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1)小玉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如图,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马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小张对小马的实验进行改进,用跳棋代替蜡烛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

22.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测温物质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1)由上面表格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的温度计;

(2)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96 4 97 5 97.5 6 98 7 98 8 95 9 98 10 98 … … (3)图乙中,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 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 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 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

(5)在水沸腾后仍要观察和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的特点。

23.(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

声;

(2)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_____,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

24.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阳同学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刻度尺测出AC、AB间距离s1、s2。

②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C的时间t1。 ③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B的时间t2。 ④将小车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BC的时间t3。

据以上实验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A B C C B C D 二、填空题 11.9:4,4:9

12.凸透 倒立 凸 前 13.反射 CO OB 14.水银 酒精

15.振动 响度 空气 16.6m/s 三、计算题

17.(1)此球是空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7.5×10m. 18.(1)44km/h;(2)6×10N。 四、实验题

19.右 103 40 1.2 大

20.主光轴 成清晰的像 正倒 最小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大于二倍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 不能

21.完全相同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A 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22.水银 先快后慢 a B C 不变 23.不能 振动 越大 (s1?s2)24.

(t1?t2)3

﹣3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2.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硫酸

>ρ水>ρ

酒精

),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

A.A中装的是酒精 B.A中装的是硫酸 C.B中装的是酒精 D.C中装的是水

3.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4.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 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 D.医院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7.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C.激光具有能量 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 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超声波加湿器工作时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9.在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其温度﹣﹣时间的图象如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在BC时间段,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海波在这一时间段没有吸收热量 B.海波属于晶体

C.在第10分钟,海波处于液态 D.海波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波与次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2:1,则密度之比是________,若把甲金属块截去一半,那么甲、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12.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图是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_____ 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_____.

13.《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硬币放在容器底A点处,人眼从P点“远视若无”,这是因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_____.,加适量的水,人眼从P点处恰好看到硬币的像在B点处,则用激光笔从P点向____点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