的强硬层受到平行的挤压时,也会产生力学上的失稳:软弱基质 均匀的顺层压扁和层的加厚强硬层 失稳而形成纵弯褶。强硬层
在变形初期基本未发生层内变形而褶皱,初始波长与厚度比Wi / d大,形成肠状构造当能干性差异大,μ1/μ2 >50,强硬层在变形初期基本未发生层内变形而褶皱,Wi /d大,形成肠状构造(当能干性差异小,μ1/μ2<10变形初期褶皱生长缓慢,强硬层与基质一起发生明显的顺层缩短,使其层厚加大为d’,其Wi /d 小。褶皱成同心状,外弧宽缓而内弧紧闭,形成尖圆型褶皱。其最大缩短量为:(4 t - 2 πt )/ 2πt =-36% 五类应变椭球的地质意义
k=0 S构造岩,只发育面理,不发育线理;1>k>0 S>L;k=1 SL构造岩,面理和线理都发育;∞>k>1 L>S;k=∞ L构造岩,面理不发育,只发育线理。最早期变形阶段,铅笔状构造: 单轴旋转长球体。 L构造岩,雏形劈理阶段,劈理阶段:单轴旋转扁球体。S构造岩具有拉伸线理的强劈理化阶段。SL构造岩 应变测量的标志体:1 初始为圆球形的标志体:鲕粒、球粒、退色斑;2 初始为椭球形或不规则椭球形的标志体:砾石、包体;3 已知初始角度关系的标志体: 变形化石;4 反映线的长度变化的标志体:香肠构造、褶皱;5 初始随机排列的颗粒的空间排列变化: 如砂岩或花岗岩中的石英粒的空间排列
应变测量的一般程序: 先二维后合成三维,野外直接测定三个应变主轴和主平面(XY,XZ,YZ)的方向。利用面理(XY)和拉伸线理(X),在主平面上直接测定主应变的大小或轴比或取定向标本,室内切定向薄片或选取三个大致垂直的切面进行测量。 同构造脉的形成机制与递进变形
1 作为伸展方向标志的张裂隙,裂隙方向的变化指示增量应变方向的变化,当增量应变方向改变时:1)沿早期裂隙末端改变方向;2)早期裂隙的斜向张开;3)新生裂隙切过早期裂隙。2 同构造脉的充填,为什么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成纤维状结晶? 与晶洞中自形晶体之差别,硅质灰岩中的石英方解石脉,中部浅色者为块状砂质层横过脉的错开与纤维的关系,纤维长度方向与结晶方向无关,弯曲的方解石纤维仍保持结晶方向的不变,不是变形的结果
岩石变形的裂开-愈合机制 :应力积累-张裂-充填成脉(45-12?m)-愈合-应力积累-再一次张裂-再一次愈合,7.5mm的脉有500次的裂合(平均每次15 ?m )。纤维的方向代表了增量应变的伸展方向,纤维的长度反映了伸展的长度应变
纤维状脉的类型:对向生长脉;背向生长脉;复合脉;拉长的结晶纤维脉 压力影与递进应变测量
压力影:刚性颗粒的两侧对称地分布的低应变区,为纤维状结晶物质所充填。压力影的类型:1黄铁矿型A. 位移控制型的纤维:刚性颗粒与基质成分明显差异,纤维从围岩颗粒生长,纤维向接触面变宽,压力影外形与颗粒形态相似。B.晶面控制型的纤维:2)海百合型:刚性体与周围的成分相同,纤维从刚性体向外生长3)复合型。在变形过程中刚性体的旋转问题
剪切脉系:由于剪切面的不平而形成的平行运动方向的纤维 岩石的变形行为
不均一性和应力集中-构造形变分析的关键:1 构造介质成分的不均一性(据张文佑)各类岩石力学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的围压和温度条件下不同岩石的反应不同,岩石是矿物集合体,矿物的结晶度、粒度、组合方式等不同,矿物的变形机制不同,原子半径不同;2 构造介质结构的不均一性,地球垂向不均一性,大陆地壳的分层特征,圈层在横向上的不均一性:地球表面的构造单元的划分,温度分布在横向上的不均一性。
应力作用主要由介质变形表现出来,而形变又集中于介质的不均一处发生。因而分析变形时首先要从介质的不均一性着手。不均一性的存在导致应力的高度集中,因而一个微小的应力也可引起明显的形变。从介质的不均一性和应力的不均一性出发,去分析、研究、解释地质构造现象,这是构造分析的基本出发点。从小到晶内滑动,大到全球规模的地球动力学的探讨
位错的传播和晶体塑性变形:晶内缺陷的存在是位错产生和传播的基础,晶体塑性变形的位错模型,节理和断层形成的位错模型,平均应力和实际的变形所需的应力?
