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49. 统一建模语言UML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直观化、明确化、构建和文档化软件系统产物的通用可视化建模语言。

50. 用例图

用例图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完全是从系统的外部观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 51. 类图

类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表示系统中的类以及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52. 对象图

对象图描述了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类的对象实例。

53. 状态图

状态图表示一个状态机,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

54. 时序图

时序图表示一组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

55. 协作图

协作图表示一组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反映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结构组织。

56. 活动图

活动图反映系统中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57. 组件图

组件图描述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

58. 分布图

分布图反映了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物理架构,表示系统运行时的处理节点以及节点中组件的配置。

59.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包括一组软件部件、软件部件的外部的可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其中软件外部的可见特性是指软件部件提供的服务、性能、特性、错误处理、共享资源使用等。

60.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61. 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62. 动态测试

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一般意义上的测试主要是指动态测试。

63.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64.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

65.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则是在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66. 软件测试自动化

测试自动化是通过开发和使用一些工具自动测试软件系统,特别适合于测试中重复而繁琐的活动。

67. 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68. 改正性维护

在软件交付使用后,由于开发时测试得不彻底或不完全,在运行阶段会暴露一些开发时未能测试出来的错误。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避免实施中的错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这就是改正性维护。

69. 适应性维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软件系统所需的外部环境或数据环境可能会更新和升级,如操作系统或数据库系统的更换等。为了使软件系统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对软件进行相应的修改,这种维护活动称为适应性维护。

70. 完善性维护

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活动叫做完善性维护。

71. 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对需要维护的软件或软件中的某一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和测试,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等,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72. 软件的可维护性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纠正、适应和完善以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 73. 项目

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74.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通过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照计划的成本和计划的进度,完成一个计划的目标,它包含团队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流程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