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王总结(一)快捷键原则
注:快捷键的设置不宜连续让同一根手指按不同的键盘位 参数文件读入源文件: 1. 位置:
(1)bwfdc:C:\\Windows\\System32 (2)其他:安装根文件夹下 2. 源文件:
(1)bwfdc.ini——计算画图参数的的设置;
(2)bwcmd.ui——命令在下拉菜单中的显示与否、分区等; (3)bwcmddata.txt——“设置——用户界面设置”中的命令来源文件
其中,(2)、(3)中命令互不存在时可以互相查找写入; (4)bwmenu.ini——为命令的全拼;
模板图快捷方式设定的根本思想: (1) CAD为核心(一级);
能用一级键则用,不能用的情况下才采用的原则
①前缀原则:前缀(板王系统自带的分区);
详见板王总结(二)板王模块前缀对应表
②重复(后字母)原则:重复最后面的一个字母,以便跟CAD的一级命令的快捷键挂钩
Eg:图层的GTT与VFF
③加B原则:板王首字母为B,在命令前加B;
Eg:虚实转换BXS
1
④加词原则:拼音有多个词,可以从中加取多一个词
Eg:虚实转换BXS
⑤棋盘原则:将关系延续成键盘上的几何关系,像下棋一样
Eg:平面视图助手中的BQ与BA
⑥嫡系原则:根据与已有命令的联系,转化成快捷方式的联系;
Eg:选配筋表XB与选配筋表开关XX;
板王总结(二)板王模块对应表
板转图○T~重心在“转”,“translation”,意计算与画图软件间的翻译 板筋编辑○S~板筋编辑作为“板操作”几个模块中最重要的一个,用建筑行业关于板的专业翻译“slab”
板筋删除○E~删除,即E 板筋绘制○D~绘制,画,即D 板校核○Q~proofread,校对,即P,利用左手镜像法则变为Q 模板图○A~模板图的精髓在于不断的调整,adjust,调整,即A 梁○F~梁即F,是CAD系统惯用法则 (除了一些一级键巧合的以X开头)
Eg:平法镜像——FRR,梁(F)平法镜像(RR)
柱○C~柱的英文COLU是结构图层惯用法则,取首写字母C Eg:柱定位标注——CA,CAD原基本定位用DA~利用板
王前缀C~叠加为CDA~省略D为CA
桩○Z~取桩的首字母Z 墙一墙二○W~墙一、墙二合并为一栏,即墙,专业翻译wall,即W 计算书○Y~左手键盘中仅剩下额H、Y字母,但H已用于探索者的“钢筋绘制”,2
仅剩Y;
文字一二○G~文字,经常存在一个排版问题,这里的文字处理其实就是一个排版,排版助手,Gidot Typesetter,即G
工具○V~这里的工具更近似于一种处理手段,一种方式性的工具,mean(手段、方法、工具)
图层○R~图层的开关、锁定、冻结、隔离、拉进、反选等就是整个图面的一种规则(rule),即R
组与块○X~块的“对手”就是炸开X(explode),而且X是剩下的唯一一个还没采用的前缀字母
平面视图助手○B ~板王的平面视图助手很强大有用,自成小系统,运用板王的默认设置,前面皆用前缀B-,后面跟各自的功能代号
引申:探索者的版块
钢筋绘制○H绘制(H) 梁平法○N新引进New(N)
板王总结(三)模板图篇
梁宽校对(ADF) (1) 位置:模板图——梁宽校对 (2) 原则:校对(D)梁(F)宽,故为ADF; (3) 用法:
① 空格键进行图层等参数设置;
② 多余图素存在不影响校对,因为已经图层指定;
③ 梁线在一个块中,可以进行图层点选设置VS梁截面文字在一个块中则不可以; 注:点选图层的时候要拉近放大一点点取,才看得到图层同个、选中与否; ④ 梁线在一个图块中可以校对,无需炸开VS梁截面文字在一个快中无法识别
3
⑤ 核对结果解读: 图例 意义 本质 相同 模板图截面比计算书截面大或小 截面(梁宽)不对 都是在同一个“红色圈圈 蓝色圈圈 模板图与计算书的梁线位置相差略远 位置不对(偏距太大,默认为梁移动) ”图层中 ⑥ 改正截面之后,重新FG会更新比较结果;
线消重连接(AE) (1) 位置:模板图——线消重连接 (2) 原则:消重→删除(E)重复
(3) 功能: 将指定图层上的线、弧实体全部进行消除重合(部分重合),能连接
的均连为整体。
(4) 用法:①将重合部分消去并合并为一个整体(仅限于一条线上);
②将首尾相接的同线连成一条;
③线必须是同一图层,可以不同颜色,不同线型,但一般是以长线为主线连接; ④一次只能操作一个图层的线;
虚线实线转换(AC) (1) 位置:模板图——虚线实线转换 (2) 原则:转换,chanage,C,故为AC;
选层封闭(AX) (1) 位置:模板图——选层封闭
(2) 原则:封闭,就像“古代封门的X形封条”一样,故为,AX; (3) 操作:空格或者回车选定图层→选择对象 (4) 用法:可以用于多个图层的操作
选层连接(AQ) (1) 位置:模板图——选层连接
4
(2) 原则:连接成一条多段线(PL→QF→Q)故为AQ; (3) 用法:①点选图层→选择对象
②只可一个图层,但可多个颜色;生成的颜色随第一个点取的图素
(4) 引申:双击多段线可以进行多段线的一些操作(如,线转多段线,
多段线合并)
