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D A B C C B 二、填空题 11.故 (1). 不变 (2). 增大 (3). 减小 12.倒立 弱 13.6 2 不变

14.0℃ 固液共存 100℃ 汽化 3 15.音调 16.100 三、计算题 17.不是纯金的 18.(1)300s (2)3m/s 四、实验题

19.不同 a 等价变换 单位体积

20.B Ⅱ 变大 远离 减小 上升 反射

21.便于观察到蜡烛像的位置 大小 不能 虚 不变 暗 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

22.68℃ 撤走酒精灯继续加热 A 不可行

23.能 变小 真空 24.时间,40.0,25.0(或25),小

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密度的公式ρ=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类别 B.由公式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2.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硫酸

>ρ水>ρ

酒精

),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

A.A中装的是酒精 B.A中装的是硫酸 C.B中装的是酒精 D.C中装的是水 3.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 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位置不变 D.消失

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遥控器调电视 B.

激光准直

C.渔民叉鱼 D.照镜子

7.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⑤冰冻的衣服变干; ⑥蜡烛的液滴掉落在桌面上变成蜡块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8.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D.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二、填空题

11.小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如图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

:ρ

= _______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

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________。

1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选填“前”或“后”)移。

13.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_____和折射现象,其中入射光线_____,折射光线_____。

1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测沸水温度时应使用__________温度计;冬天,在我国北方有些地区的最低气

温达-50℃,测室外温度时应使用_____________温度计。

15.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使树干______,发出“咚咚”的啄木声。啄木鸟用力不同,产生的声音的______不同。声波通过树干和虫洞内的______传播到虫的位置,听到声音的虫子昏头转向,逃到洞口被啄木鸟捕捉。

16.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______,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

17.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95kg,体积为8×10﹣3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1)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多大?

18.一辆总质量6000kg的载货汽车沿着内环快速路由上桥匀速开往江北方向,15min内行驶了11km,汽车在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红同学为了测量大豆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前,她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 1 所示,此时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标尺上的示数如图 2 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 g;

(3)把 48g 大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大豆的总质量为 111g,则根据溢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豆的体积为__________ cm; (4)算出这种大豆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g/cm;

(5)由于大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大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选填“大”或“小”);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组装器材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

(2)实验时,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_____,注意观察像的大小、_____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3)物距一定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在一段位置范围内,光屏上都有较清晰的像,那么像的位置是在这一范围内屏上像_____(选填“最大”、“最小”或“任意”)的位置。

(4)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多做几次的目的是_____,此步骤中得到的结论是物距_____焦距;像距_____焦距。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看到烛焰的像。 21.课题四:与镜子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玉他们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