古断裂的复活在板内造山作用中的意义1.构造薄弱部位,2.应力作用方向与古断裂的方向关系:斜向作用的可能几率,3.斜张和斜压的构造表现:斜向盆地和花状构造 岩体各向异性对构造变形的影响
1)块状岩体:均匀的 透入性的面理化; 不均匀 共轭剪切带;2)层状岩系:顺层剪切, 褶叠层,被动标志-韧性剪切带,不均一的夹层:香肠构造和褶皱 二、岩石能干性差异与相关的构造 ? 岩石变形行为 ? 脆性 ? 韧性 ? 材料破裂前的永久变? <5% 形 ? >10% ? 构造性质 ? 不见不连续面 ? 两盘位移由带内岩石的塑性流动来完成 岩石的相对易流变性,与岩石变形时的粘度有关。强硬材料比软弱材料的刚性强,粘度大,不易流动或容易破碎。
确定能干性差异的地质办法:1 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同构造部位不同岩石的变形量的对比,复成分砾岩中不同砾石的对比,同一薄片中不同矿物变形行为的对比。2 劈理的折射,劈理平行于XY面,在变形岩层中劈理的方向的变化反映岩石的能干性。劈理的发育强度与X/Z成正比。劈理的密度:条/cm。3 香肠构造:石香肠断面的形态与岩石的能干性差异:矩形—菱形—藕结形—肿缩构造
影响岩石能干性的因素:1 矿物组成: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白云石、石英、方解石、云母、绢云母和绿泥石、粘土矿物2 粒度:3复矿物岩中的弱矿物4构造研究意义:
构造置换是岩石的一种构造在经过递进变形过程后,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最常见的是面状构造的置换。不仅可将原有的平行层理构造转换到与褶皱轴面或韧性剪切带相平行的位置;而且可将原来块状的岩石经变形分解作用成为具有新生面理的层状岩石。研究意义:对构造置换作用的认识在变质岩区构造研究的重要性。变形面的性质:S0、S1、S2…层理被面理的置换1)层理(S0)发生相似褶皱,小褶皱的包络面代表层理的总方位2)褶皱的不对称性加强,陡翼变薄,弱岩层轴面劈理化,新生面理(S1)局部置换原生面理。3)变薄的褶皱翼的硬岩层明显香肠化。新生面理逐渐透入整个褶皱岩层。寄生褶皱向片内无根褶皱过渡。原生岩层已丧失连续完整性4)片内褶皱被进一步压扁,或成平行片理的压扁透镜体。 S0完全被S1所置换。强岩层的残余透镜体与基质的岩性界面(假S0 )与新生面理S1平行。
纵向和横向构造置换:1)在紧闭褶皱翼部,强岩层与λ3夹角大。岩层一直处于顺层拉伸状态。 形成从斜列到平行的香肠构造或透镜体,逐渐旋转到与轴面劈理平行。2)在褶皱转折端,强岩层与λ3夹角很小,岩层一直处于顺层挤压状态。形成对称的M型小褶皱,随着变形量的逐渐增加,M型褶皱的波幅越来越大,褶皱越来越紧闭,新生轴面面理也越来越发育,并透入全部岩层。强岩层在翼部被拉断,形成对称的无根褶皱或并列的透镜体。3)在褶皱翼部向转折端过渡区段。岩层先被压缩,强岩层形成不对称的S或Z型的小褶皱,弱岩层发育劈理。 随着递进的缩短,岩层总体被动旋转,使褶皱的包络面与λ3夹角增大,岩层总体受到顺层的伸展,褶皱被去褶皱或香肠化,形成不对称的无根勾状褶皱或片内褶皱。强岩层透镜体化可形成斜列的透体。 面理置换的识别:标志层的分布;透镜体的分布;无根勾状褶皱;转折端的层理与面理的关系
构造置换的物理化学过程:1变形分解作用 :岩石在递进变形过程中,由于地质体结构的不均一性(原生的或次生的)导致应变的不均一性,因此岩石的变形可分解成递进剪切变形和递进伸缩变形。不论总体是纯剪或单剪(共轴还是非共轴),一个不均一的地质体的变形总可以分解为四种变形:1)无变形2)以递进伸缩变形为主,形成裂隙,有利于同构造结晶沉淀3)递进伸缩加递进剪切4) 递进剪切为主,使不稳定矿物被溶解出 剪溶作用:压溶作用的机制:为什么浅色矿物易溶,而层状硅酸盐和炭 质残留?变质分异作用的机制?为什么浅色矿物与暗色矿物会分别富集成条带?1.包体或团块的变形;2.局部融熔形成的条带状混合岩;3.矿物分别集中。剪溶作用的基本假设;剪切作用引起矿物的晶格位错密度增加,应变能的积累,导致质点活动能量增加,使其扩散速率增加,而易发生迁移;易发生滑移的矿物经滑移而保持稳定,解释了不同矿物的溶解行为;浅色矿物(石英、方解石)在递进剪切带被溶出,在递进伸缩变形域富集,是变斑晶的主要生长区;层状硅酸盐和炭质在剪切作用下是稳定的,在剪切带相对富集,形成深浅相间的条带
劈理的成因机制1 劈理的域构造:劈理域(薄膜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带或薄膜。矿物具定向组构。微劈石域(透镜域)夹于劈理域间的透镜状或平板状岩片,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基本保存。2.关于间隔劈理的成因1)剪切破裂说(破劈理)标志纹层被错开;错开方向的规律性;层间劈理的剪切模式。存在问题:劈理面上没有滑动痕迹;劈理两边标志物不相对应;劈理中富集难溶矿物。1) 矿物的定向排列是由塑性流动所形成的(流劈理)2)流劈理形成的March模式:机械旋转3)重结晶作用4) 域构造的成因,压溶作用的构造意义4.关于褶劈理的成因:1) 褶劈理的构造意义:两种解释:应变滑劈理或滑劈理,∥剪切面。褶皱的轴面劈理,∥压扁面(AB)
多期面理置换的一般特征:S2对S1面理的一般置换过程:S1面理透入性的连续劈理:板理或片理,S2面理:褶劈理,带状褶劈理,分隔性褶劈理,分异条带。
构造层次和构造变形相分析构造层次的概念:同一地区在同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处于不同深度(或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岩石,其变形机制不同,形成不同样式的构造。或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地壳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所导致的构造分带现象。Argand (1916)提出表层褶皱和基底褶皱的概念。Wegmann (1935)将同一构造旋回中形成的构造分成活动性不同的两个层次:表壳构造和内壳构造‘将地壳内分别显示一种主导变形机制的不同区段称作构造层次’。层次的含义是指不同区段通常呈叠置状态。Mattauer(1980)以挤压的造山带为例,把地壳分为上、中、下构造层次划分的原则:1.主导变形机制;2.岩石的变形行为。主导变形机制:剪切 shear、弯曲flexure、压扁 flattening、流动flow。岩石的变形行为:脆性brittle、韧性ductile、融熔melting