注:选定图层的方式 操作 AE AX AQ 选定图层的方式 第一步直接点取 可操作图层 单图层 空格或者回车选定图层 第一步直接点取 多图层 单图层 注:一般可以操作多个图层的命令蔡辉进行空格选择;或者多参数控制(图层、线宽等)的才会空格设置;
注:关于线变多段线的操作,详:小专题四:线转多段线
选层剪裁(AT) (1) 位置:模板图——选层剪裁
(2) 原则:原CAD剪裁命令为TR,取T,故结果为AT; (3) 用法:①必须是封闭多段线去剪裁其他线;
②可以是一个图层剪裁另一个图层,或者剪裁本图层;
(4) 操作:选择用来剪裁的图层(剪刀所在图层,为了用来选择剪刀)
→空格→选择用来剪裁的实体(具体的剪刀)→空格→选择被修剪的对象(纸)→空格→完成;
双线偏移(FQ)可以舍弃
(1)位置:模板图——双线偏移
(2)原则:①利用探索者的“连线偏移”——FQT ②线——梁——F原则
(3) 用法:①轴线偏移成梁线;
②S设置,关于偏移的内侧、外侧、两侧;删除原物体;放入新图层等的设置;
③可以将多段线、折线、矩形等进行
5
偏移;如图所示:
④偏移距离为实际的图中距离,可以输入也可以拾取;
梁墙柱交线处理(AZ) (1) 位置:模板图——梁墙柱交线处理
(2) 原则:包括梁梁线处理,梁柱线处理,功能上就是一个模板图的整
理(Z),故为,AZ;
(3) 用法:先梁梁线交线处理,在梁墙柱交线处理;
粗线转墙(AW) (1) 位置:模板图——粗线砖墙
(2) 原则:墙,wall,W,只不过这里的墙是剪力墙罢了,故AW; (3) 用法:①支持建筑粗线墙生成结构墙宽; ②支持PKPM墙线生成结构墙宽;
Pkpm墙柱转多段线(AWQ) (1)位置:模板图——pkpm墙柱转多线段
(2)原则:取PKPM首字母P,P镜像Q,故为AWQ; (3)引申①:生成边缘构件(WZ) 1)位置:墙——生成边缘构件
2)原则:在剪力墙的基础上生成约束或构造边缘构件(类柱),取义“墙生柱”,墙为W柱为Z
3)用法:①粗线转墙生成结构墙宽之后,接生成边缘构件,布置约束边缘构件,或者设置柱位等;②对象只能是生成的墙线;
墙梁生中线(AV) (1) 位置:模板图——墙梁生中线 (2) 原则:中线→Middle→M→V,故为AV;
6
(3) 用法:①不可以操作天正墙,可以炸开;
②可以使线、多段线、矩形;
③生成的中线是在墙梁交叉点处断开的,且,中线不会超出墙梁长度外;
④可以用来生成柱子双轴线,在CV(组合),实现轴线;
偏心梁定位(AS) (1) 位置:模板图——偏心梁定位 (2) 原则:定位→定→set→S,故为AS;
(3) 用法:①只可以定位中间有轴线的梁;②柱,梁都可以定位; (4) 本质:用来定位存在偏心的梁;
生成模板图(AB) (1) 位置:模板图——生成模板图 (2) 原则:模板→板→B,AB;
(3) 本质:只是将VF剩下图层的图素另存为一个图形文件,没什么特别; (4) 用法:画模板图的方法——详小专题五“画模板图”
模板开洞(AH) (1) 位置:模板图——模板开洞 (2) 原则:洞口→hole→H,故为AH; (3) 功能:对于本设计院没什么用处;
(4) 操作:依次点取开洞符号的折线的三点→自动生成洞口周边、洞口
折号、凹边形填充;
板王总结(四)板转图篇
注:板筋绘制的三种方式:两种转换+一种手画
两种生成板筋的转换方式的不同如下所示:
适用程度 直接转换 模板图精准 间接转换 模板图定位不准确 7
操作 本质 转换对象 一步到位 图面、图层格式的转换整理 读原图数据→转换到用户图 钢筋的S+图面整理 本质都只是一种配筋图的图面格式转换&整理 都是配筋好配筋图,包括手画的&PKPM生成的pm*图 前提操作 都要先对“钢筋参数设置”&“图形文字设置”进行设置(不改持续可用) 转换在技术处理原理层面上的本质——换图层——即把一个属性图素从一个图层搬到另一个图层。
如下图所示,转换的时候需要指定一个“图层含义”——是和板王设置的“图形文字设置”里面的“图层意义”是对等的。
这样就通过以下的桥路将一个图层的东西搬到另外一个图层
(原)图层名称→“图层含义”(原)→“图层意义”(BW)→新图层(BW)
直接转换(TD) (1)位置:板转图——直接转换
(2)原则:T(transform) D (direct) ,直接取首字母TD
(3)本质用法:将PM*图或者手画不规则格式的板施工图,进行全图面的
8
图层格式规范化
读原图数据(TDA) (1)位置:板转图——读原图数据
(2)原则:数据,data,取首两字母DA,即TDA;
(3)限制:只能读取PM图或者手画的板施工图,不能读取PM*JT图,即,能读图(配筋图)从而读数据,而不能仅读数据(计算配筋值);
转换到用户图(TDD) (1)位置:板转图——转换到用户图
(2)原则:本质也是一种转换,只是TD已经被使用,故“重复后字母原则”为TDD;
(3)限制:读原图数据的’图’和转换到用户图的“图”不要在同一张CAD图里面,要不然模板图会出现线型问题;
(4)操作:BW默认把上一次的TDA用到这一次的TDD,故TDA可以重复使用不必要每次都重复操作;
位置调整(TV) (1)位置:板转图——位置调整 (2)原则:类似梁平法FV
(3)传统用法:调整板王设置的钢筋图层上的板钢筋及其文字的的位置