? 应变集中于窄带 ? 有明显不连续面 ? 两侧岩石不变形 判断依据:1)宏观的构造表现及构造样式:脆性剪裂、断层;弯曲:以弯滑作用为主,形成等厚褶皱弯曲加压扁作用:形成发育劈理的顶部加厚的褶皱(相似褶皱)流动:柔流褶皱2)微观的岩石显微构造和变形机制脆性破裂:碎裂结构;韧性流变:位错滑动、双晶滑动、位错蠕变、超塑性流动、扩散蠕变 三、构造层次的划分 构造层次 主导变形机制 构造类型 表 (上) 浅 (中) 中 (深) 深(深) 剪切作用 弯曲作用 压扁作用 流动 脆性断裂 等厚褶皱 顶厚褶皱 流褶皱 间隔劈理 板劈理 结晶片理 融熔作用 混合岩化 影响构造层次范围的因素 各层次的界线是渐变的,其界面既非平面而又非水平,一般成不规则穹状。其分布的深度受许多因素影响: 热梯度:热梯度增加,层次上升,层变薄,构造梯度:构造压力增大,层次上升,岩性:弱岩石层次上升,强岩石层次下降。
构造层次的叠加;多期变形地区的构造叠加:浅部构造层次构造对深部构造的叠加,如碎裂化糜棱岩,深部构造层次构造对浅部构造的叠加,如糜棱岩化断层角砾岩,断层面的褶皱,变质的构造混杂岩,构造愈合作用 。
变形相分析 构造变形相:是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形环境的构造表现,是一定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形成的以某一变形机制的变形为主导的构造组合。1任务:通过对各类天然构造的形态特征、应变特征、显微构造和组构等分析,了解各类岩石在变形时的行为或变形机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来探究其生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或环境),如温、压、孔隙流体、应变速率、应力作用方式等等;让不同类型的构造群在各自生成的空间层次就位;进而,阐明各构造变形相在空间的展布和时间上的演化序列和叠加关系。2 内容:1)确定岩石能干性差异表(实验和调查)。2)研究构造的形态和类型,划分构造样式。测定岩石的应变量,研究岩石的显微构造和超微构造,探讨岩石的变形机制。3) 研究变质和变形的关系,测定变形时的温压条件。4) 划分构造群落(或组合)和构造层次。5) 研究各构造层次的叠加关系,建立变形相序列,编制变形相图。 构造变形相分析的工作准则
1. 同相异样准则:划分构造群落,用以表达在同一构造变形条件下,各类岩石所形成的构造的组合:1)具同一性质的构造变形面(S面),即是同一世代的产物。2)是同一变形场的产物,反映了同一构造应力作用3) 其新生的构造要素含有相同的变形-变质标志,具有相同的变形组构和大致相同的优选方向。4) 具有相同的变质条件。5) 类同的岩性层的构造样式相仿,不同的岩性层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但同时出现。2. 同物异相准则: 划分构造变形相的依据,同类岩石在不同变形环境和不同的构造事件中,由于岩石的变形习性(变形行为)随之改变,以致产生不同的变形相的现象。它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地壳的横向不均一性,也可以是随时间而变化,反映构造的演化序列。3 构造变形相划分的标志,1)构造样式的对比好象用建筑式样来描述建筑物的总体特征一样,构造样式(或式样)用来描述地壳的构造的总体特征。可以指单一构造类型的样式,如面理、断层或褶皱。但一般在构造分析中以褶皱的样式为主。构造样式或总面貌其实反映了岩石变形的行为(或机制),所以,可以反映其形成的环境。褶皱样式划分的依据(1)变形面的性质(S0,S1或S2),2)正交剖面的形态:平行、相似、不协调、膝折,(3)伴生的面理的性质及排列形式(4)褶皱的紧闭度(5)圆柱状程度(6)转折端形态(7)对称性。
变形相的相变 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由于变形环境(P,T,?,特别是地温)在横向上的不均一性,造成同一岩性所反映的变形相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变形取决于多个变量 D=f(MEST),E 主要因素是t°和P;E 的垂向变化和水平变化,热梯度的水平变化之原因
韧性剪切带 剪切带:相对狭长的(长宽比>5)被低有限应变状态包围的面状或曲面状的强烈变形带。1 按变形行为分的类型:脆性剪切带(断层)韧性剪切带,两盘的位移由塑性流动完成,露头尺度上无不连续面,标志层可以在剪切带内追索,改变方向但不断裂,是结晶基底及变质条件下最常见的构造。
剪切运动方向的确定(一)宏观标志:拉伸线理的认识,地质体形状的改变,S形新生面理和面理产状的变化,不对称褶皱,鞘褶皱,叠瓦状脉和雁列脉,透镜体或残斑的拖尾;(二)微观标志: S/C面理构造,云母鱼,书斜构造,碎斑系的拖尾
韧性剪切带应变的测定 新生面理与剪切带边界的夹角θ’ tan2?’=2 / ?先存岩脉的变形cotα’=cot α+γ
应变标志的应变椭圆率R,利用S/C夹角求应变的问题
关于S/C构造的解释:显微构造中的S/C构造与露头上的S面的差异。显微构造中的S/C构造的成因解释。 糜棱岩的含义:产生于一个相对狭窄的面状带中;细粒化(晶体塑性变形为主);发育强烈的面(fluxion)和/或拉伸线理。流状构造:似流纹状的流动纹层或较平直的条纹状。纹层宽度在0.1~1㎜左右
糜棱岩类岩石的结构分类;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变余(变晶)糜棱岩、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
糜棱岩类岩石与变质相和变形相;不同矿物的变形行为:层状硅酸盐、方解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糜棱岩类岩石的结构分类: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变余(变晶)糜棱岩(blastomylonite)、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
糜棱岩类岩石与变质相和变形相
不同矿物的变形行为:层状硅酸盐、方解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不同变质相中韧性剪切带内的糜棱岩类的差异;低绿片岩相 石英糜棱岩;高绿片岩相 钾长石石英糜棱岩;低角闪岩相 斜长石糜棱岩;高角闪岩相 斜长角闪质糜棱岩;韧性剪切带中构造化学作用与体积变化;变质作用和变质反应对构造细粒化和应变软化的影响,;斜长石+钾长石+水=白云母+石英+钠长石或=黝帘石+白云母+石英 钾长石+水=白云母+石英+K+。粒度与差异应力的关系(细粒化与应变软化)细粒化过程中 粒度不敏感的晶内塑性变形(粗粒的)向粒度敏感的流动的过渡
剪切带中的流体 剪切带中流体存在的地质表现:强变形带中长英质矿物的流失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弱变形域两端和内部的同构造分泌脉,碎斑和压力影两端的增生纤维,岩石的退变质作用和含水矿物的形成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绿片岩相,含矿岩系:基底结晶岩系,含矿岩石:糜棱岩,透镜状弱变形域中
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低绿片岩相或更浅,韧性剪切带晚期的脆-韧性裂隙,通常呈雁列式P或R型,以及D型裂隙,被同构造分泌的石英、钠长石、碳酸盐及金属硫化物充填而成含金矿脉。围岩为糜棱岩或千糜岩矿体呈斜列式,其排列所示的运动方向与剪切带的运动方向一致。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
脆性剪切带型金矿 蚀变碎裂岩型,如焦家式,位于基底岩石中或基底岩石的顶部,早期糜棱岩又碎裂的岩石中。含金石英脉型,如玲珑式,位于脆性变形的花岗岩或盖层中。通常是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矿化叠加的结果。一个矿区中各类矿化之间具有:同源性;共生性;递进性;阶段性;分带性;互补性。剪切带与金矿的空间关系;剪切带对绿岩型金矿的控制;古元古代及太古代的岩石中集中了80%的金矿;金矿床受基底岩石中剪切带的控制。
金矿床受剪切带次级构造控制 主要剪切带贯通了矿源系统和储矿系统,次级构造为主要的储矿空间。在主韧性剪切带,流体来源深,温度、压力高,是相对封闭和还原的环境,有利于高温流体长期稳定的存在,不利于金的沉淀;次级剪切带特别是脆-韧性剪切带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外来流体的混入,有利于金的沉淀而成矿。成矿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由矿源、搬运介质及储矿三个基本要素组成:1.矿源系统 围岩-早前寒武纪的绿岩多是金的矿源。巨型剪切带深切下地壳或上地幔(如煌斑岩常与金矿伴生)。流体系统:从地幔向上运动的初生富CO2流体、中部的变质水和岩浆水。浅部为大气水。矿质从围岩中的萃取,韧性剪切带的泵吸作用,主剪切带是热液流量大、水/岩比值最高的区域,是主要的输矿通道。氧化/还原界面,是主要成矿场所,脆-韧性过渡是主要的成矿场所,剪切带中次级脆性构造(包括碎裂的糜棱岩和大小不同的裂隙)是主要的储矿系统。使矿质活化、流体运移和矿质沉淀的系统。主要涉及温度、压力、pH、Eh、浓度、粘度等。 构造组合和构造变形场
构造体系:一切构造形迹都是成群发生的。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他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往往各别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与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著的地块,它们和围绕它们的或半围绕它们的构造带,形成一个整体,构成统一的构造体系。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不同形态、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和不同序次的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构造带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一个构造体系,可以当作一幅应变图象来看待。它是一定方式的区域性运动的产物,反映着一定类型的区域地应力状态。
构造型式:具有共同组合形态特征、构成一定标准类型的构造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具有成生联系),要有:重现性,在不同地区多次被发现,同时性,同一场构造运动或同方式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统一性,应力作用方式的一致性,相似性(再造性),用实验方法能够再现类似的构造形象。依外力作用方式和构造组合形态特征,可分三大类: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多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旋扭构造、部分棋盘格式构造、入字型构造等
伸展构造是在引张作用在地壳或岩石圈被拉长,变薄,断陷甚至裂开所形成的各种构造
大陆伸展构造的基本类型1 地壳的显著变薄2 地壳变薄在地表表现为地面断陷下沉,形成盆地或裂谷,在深处表现为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韧性变薄。地幔物质上隆,地热梯度增高。盆地基底与moho面成倒影3 伸展作用初期,形成正断层控制的陆内盆地:箕状断陷(半地堑)、地堑、复式地堑、盆岭区。地堑系4 裂谷 Rift 被正断层所围限的大的长条形凹陷(Gregory,1896;Suess,1880)。Burke,1977:整个岩石圈厚度在伸展中破裂了的、地域上狭长的凹陷。(裂谷和大型地堑的区别在于断层的切割深度,有无幔源火山活动)5 伸展