点中位置 钢筋 钢筋上下的文字 移动方向 相应移动对象 垂直钢筋方向(只能) 钢筋以及上下文字整体 垂直钢筋方向 平行钢筋方向 钢筋以及上下文字整体 所点中的文字 所以,建议点中钢筋上下的文字;
(4)创新用法——新的移动V——移动非板王钢筋图层上的图素:调整除直线段、块以外的多线段、文字、标注、轴号等图素,相当于一种新的移动方式,相对于一般的V有以下特点:
①多线段&标注—不管是否正交状态,只能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这个移动钢筋图层上的钢筋带来方面;(是优点也是缺点)
9
②文字—不管是否正交状态,都可以任意方向(即非正交)的移动(优点); ③轴号(文字和外圈分开)—点中文字时,仅仅是移动文字 —点中外圈时,同时移动整个轴号(优点); ④只能移动一个对象(缺点)
注:外圈和文字是冻结在一起的轴号是不能移动的,因为那本质是一个块;
对齐钢筋(TQ) (1)位置:板转图——对齐钢筋 (2)原则:对齐(Q)
(3)操作:①先点取基准钢筋;
②只要在文字、钢筋的外包络框内都是可点中区域(图中的虚线框所示);
标筋范围(TB) (1)位置:板转图——标筋范围 (2)原则:标(B)
(3)用法:①和毕业设计一样:表示某一块板内的某个方向的配筋适用于该范围内的其他块板同方向的配筋,即,该配筋的适用范围;
②用来画没有尺寸数的标注,可以用在梁箍筋特殊段的配筋表示,省去一个步骤(圆圈是分开的,可以直接删掉);
(4)操作:先点取标注范围的起始点,再点取公用的钢筋(该点就是圈圈
所在位置)
负筋不按实长绘(TZ) (1)位置:板转图——负筋不按实长绘 (2)原则:支座负筋(Z)调整(F)
(3)效果:BW生成的板图是一种,拉伸钢筋or 修改伸出长度数字,会实
10
现图和数同步改动的效果:但是使用TV后,两者也会同步改变,当二次比例缩放,比如,输入1500,会变成1286等情况;(对象是负筋)
删两点间重复钢筋(TFF) (1)位置:板转图——删两点间重复钢筋 (2)原则:F(负筋),FF(重复负筋)
(3)限制:①只能删除由同一个钢筋源复制而来,且,至少残留钢筋线及
上文字(下文字可没有)成的相同钢筋也无法删除;
②删除的空间位置是坐标系中的,相对下部,或,相对右部(即逆时针旋转的外部)
钢筋??对于多个复制源凑
板底筋不绘用编号(TX) (1)位置:板转图——板底筋不绘用编号 (2)原则:不绘,不要,打叉(X),形状相似; (3)本质:用表格形式表示板筋
(4)原则:不管是正反选,只要与窗口相交的钢筋就会所在的板就会被选
中,从而不在图中画板筋而用表格形式表示;
回车表示全图范围内选中;
(5)用途:可将一些密集的原位标注不下的板筋用表表示,保持图面整洁
板底筋自动拉通(TF) (1)位置:板转图——板底筋自动拉通 (2)原则:拉通成一条线
(3)用法:将选中的同方向的相同底筋配筋拉通 (4)优点:会自动判别选中的钢筋是否配筋相同才拉通
11
(5)限制:①要求同一条直线方向上(这也是F来源之一);
②要求首尾刚好相接(本质要求就这一条)—这是由于自动判别的自带局限之
一;
(6)软件后台操作本质解读:将第一次选中的钢筋拉伸到后选择的钢筋
的外端点——故,第一次选中的钢筋文字将不变动;
钢筋按规格重编号(TSS) (1)位置:板转图——钢筋按规格重编号
(2)原则:SET(标号,有SET性质);TS已经被用,故重复后字母原则; (3)用法:将板筋直径间距规格用标号表示,再用表格汇总,未注明的*
TSS TFS 注:两者说明几乎一致(未说明*两者都可以用) 负筋按规格长度编号(TFS) (1)位置:板转图——负筋按规格长度编号 (2)原则:负筋(F)标号S
(3)用法:同TSS,只是仅对负筋有效;
注: ▇TSS—删除所有板筋规格,用规格序号编号表示;
★TSF—删除负筋板筋规格,用规格序号编号表示;
◆TX —删除正筋板筋整体,用板的序号编号表示(集中标注); ☆TF —删除相同的的底筋,用说明表示;
▇TQQ—删除所有板筋规格,用规格序号编号表示; ★TQF—删除负筋板筋规格,用规格序号编号表示;
◆TQZ—删除正筋板筋整体,用板的序号编号表示(原位标注);
12
板平法处理(TQQ) (1)位置:板转图——板平法处理
(2)原则:平法(P),左手键盘控制法则,镜像为Q,TQ已用,重复后
字母法则,即为,TQQ
正筋国标平法(TQZ) (1)位置:板转图——正筋国标平法 (2)原则:正筋(Z),叠合平法(Q)
负筋国标平法(TQF) TQQ TQZ TQQ 原位标注 位置 集中标注(表格) 集中标注(表格) 图例 同TSS(负筋直钩没了) 同TSS(负筋直钩没了)(无未说明*) (1)位置:板转图——负筋国标平法 (2)原则:负筋(F),叠合平法(Q)
板王总结(五)板筋编辑篇
识别任意板(SQ) (1)位置:板筋编辑——识别任意板
(2)原则:板(S)筋编辑,识别,区分(Q)任意板,故,SQ ; (3)用法:用在板施工图不是板王转换过的情况,为后续编辑准备
拉通钢筋(SFF) (1)位置:板筋编辑——拉通钢筋
(2)原则:联系板底筋自动拉通TF , 此处前缀不一样,用SF,但SF已经