作用停止后期,热沉降,早期分隔的断陷联合成统一 的沉积盆地,充填后裂谷期的沉积。形成下部断陷盆地上部拗陷盆地的双层结构,称为牛头型6 伸展继续,地壳被拉断、分开,形成新洋壳(红海型),红海的最初宽315km,伸展后达450km,e=43%;7 大洋中脊形成,早期伸展构造被保留于被动陆缘
褶叠层 在地壳较深构造层次中,在伸展构造体制的水平分层剪切流变机制下,原生成层岩系发生变形-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套基本上能按时代新老划分大套层序,但本质上,它又是经过构造重建的、发育有以顺层韧性剪切带和顺层掩卧褶皱为主体的固态流变构造群落,并经历过强烈递进变形,由新生的面状构造横向置换原生层理(或先期面理)而形成的崭新构造地层单元。
剥离断层的基本特征1 大型 位移以km计。2 初始低角度 与上盘岩层以低角度相交。3 正断层 地壳水平伸展,垂向变薄,在剖面上造成部分地层柱的切失。4 上、下盘岩石的变形行为有显著差异:上盘沉积盖层 多世代的高角度正断层组成脆性伸展系统;下盘 以基底岩系中的糜棱岩为代表的韧性流变5 下盘糜棱岩的糜棱面理与剥离断层面近于平行,其组构所反映的运动方向与剥离断层的运动方向一致。糜棱岩在剥离断层附近被性变形叠加,形成绿泥石化微角砾岩。剥离断层是大的缓倾的韧性剪切带在上部脆性域的延伸部分。6 断层上、下盘岩石在变质相带上有明显的突变。对于基底断层而言,通常下盘为角闪岩相以上的深变质岩系,反映中、下地壳的变形条件,上盘以弱变质或不变质的沉积盖层,下盘岩石在断层附近叠加低级变质作用。
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1. Coney(1980)具双层结构特征:通常是不均一的老的变质岩-侵入岩基底,具缓倾面理和线理的糜棱的和片麻状的组构;其上为不变质的盖层,以变薄和被许多近水平的新盖于老的断层切成薄片为特征;其间为滑脱带或陡的变质梯度带,常具角砾岩化,并指示向下的滑动。2. 从破裂和伸展的上地壳岩石下被拉出来的、位于大规模缓倾正断层之下的、中或下地壳岩石组成的地质体。(Lister and
Davis,1989)。3. Cordilleran变质核杂岩基本特征:在空间上呈穹状或长垣状大型背斜的外貌。地貌上常为区内的高山。核部由中、下地壳的中、深变质岩组成,常有晚期同构造的中酸性岩体侵入。核部杂岩顶部为一个以糜棱岩类岩石为特征的缓倾剪切带。糜棱岩顶部被大型低角度正断层所切削,使糜棱岩成绿泥石化、赤铁矿化碎裂岩类。这一基底剥离断层分开了脆性变形的上壳岩和曾受韧性剪切的内壳岩。上盘以不变质的显生宙岩层为主,发育多世代的不同类型的正断层,反映水平伸展下的脆性变形。上壳的脆性伸展方向、剥离断层的滑动方向及下盘糜棱岩的剪切方向通常在运动学上具一致性,反映了统一的运动方式。Cordilleran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第三纪(55~15Ma)4. Davis 和郑亚东等(2002)提出了伸展变质核杂岩的三个基本特征。其关键的一点是:认为它们是地壳深部(≥10~15km)中、下地壳的物质,因伸展作用而沿大型低角度拆离断层被拉出地表,并造成一大套地壳柱的被切失。也就是说:以糜棱岩类岩石为代表的核部岩石作为是深部岩石的标志;在浅表岩石的上盘中零星出露了代表中、下地壳的岩石;沿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拆离断层或剥离断层)使相当多的沉积盖层被切去。
较老变质核杂岩的一些特点1. 在核杂岩周围介于基底剥离断层和以脆性断裂为特征的盖层之间,存在一个通常是浅变质的层状岩系,受到强烈的近水平剪切所引起的韧性非共轴流变的中间层。使得剥离断层代表了分开不同变形相的滑脱面。2. 可以有多期的剥离断层和逆冲断层的交替,形成一个多期变形的复杂的中间层,中条山变质核杂岩有五个剥离断层系,早期的剥离断层可形成同斜褶皱和逆冲断层。3.沿基底剥离断层常有同构造岩浆岩的侵入,形成席状岩体,指示断层的活动时代。
变质核杂岩的隆升机制和岩浆核杂岩 同构造岩浆岩普遍存在于变质核杂岩的核部。如何解释变质核杂岩的穹状隆升?重力均衡能否使核部杂岩上升出露地表?伸展——地壳变薄——均衡作用——地幔隆升——地表下降——成盆作用;地壳增热——热隆和岩浆上侵——成山;变质核杂岩与成矿作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1.矿源: 核部通常为太古宙结晶岩系(如小秦岭的太华群的Au);幔源的基性岩墙或岩席(如中条山的Cu,Au)2.热源:高地热梯度和核部同构造中酸性侵入活动3.热液系统:下盘基底中的韧性剪切带,形成网络状韧性剪切带,变质水和岩浆水形成还原条件下的热液循环系统,淬取了围岩中的成矿元素并使其沿剪切带迁移上盘高角度正断层系和脆性破裂体系为地下水的深循环提供了通道,异常的地热梯度为流体循环提供了热能,形成一个与大气降水体系相连的氧化环境下的水热循环系统。两套热水循环系统在剥离断层附近交汇,形成很好的氧化/还原带,成为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有利地段。4.容矿系统:沿剥离断层的正向拆离,下盘糜棱岩进入脆性变形域,围压降低,岩石碎裂和扩容,形成低压的张性空间成为矿液的沉淀场所,表现为大量的角砾状、网脉状和脉状矿石沿剥离断层分布。5.递进成矿模式地壳伸展、地幔上隆、下盘岩石接近地表,氧化/还原界面下降的同步,形成叠加矿化和矿床及矿点的集中。 几种大陆收缩构造
地壳水平收缩构造是造山带的主体,包括板块的俯冲、碰撞,地壳的缩短和增厚,岩层的褶皱和逆冲等构造。 上世纪70年代美国COCORP揭示了南Appalachians主脉蓝岭之下的巨大近水平(<3°)位移达260km的逆冲拆离构造。
构造变形序列分析的一般方法 1 含义:在多期变形区,变形世代和序列分析是查明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的基本方法。区分不同世代(或期次)的构造,查明各个世代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辨别其先后的叠加和改造的关系,按照其形成的时间顺序,建立一个地区的构造演化序列。其中,几何分析是最基本的。不同尺度的构造在构造分析中的作用;构造的样式(tectonic style)的划分;查明构造的叠加;划分构造的世代;变形相和构造层次;构造应变场和构造体制;构造序列;地壳演化史;不同尺度的构造在构造分析中的作用
露头尺度上的小型构造研究是多尺度构造分析的基础与纽带;关于构造动力学的认识是统帅;区域构造分析是关键和应用基础;显微构造观察是对肉眼观察的补充。叠加的准则是确定构造间时代关系的主要基础
褶皱的叠加 叠加褶皱的干涉型式: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根据两期褶皱的轴面和褶轴的产状关系分:1)横跨褶皱:两期褶皱的轴面和褶轴成大角度相交,形成穹隆和盆地相间的构造;2) 早期褶皱为斜卧或平卧褶皱,晚期褶皱为近直立的褶皱,两期褶轴以大角度相交,地质图上成新月形或蘑菇形;3 )共轴褶皱 两期褶皱的轴互相平行,早期褶皱的轴面被再褶皱
小褶皱的叠加型式 S、M、Z型小褶皱的鉴定及其叠加
断层的叠加和复活 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断层的交切关系;不同层次的断层的叠加;同一断裂的不同性质的多期活动,古断裂的复活;沿断裂的多期的充填物。
节理的叠加 节理的分期与配套;节理叠加关系的复杂性;节理的充填物的多期性
与构造有关的变质矿物的多期性 前构造的矿物:细粒化、香肠化、晶内变形(波状消光、机械双晶、扭
折)、压力影、碎斑系。同构造矿物:定向生长的矿物、变斑晶、同构造脉、须状增生、旋转石榴子石。后构造矿物:面理面上的无定向矿物、无定向的矿物(横云母)退变质作用:利用变质矿物定构造变形的PTD。 世代和序列1 世代划分的依据:样式群(变形相)方位(构造变形场、应力作用方式)叠加和交切关系。2 世代的相对性和对比3.一个地区的主要构造期:前期构造:被改造和包容(主要在露头上发现;主期构造:控制区域构造格局副期构造:控制晚期盖层的构造后期构造:对其前构造的叠加和改造4.构造年代的确定:不整合、同构造岩浆活动、同构造变质矿物、同位素测年。5. 构造演化序列及地质演化史。 板块构造作用强度对特提斯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板块构造作用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从油气运移方面来说,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也是形成大油气田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郝石生等,1989)。首先,构造活动能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来源(徐长芳,2003),构造活动作用强度会影响流体运移的规模和强度,适度的构造活动对流体的运移过程将起到促进作用(王朋岩等,2006)。其次,构造活动形成的断层,构造裂缝等能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操应长等,1999)。当然,过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会造成油气聚集的彻底破坏(郝石生等,1989)。如果构造作用强度过大,油气则易于发生垂向运移(王朋岩等,2006),沿断裂运移到地表而散失。而当断层或裂缝充填后,又往往起到阻碍、封闭的作用,成为运移的不利因素。特提斯中段构造作用强度适中,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和断层、裂缝(李国玉等,2005)等通道,而其构造强度又不至于造成破坏,使油气进一步聚集,形成了大规模的油气藏。特提斯东段强烈的构造作用强度,将对油气聚集造成彻底的破坏。特提斯西段,构造作用强度过弱,不能提供充足的运移动力,也不能形成广泛的运移通道,因而也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三)阿尔卑斯构造阶段的联合古陆解体和新海洋形成
1. 冈瓦纳大陆解体和新海洋形成晚古生代末期形成的超级联合古陆(Pangea) 只存在于晚二叠世至三叠纪
中期相当短暂时期。三叠纪晚期非洲、南美开始出现大陆裂谷型玄武岩喷发,标志着分裂解体的开始。侏罗纪起联合古陆中部非洲与北美之间的张裂产生中部大西洋雏型,随后逐渐扩大加宽。白垩纪早期由于冈瓦纳大陆进一步解体,非洲与南美、印度与南极洲都开始分离,南大西洋和印度洋雏型形成,新生大西洋不断发展扩大。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印度加速北漂,印度洋规模增大;加上北大西洋由于北美和欧洲的分离而诞生,规模巨大的新海洋终于展现。 2. 2.北方(劳亚)大陆的变化
3. 与冈瓦纳大陆的全面解体相对应,北方大陆主要表现出构造分异:西部出现张裂,中部发生大型
凹陷,东部趋向活化,南缘显著增生。北方大陆构造发展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然受全球板块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制约。
4. 欧洲和北美从白垩纪晚期以来分离和北大西洋出现,代表与冈瓦纳大陆类似的解体趋势。中部西
西伯利亚地区发生大范围大幅度坳陷,同时伴有大面积的陆上暗色火山岩喷发。东部滨太平洋带在库拉-太平洋板块持续俯冲、挤压下,发生强烈活化现象,新构造具有明显截切古老构造线的特点,反映该区构造应力场格局发生过显著变化。南部边缘在印支、燕山构造阶段中,先后发生由冈瓦纳北缘裂离北漂微地块群叠接增生事件;在喜马拉雅构造阶段发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间的陆.陆对接碰撞和强烈挤压效应,引起亚洲大陆构造应力场重新调整。
5. 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时,亚洲大陆上许多老的缝合线便作为走向滑动断层而重新活动起来。
中国的大部分向东移动,阿富汗一带的地块被挤向西。欧亚大陆南部新生代的南北向拉分盆地则是东西向拉张作用的产物 6. 11 中新生代的地史概述
7. (一)阿尔卑斯构造阶段特提斯带的演化 8.