被用,故用重复后字母原则SFF(FF有两根钢筋的意思);
(3)操作:先点选一根钢筋(关系不换位定位)→点选 or框选其他钢筋
→移动位置鼠标左键or ENTER确定定位
13
→(如果不移动直接Esc,则定位在基准钢筋所在位置)
(4)用法:将被选中的钢筋中以最大面积拉通
断开钢筋(SBB) (1)位置:板筋编辑——断开钢筋
(2)原则:break断开,用SB,但SB已经被用,故用重复后字母原则SBB (3)软件后台操作本质解读: 断点:梁线中间
断法:原位置为基准,左上移75右下移75(水平),符合逆时针原则 (4)优点:①可以同时断开多个对象;
②如果所选钢筋是被拉通过的负筋,则程序会根据需要重新计算支座伸出长度;
院规定:中支座从梁中伸出,边支座从梁边伸出“轴距/4”; 混规:9.1.6第二条,从边伸出“轴距/4”; 注:内嵌参数的修改:
重断开依据是所在板的短跨(轴距或净距可选,由一个未开放的参数控制,可在bwfdc.ini里找到“其他可选项”→“校核负筋长轴距或净距”手工修改,默认=0表示轴距,可改为=1,表示净距),除以3或者4(可选,由一个未开放的参数控制,可在bwfdc.ini里找到“钢筋设置”→“负筋伸长与板跨关系”手工修改,默认=1表示/4,可改为=0,表示/3;
(5)缺点:一次只能断开一个位置;对于跨越多跨版的钢筋需多次断开 注:SFF、SBB,更优的是用于负筋操作;底筋亦可。
设板下沉(SX)★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设板下沉 (2)原则:下(X)沉,故SX
(3)功能:将设为下沉的板周边的支座负筋断开,并在板内绘制一个填充 (4)技术利用点:①填充所在图层为当前图层,故,设板下沉前可以,DQ
相应图层,再通过QR,该比例以及填充图案,从而利用该填充。
②该操作只对支座负筋有效→操作前先把底筋隔离→正负钢筋图层分开,相应文字也分开,方便操作;
14
钢筋 文字 底筋 REIN_Z TEXT_Z 负筋 REIN_F TEXT_F ③该操作前要先识别任意板,即使图层没问题;
(5)缺点:断开后钢筋错开没有并排(6)联系:SX→删除板内所有钢筋(EAA)
(删除板周边两侧所有钢筋,如果需要删除某块板钢筋时可以这么操作) (仅删除支座负筋)
需要二次修改;
拉伸钢筋(SS) (1)位置:板筋编辑——拉伸钢筋 (2)原则:原CAD的拉伸S
(3)功能:钢筋拉伸与文字同步修改 (3)操作:
①负筋的拉伸:点取方式照旧;可以输入拉伸的长度(不是总长)
②底筋的拉伸:只能伸到边界,根据拉伸点离边界的远近自动取舍 →可以将复制过来的,始末边界不对的钢筋调对(点选确定即可)
间隔拉通(SG)★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间隔拉通
(2)原则:间隔拉通也叫隔一拉一,间隔(G)
(3)功能:点负筋一端间隔拉通,将本钢筋间距加大一倍,新生成一根拉
通到支座的负筋——本质将一半的负筋拉通
(3)操作:
点选钢筋的时候请注意如果需要要哪边隔一拉一则靠近该端点选
如果负筋不按实长绘,SG后又会实长标注,几何长度不变。
15
负筋只标一侧(SV)★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负筋只标一侧 (2)原则:meristic,对称的,M→V,故,SV
(3)功能:将所选负筋,如果左右两边等长伸出的,删除其中一边只保留
一边的长度标注;
改板配筋(SC) (1)位置:板筋编辑——改板配筋
(2)原则:change,改,核心是改配筋,是真正意义的修改,故,SC (3)功能:修改一根或多根板钢筋的规格,可以同时改动改动多根钢筋,
但是是同时改为最大值的情况;
(4)用途:①直接改动钢筋等级而不考虑面积折减
SC→选中钢筋(不要按Enter)→直接点取所需要的钢筋等级即可(相应的钢筋钩子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出现图中钢筋规格错误的情况,可以在各钢筋等级之间多点几次,即可>
注:1.若按住Enter则,钢筋面积会折减,选二级钢还会是显示一级钢并且180度弯钩,当钢筋等级已经到达三级最高时再次使用该操作会出现规格乱码
2.关闭选配筋表,双击修改钢筋等级也会改变钢筋钩子 3.利用选配筋表不会改变钢筋钩子;
②一步将多个相同或不同钢筋规格的钢筋改为按照其中最大值配筋;
注:SCC只能讲相同规格的钢筋改为另一种规格;
③这是一个可以循环操作的命令,Esc或连续Enter取消该循环节操作
批量改配筋(SCC) (1)位置:板筋编辑——批量改配筋
(2)原则:因为SC以被用,重复后字母法则,故,SCC(且CC重复,表
示多量,与批量对应)
(3)功能:批量修改某种板钢筋的规格为新的配筋
(4)操作:指定原钢筋规格时,可以按回车或空格切换为从图中拾取一根
16
钢筋取它的配筋;
(5)引申:如果要批量修改配筋的钢筋比较方便选择,可以用QR属性在