9. 1.阿尔卑斯区
10. 特提斯西段 位于欧亚及非洲两个大陆之间 巨大而复杂构造体系。
11. 自地中海最西端南北两岸山系起,向东经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到高加索一带,然后与亚洲特提
东段连接。包括南、北两支山系,其间为相对稳定地块。
12. 南欧阿尔卑斯山脉具有150多年地质研究史,19世纪以来产生过许多经典的大地构造理论和概
念。阿尔卑斯造山带中、新生代经历典型威尔逊旋回过程。 13.
14. 前中生代地质演化,一般认为存在海西期变质基底,有过漫长构造演化历史。三叠纪为稳定的滨浅
海沉积类型,出现滨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台地;有的地区中三叠世开始出现裂谷,凝灰岩和玄武岩喷发,在深陷海槽部分甚至出现放射虫硅质岩。侏罗纪起普遍进入裂谷阶段,碳酸盐台地大量解体,较深水海槽沉积分布增广。晚侏罗世起开始出现洋壳,早白垩世达到成熟洋盆阶段,属于规模有限的多岛洋盆。西地中海蛇绿岩的深海沉积中有陆源物质,反映陆壳开裂形成的小洋盆特点;东地中海蛇绿岩有深海硅质岩和铬铁矿,代表岛弧基础上开裂的洋盆,与陆壳的亲缘关系极少。 15..喜马拉雅区
16. 特提斯东段主体部分—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青藏高原地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地区。
17. 古近纪时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南缘间对接碰撞作用,冈瓦纳古陆分裂出来的印度板块,以大约7cm
/a的高速度向北漂移,碰撞作用产生的影响遍及全球。嗣后印度板块仍以大约5—6cm/a速度继续向北移动,产生三种效应:①由于褶皱和推覆构造导致陆内地壳大规模缩短;②大陆物质受到近南北方向挤压后,发生向东、西两侧的挤出作用;③造成陆壳相互叠覆的A型俯冲现象。
18. 演化模式:古生代晚期,冈瓦纳大陆北缘被海水淹没;三叠纪开始,沿雅鲁藏布江一线冈底斯微板
块与印度板块之间发生开裂,出现深海、半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等沉积组合。晚侏罗至早白垩世进一步发育蛇绿岩套等洋盆特殊沉积,代表东特提斯洋壳海域扩张已达到顶峰时期,冈底斯微板块侏罗纪晚期已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相连。白垩纪中期,随着印度板块脱离冈瓦纳大陆向北漂移,带动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于欧亚板块南缘冈底斯地区之下。始新世晚期开始,继续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陆陆对接碰撞,东特提斯洋壳海域从此闭合消失,沿两大板块碰撞带产生了著名的印度河一雅鲁藏布江缝合线,沿缝合线分布的蛇绿岩套及混杂堆积代表板块碰撞时挤上来的上地幔和洋壳残余物质。晚始新世开始出现的磨拉石堆积,反映出山系开始形成的地形分异。新近纪以来由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挤压,产生陆壳内部A型俯冲,形成一系列向北倾斜的逆冲断裂,使地壳大规模逆掩叠复,
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马杏垣(1983)
构造变形场,构造层次,尺度,叠加、置换、序列、时代,构造转化与再造,岩性介质,得失、增减、改组与分异,构造组合
5构造层次和变形相分析的基本原则
构造层次的概念:同一地区在同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处于不同深度(或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岩石,其变形机制不同,形成不同样式的构造。或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地壳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所导致的构造分带现象。
构造层次的划分原则:Mattauer(1980)以挤压的造山带为例,把地壳分为上、中、下构造层次;划分的原则:主导变形机制岩石的变形行为
主导变形机制:剪切 shear、弯曲flexure、压扁 flattening、流动flow。
岩石的变形行为:脆性brittle、韧性ductile、融熔melting判断依据:1)宏观的构造表现及构造样式:脆性剪裂、断层,弯曲:以弯滑作用为主,形成等厚褶皱,弯曲加压扁作用:形成发育劈理的顶部加厚的褶皱(相似褶皱)流动:柔流褶皱
2)微观的岩石显微构造和变形机制。脆性破裂:碎裂结构韧性流变:位错滑动、双晶滑动、位错蠕变、超塑性流动、扩散蠕变
构造变形相:是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形环境的构造表现,是一定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形成的以某一变形机制的变形为主导的构造组合。
构造变形相分析的工作准则:1. 同相异样准则:划分构造群落,用以表达在同一构造变形条件下,各类岩石所形成的构造的组合:1)具同一性质的构造变形面(S面),即是同一世代的产物。2)是同一变形场的产物,反映了同一构造应力作用3) 其新生的构造要素含有相同的变形-变质标志,具有相同的变形组构和大致相同的优选方向。4) 具有相同的变质条件。5) 类同的岩性层的构造样式相仿,不同的岩性层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但同时出现。2. 同物异相准则:划分构造变形相的依据,同类岩石在不同变形环境和不同的构造事件中,由于岩石的变形习性(变形行为)随之改变,以致产生不同的变形相的现象。它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地壳的横向不均一性,也可以是随时间而变化,反映构造的演化序列。