内容中直接修改→这是超过一个对象不能用选筋表时最快捷的方式→直接输入**.**即可,小数点前表示钢筋直径,小数点后表示钢筋间距,eg:10.200表示直径10间距200,钢筋等级同原来等级,若要修改需要二次修改,即先改直径和间距(这时QR输入口中已经生成了等级代号%0等)再改等级;
注:BW的选择钢筋反选不生效
归并钢筋规格(SR) (1)位置:板筋编辑——归并钢筋规格
(2)原则:Rank,排列,等级,英语中用来某一范围内如何排列,和此处
在某一范围内的配筋面积归并为一种配筋规格一致,故用SR
(3)功能:对所选板筋根据面积大小进行归并,并不是整个图面的归并; (4)操作:①点击“增加”按钮可以增加一行归并范围;
②没有在归并范围内的钢筋不会进行归并;
修改钢筋钩子(DGG) (1)位置:板筋编辑——修改钢筋钩子
(2)原则:联系板筋绘制下的DFG、DTG、DQG、DG,采用DGG,同时
GG重复有一个“钩子替换钩子”的意思。
(3)用法:①选择钢筋钩子类型时,是选择新的要用的钢筋钩子类型。
注:如果没输入钢筋钩子类型,直接选择钢筋,则默认新钩子
类型为上次输入的钢筋钩子类型;
②本命令在改钩子的同时也修改对应的钢筋规格文字里的等级符号 ③可以批量操作,只需要选择多个对象即可;
④改完后的效果:直钩是负筋的形式;斜钩弯钩是底筋的形式;
17
修改负筋标注形式(SXF)★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修改负筋标注形式 (2)原则:修改(X)负筋(F),故SXF
负筋长度取整(SCZ)★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负筋长度取整 (2)原则:长度(C)取整(Z),故SCZ
(3)用法:①取整为50或100,具体在钢筋参数设置→支座钢筋下设置 ②取整为10、20、30等,可以在板筋编辑→修改负筋长度→取整中选择;
修改负筋长度(SCX)★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修改负筋长度
(2)原则:长度(C)修改(X),故SCX,SCX与SCZ形成对应; (3)用法:①取整:10、20、30??
②伸长或缩短;钢筋缩短,则需在右边的下拉框里输入负数 ③统一修改为:是将两边伸出长度同时都修改;
归并负筋长度(SRR)★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归并负筋长度 (2)原则:延伸SR(归并钢筋规格)为SRR
(3)用法:将在长度1和长度2范围内的所有负筋统一改为长度3,是《、》
的形式,即,包括长度1和长度2;
负筋左右长取齐(SFQ)★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8
(1)位置:板筋编辑——负筋左右长取齐 (2)原则:负筋(F)长度取齐(Q) (3)用法:选中钢筋按大值取齐
(4)软件后台操作本质解读:软件是根据钢筋画的几何长度来识别,而不
是按照文字标注识别;
双层双向(SDD)★仅对支座负筋有效★
(1)位置:板筋编辑——双层双向
(2)原则:双层double,双向double,故SDD (3)用法:①只对负筋有效;
②只改变初始选择钢筋同向的负筋(所以对已双层双向,要处理两次) ③SDD→选择作为基准配筋的一根钢筋(即双层双向的钢筋)
双层双向新(SSS) (1)位置:板筋编辑——双层双向新 (2)原则:双层S,双向S,故SSS
注:如若用户界面设置中没有该命令→板王用户界面设置的命令是从安装根文
件夹下的文本文档bwcmddata中读取的,只需要把新命令写入即可→板王的自带所有操作名及其原始命令是存放在安装根文件夹下的bwcmd.ui中的,用户界面中没有的命令可以从此中查到并复制到bwcmddata中进行查改即可→本质上,只需要把bwcmd.ui中的命令改成自己喜欢的命令即可,从此为默认!→包括各个命令的相对位置的先后以及属于哪一个大板块(梁、柱??)中都可以进行修改
(3)用法:①SSS→空格或者Enter进行设置,包括基准钢筋(双层双向
拉通的钢筋);包括附加筋的直径以及间距范围;包括处理对象是正筋、负筋还是都有; ②可以同时处理正负筋;
③弊端:附加筋是统一规格的;可能偏大
板筋放缩(SZX) 19
(1)位置:板筋编辑——板筋放缩
(2)原则:本质这个功能和CAD的ZX(scale)效果是类似的,故用SZX; (3)用法:与ZX效果一致,只是钢筋长度保持不变,而且选择继续点选一下,ZX要多下→用于复制1:100的板筋样板过来,规格调好之后忘记改字高还有钢筋的全局宽度(QR—几何图形—全局宽度)
原图 ZX SZX 镜像板筋(SRR) (1)位置:板筋编辑——镜像板筋 (2)原则:原CAD镜像命令RR,故SRR;
(3)用法:其他图素以及钢筋整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仅对钢筋钩子以及文字的相对标注位置进行修正到正确状态;
旋转钢筋(SRQ) (1)位置:板筋编辑——旋转钢筋
(2)原则:原CAD旋转命令RQ,故SRQ;(该命令用户界面设置没有,需
要再加入)
(3)用法:对钢筋进行旋转; 注:SRQ与RQ的区别:
原图 SRQ RQ 取角度(O→A)
20
取角度(O→B)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对基准线,逆时针角度为正 基准线为Y轴正向 基准线为X轴正向 板王总结(六)板筋删除篇
删除所有板钢筋(EA) (1)位置:板筋删除——删除所有板钢筋
(2)原则:E直接对应“板筋删除”整个块,All,所有,故,EA; (3)用法:删除选择窗口内的钢筋,本质是一个过滤板筋并删除的过程;
注:板筋的框选,不管是正选还是反选,都会是一个反(叉)选的效果;
删正(板底)筋(EZ) (1)位置:板筋删除——删正(板底)筋 (2)原则:正筋(Z);
删负(支座)筋(EF) (1)位置:板筋删除——删负(支座)筋 (2)原则:负筋(F);
删配筋相同底筋(ESS) (1)位置:板筋删除——删正(板底)筋
(2)原则:相同(Same,S),删除一般通配的底筋,必须双向配筋都相同,
并用板(Slab)编号表示,ESS;
删双向相同底筋(ES) (1)位置:板筋删除——删双向相同底筋
(2)原则:双向(S),这是经常用到的,故标志性用ES; 功能 同异 ES ESS 相同 删除相同配筋的板的配筋 21
不同 删除后用说明表示 要求 删除后用编号表示,配筋已没有 相同 ① 两块板的配筋规格必须相同,具体长短跨对应没要求 ② 对板的大小没要求相同 不同 要求本块板(基准板)两个方向的配筋相同 没要求 图例 不同 注:ESS后,虽有编号,但无写明具体配筋值,故适合作为多块板用配筋表进行表示时的一个辅助工具 删配筋相同钢筋(ER) (1)位置:板筋删除——删配筋相同钢筋 (2)原则:钢筋(Rein)
(3)功能:将所选范围内与基准板筋相同配筋且相同种类的板筋删除,并
写“未注明的支座钢筋/板底钢筋是XXXX
(3)用法:①配筋相同时支座筋和底筋分开来识别→即只删除同种类钢筋
→即所选筋是支座筋,那删除的只能是配筋相同的支座筋; ②只是规格相同即可;
删规格相同文字(EW) (1)位置:板筋删除——删规格相同文字
(2)原则:规格(G),规格的文字,长度的文字不删除;
(3)功能:将所选范围内与基准板筋相同内容的规格文字且相同种类的板
筋删除,并写“未注明的面筋/底筋规格是XXXX”。
注:本质ER和EW是一样的,只是ER删除的是钢筋整体,EW删除的是
规格文字而已,钢筋还有伸出长度还是一样的;
删板内所有钢筋(EE) (1)位置:板筋删除——删板内所有钢筋 (2)原则:EE有强调的意义,表示所有钢筋;
注:EA—删除选择范围内的所有板钢筋,本质就是一个过滤删除;
EE—删除选中的板的钢筋,本质是EA的特例,自动根据选中板识别其范围;
删同号所有钢筋(EB) 22
(1)位置:板筋删除——删同号所有钢筋 (2)原则:B—编号—同号;
查看编号(EC) (1)位置:板筋删除——查看编号 (2)原则:C—查看
(3)用法:一个在修改、重排、删除的二次编辑用的辅助查看工具;
修改编号(EV) (1)位置:板筋删除——修改编号
(2)原则:V—M—modification,修改修正;
重排编号(EV) (1)位置:板筋删除——重排编号 (2)原则:排—P—Q;
删除编号(ED) (1)位置:板筋删除——删除编号 (2)原则:删除—D;
(3)用途:功能和EB(删除同号所有纲筋)相同,另,B与D形似(功能
一样);
规格用到同编号(EG) (1)位置:板筋删除——规格用到同编号 (2)原则:规格—G;
长度用到同编号(ECC) (1)位置:板筋删除——长度用到同编号
(2)原则:长度—C,EC已经被用,重复后字母法则,ECC;
注:ED和ECC的用处就是,当修改一个编号的配筋或者长度时,可以把该修改应用到相同编号的钢筋上——优点类似平面视图助手的层间编辑;
板王总结(七)板筋绘制篇
23
识别用户模板(DQQ) (1)位置:板筋绘制——识别用户模板
(2)原则:联系,板筋编辑→识别任意板→SQ→DQ,但DQ已经被用,故
重复后字母法则,用DQQ;
注:关于板筋的三大识别操作:
①板筋编辑→识别任意板 ②板筋绘制→识别用户模板
相对于①,少了一个钢筋(底筋、支座筋)图层,因为板筋绘制之前没钢筋 ③板筋绘制→板图层设置
相对于②,多了一个“板计算书层”
① ②③的联系——三者存在通行性: 三者中任一者的图层改动会沿用到其他者; ①者的效果可以顶替②者的作用(①可以代替②)
①识别任意板
24
②识别用户模板③板图层设置
板图层设置(DTT) (1)位置:板筋绘制——板图层设置
(2)原则:图层(T),DT被用,重复后字母原则,DTT;
自动绘板筋(DFZ) (1)位置:板筋绘制——自动绘板筋
(2)原则:手动板底筋DZ和手动支座筋DF的结合,DFZ; (3)用法:能够快速生成板配筋的所需画出的几何元素; ①无须进行识别即可画出;
②画出的钢筋线都是Rein图层;文字都是Text图层; ③板底筋会自动拉通,板面筋不会;
25
④关键参数:(未研究)
⑤需要进行板底一般底筋的删除用说明表示:
手动板底筋(DZ) (1)位置:板筋绘制——手动板底筋 (2)原则:底筋Z,故DZ;
手动支座筋(DF) (1)位置:板筋绘制——手动支座筋 (2)原则:支座筋,负筋F,故DF;