1 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地质构造的研究特点:反序法。几何学分析: 实地识别和描述构造,用地质图和剖面图等来表达构造的三维形态; 测量各类构造要素的空间方位,用统计和图解(如赤平投影)来分析和表达;运动学分析:目的是再造岩石发生变形时的运动学图象;不仅要判定构造形迹所反映的地壳运动的方向及其空间变化,而且要定量的测定岩体各个部分位移量的大小。定量方法要求更精确的思维。平衡剖面技术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动力学分析:在于解释引起构造变形的应力系,以及判定其变形时的环境和岩石变形行为,了解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的特征。要有运动学分析的基础。利用实验岩石变形的参数(P T σ ε)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是基础,动力学分析要求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探讨构造形成的规律,是更正确的了解构造几何学的内在规律和预测构造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结合沉积、岩浆及变质作用的演化史,得出区域地质的演化史。
2 应变测量在构造研究中的意义:能干性或强硬度(competence),能干性差异是造成构造变形的重要条件。1
香肠构造(boudinage),布丁构造不同能干性的岩石相间成层的岩系,受到平行层的拉伸(可能有或无垂直层面的压缩),而形成的构造。
3 岩石能干性差异的地质表现及其研究意义
各类岩石力学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的围压和温度条件下不同岩石的反应不同;岩石是矿物集合体,矿物的结晶度、粒度、组合方式等不同;矿物的变形机制不同;原子半径不同 4 构造置换的识别及其在构造地质调查中的意义
定义:构造置换是岩石的一种构造在经过递进变形过程后,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最常见的是面状构造的置换。 不仅可将原有的平行层理构造转换到与褶皱轴面或韧性剪切带相平行的位置;而且可将原来块状的岩石经变形分解作用成为具有新生面理的层状岩石。
(2)研究意义:对构造置换作用的认识在变质岩区构造研究的重要性。变形面的性质:S0、S1、S2…面理置换的识别。标志层的分布,透镜体的分布,无根勾状褶皱,转折端的层理与面理的关系。
6 伸展构造的基本特征:伸展构造是在引张作用在地壳或岩石圈被拉长,变薄,断陷甚至裂开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剥离断层的基本特征:1 大型 位移以km计。2 初始低角度 与上盘岩层以低角度相交。3 正断层 地壳水平伸展,垂向变薄,在剖面上造成部分地层柱的切失。4 上、下盘岩石的变形行为有显著差异:上盘沉积盖层 多世代的高角度正断层组成脆性伸展系统;下盘 以基底岩系中的糜棱岩为代表的韧性流变6 断层上、下盘岩石在变质相带上有明显的突变。对于基底断层而言,通常下盘为角闪岩相以上的深变质岩系,反映中、下地壳的变形条件,上盘以弱变质或不变质的沉积盖层,下盘岩石在断层附近叠加低级变质作用。
7简单剪切的韧性剪切带的基本构造特征:逆、正、平移型剪切带的表现形式大型平移型韧性剪切带是地面上最容易观察到的剪切带。1, 新生组构面理的方向与剪切带的夹角θ’tan2?’=2 / ? 2 先存面状构造的变形方向的改变 cotα’=cot α+γ厚度的改变 T= t’/ sin α’=t/sin α,t’=t(sin α’/sin α)3先存线状构造的变形 A型褶皱和鞘褶皱的形成。剪切运动方向的确定(一)宏观标志:拉伸线理的认识;地质体形状的改变;S形新生面理和面理产状的变化;不对称褶皱;鞘褶皱;叠瓦状脉和雁列脉;透镜体或残斑的拖尾
剪切带中流体存在的地质表现:强变形带中长英质矿物的流失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弱变形域两端和内部的同构造分泌脉,碎斑和压力影两端的增生纤维,岩石的退变质作用和含水矿物的形成 8 构造序列分析的一般方法
含义:在多期变形区,变形世代和序列分析是查明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的基本方法。区分不同世代(或期次)的构造,查明各个世代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辨别其先后的叠加和改造的关系,按照其形成的时间顺序,建立一个地区的构造演化序列。其中,几何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的方法:不同尺度的构造在构造分析中的作用;构造的样式(tectonic style)的划分;查明构造的叠加;划分构造的世代;变形相和构造层次;构造应变场和构造体制;构造序列;地壳演化史;不同尺度的构造在构造分析中的作用露头尺度上的小型构造研究是多尺度构造分析的基础与纽带;关于构造动力学的认识是统帅;区域构造分析是关键和应用基础;显微构造观察是对肉眼观察的补充。
9.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状态相同的变形称均匀变形。 变形前的直线在变形后仍是直线; 变形前的平行线在变形后仍然平行。
其中的单位圆变形后成为椭圆,称为应变椭圆
其中任何一小单元的应变性质(大小和方向)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变形特征。 10.应变椭球/圆strain ellipse的概念
单位球体经均匀变形后成为的椭球体称为应变椭球(strain ellipsoid),以椭球的形态和方位来形象地表达岩石的应变状态。
? 二维应变分析中,一个单位球体变形后成为椭球。 ? 11.能干性或强硬度(competence),
? 能干性差异是造成构造变形的重要条件。 ? 1 香肠构造(boudinage),布丁构造
不同能干性的岩石相间成层的岩系,受到平行层的拉伸(可能有或无垂直层面的压缩),而形成的构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