(3)用法:①在伸出长度方向上左右移动,可以实现支座筋是否拉通、伸
出长度按大小跨取等效果:(弥补DFZ支座筋不能拉通的情况)
按梁两边伸出不拉通→按板拉通伸出长度取小值→按板拉通伸出长度取大值
② 其设置在DFZ中设置;
注:DZ、DF仅对上次DQQ(或SQ)过的模板后效,用来画任意板的双向底筋或支座筋,可以动态控制避让,但与计算配筋值不关系;
任意板底筋(DZZ) (1)位置:板筋绘制——任意板底筋
(2)原则:DZ已被用,故用DZZ,ZZ表重复;
任意支座筋(DFF) (1)位置:板筋绘制——任意支座筋
(2)原则:DF已被用,故用DFF,FF表重复;
注:DFF、DZZ相对于DF、DZ,不同点在于只画一方向的钢筋;
板底加钢筋(DXX) (1)位置:板筋绘制——板底加钢筋
(2)原则:X表斜板类洞口,加钢筋表开洞的加固,两者相通,而且加双
26
筋,重复XX;这样DXX便与DX成对了;
(3)用法:用在开洞但却不加洞口梁的洞口边缘附加钢筋;
(4)操作:附加钢筋起点→附加钢筋终点→标注线Y向线→标注线X向线
绘任意钢筋(DX) (1)位置:板筋绘制——绘任意钢筋
(2)原则:X表任意四周方向皆可,任意筋DX
(3)可以用于绘制任意形状的钢筋,但是带180度弯钩;
注:快速画各种钩子的方法——详见小专题三——“BW与TSSD的钢筋钩子”第
三点的第一点
注:钢筋钩详见小专题三——“BW与TSSD的钢筋钩子”
板王总结(八)板校核篇
读取板计算配筋图数据(QA) (1)位置:板校核——读取板计算配筋图数据
(2)原则:data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转换成数据处理形式的采集) ,取A
成QA;
校核板筋面积(QB) (1)位置:板校核——校核板筋面积 (2)原则:板(B)筋面积,故为QB;
注: QA 和QB同时还暗含棋盘原则
(3)用法:QA和QB是连续在一起使用的,这也是暗合棋盘原则. ①将与板施工图(配筋图)对应的PKPM的板计算配筋图Pm*JT图拷贝到该中必须━━必须将施工配筋图和PKPM计算配筋图两图套在一起━━才不会出现校核出错、板筋显示时正负筋识别出错只识别成负筋、板筋显示时不会显示负筋的计算配筋的情况;
②框选计算配筋图(本质就是PKPM的计算配筋图和施工配筋图一起框选,BW会自动识别);
③校核板筋面积——框选对应的板筋图——可以框选全图也可以校核局部图;
27
灰色——表示通过; 亮色——表示不通过;
临界——BW对伸出长度等于计算值(或超伸出不大于50者),认为不通过
结束校核<板筋面积>(QEB) (1)位置:板校核——结束校核<板筋面积>
(2)原则:结束(end)板(B)筋面积校核,故为QEB;
注:当进行QB后若没有进行其他操作,连续按两下Enter键也可以达到该效果
校核负筋长(QC) (1)位置:板校核——校核负筋长
(2)原则:校核(Q)负筋长(C),故为QC;
修正负筋长(QX) (1)位置:板校核——修正负筋长 (2)原则:修正(X),故为QX;
(3)用法:将伸出长度统一修正为计算值,不进行任何放大或者取整——不准不要全图使用——对局部校核不通过的可使用
显示板筋信息(QRV) (1)位置:板校核——显示板筋信息
(2)原则:板筋(Rein)显示(View),故QRV; (3)用法:①负筋:会识别出PKPM计算配筋值;
移动,并粘滞性拖动显示的引线——引线在支座筋的不同端部,会显示实际的PKPM计算配筋值(两端的支座筋本身就不同)
②正筋:不会识别出PKPM计算配筋值——没必要,板底筋PKPM计算值在板跨中,很容易看
结束校核<负筋长度>(QEC) (1)位置:板校核——显示板筋信息
(2)原则:结束(end)负筋长(C)校核,故为QEC; 注:QEB 和 QEC是对应的;QEB是QB的End,QEC是QC的End;
显示房间跨度(QFV) 28
(1)位置:板校核——显示板筋信息
(2)原则:房间(F)跨度显示(View),故QFV;
注:QRV 和 QFV是对应的,而且在键盘上也是符合棋盘原则的,R—F—V是依次
斜向下的;
板王总结(九)梁平法篇
梁平法设置(FS) (1) 位置:梁平法——梁平法设置
(2) 原则: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再取“设置”汉语拼音首字母S,故,梁平法(F)设置(S); (3) 用法:是进行梁平法“修改样式”的前提条件; (4) 功能:
① 首行放大:1.2倍;
② 加圆点:只能加圆点(图层同标注引出线),去不了圆点; ③ 首行变色:
④ 首行变层:依次将X、Y向集中标注图层孤立,再设置变换图层,能够实现首行改变图层的目的(包括集中标注引出线也会变层); ⑤ 首行字体:
梁直接转换(FC) (1) 位置:梁平法——梁直接转换 (2) 原则:F(梁)—C(change,转换) (3) 功能:
① 和板转图是类似的功能;
② 主要是模板图的转图,故只有模板图的图层会改正为设置的图层,但
是配筋等图层不会改动,只会调整字体格式; 注意:
①块要炸开,要不然会出现图层消隐不正确的情况;
29
绘集中标注(FZ) (1) 位置:梁平法——绘集中标注 (2) 原则:F(梁)—Z(注)
(3) 功能:绘制格式、图层、字体、对齐标准化的集中标注(用于标准);
可以把一些常用配筋值得标注写起来用;
(4) 小注:
① 辅助线,直接绘制,是横向水平集中标注;
② 辅助直线,根据直线的方向绘制水平、竖向集中标注; ③ 所绘制的集中标注格式、图层为所设置好的图层;
平法图层指定(FT) (1) 位置:梁平法——平法图层指定
(2) 原则: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再取“图层”汉语拼音首字母T,故,梁平法(F)图层(T)指定;而且“梁平法设置”与“平法图层指定”是梁平法绘图时首要进行的两个基本操作,两者基本是在一起的,故快捷命令取用“FS”与“FT”也符合“棋盘原则”; (3) 用法:
①是进行梁“平法拖动”的前提条件;
②拖动原位标注时默认自由移动:不勾选,只能在对应的方向水平或竖向移动;勾选后,可以随意全方位移动;(这种设置只是默认设置,平法移动时,可以通过空格或回车切换约束或自由移动)
30
分层分图(FTT) (1) 位置:梁平法——分层分图
(2) 原则:F(梁)—T(图层),重复后字母原则,故,FTT;
(3) 操作:选取图纸范围→空格或回车或框取空白范围设置图层、操作参数等 (4) 功能:
① 一定要设置好图层;
② 拆分为X、Y向两个图:用于最后X、Y分开成两张图时好用; ③ 保留另一方向为简化标注:拆分图时另一方向平法注明编号缩写; ④ 原图层后加-X/-Y:仅对于原来图层无加-X/-Y的有效;
平法拖动(FV) (1) 位置:梁平法——平法拖动
(2) 原则: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②利用CAD的“移动”——V 故,平法(F)拖动(V) (3) 用法:
① 进行梁平法移动翻转等带约束点(梁中端点)自由移动的命令; (4) 功能:
① S-系统样式:修改标注为系统设置的修改样式(弊端:标注文字、引
31
出线、圆点会分崩离析解体);
② D-切换三四行:编号和截面分两行表达;
③ R-切换约束:在平法移动((FV)与一般自由移动(V)之间切换; ④ C-复制并解脱:可以解除约束并复制该平法标注,这可以成为一种复
制平法的快捷方式(原标注停留在点C时的位置);
平法镜像(FRR) (1) 位置:梁平法——平法镜像
(2) 原则: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②利用CAD的“镜像”——RR 两者组合即为,梁平法(F)镜像(RR)
(3) 用法:
① 保证梁平法集中标注镜像时不会把集中标注的顺序镜像乱序; ② 模板图可以为块,但是平法层不能为块;
③ 平法标注会以梁中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内部局部镜像,但是着重点不会,
故而折现引出的需要特别注意并手动修改;
修改样式(FX) (1) 位置:梁平法——修改样式 (2) 原则:F(梁)—X(修改) (3) 用法:
① 改变梁平法的格式,包括各种字体大小、间距等;
② 特殊用法:梁平法采用的是拷贝设计软件生成的梁平法标注——然后
采用修改样式,在修改格式的同时,消除了建模不准造成的位置偏差;(详板王说明)
改平法层(FG) (1) 位置:梁平法——改平法层 (2) 原则:F(梁)—G(改)
删箍筋腰筋(FGS) (1) 位置:梁平法——删箍筋腰筋
32
(2) 原则:F(梁)—G(箍筋)—S(删除)
(3) 功能:可以删集中标注中的任意一行,并调整集中标注的位置;
平法对齐(FE) (1) 位置:梁平法——平法对齐
(2) 原则: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F和E在形状上很接近,类似于对齐;另,F和梁平法集中标注的外形很像,故,梁平法对齐(FE);
(3) 用法:使平法在一条线上对齐;
简繁互换(FSF) (1) 位置:梁平法——简繁互换
(2) 原则:F(梁)—S(Swaps,互换)—F(繁),从形式上讲,F—S—F,就是
F通过S切换;
(3) 用法:FT—框取要变动的图纸范围—Enter或空格—点取对象切换
截面文字合分(FFC) (1) 位置:梁平法——截面文字合分
(2) 原则:F(梁)—F(分)—C(combine,合)
(3) 功能:实现首行编号和截面的合并或者拆分两行表示;
FV—D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4) 用法:FT—框取要变动的图纸范围—Enter或空格—F(分)、H(合)
批量加点(FAA) (1) 位置:梁平法——批量加点 (2) 原则:
①利用“线——梁——F”原则或“前缀原则” ②“重复(后字母)”原则:
由于FA已经被CAD的图层编辑器采用了,故只能利用重复后字母原则,变成FAA (3) 用法:
① 为穿越多条梁线的梁平法加点(此操作所有标注线都加点);
33
② 可以用来生成点,其效果与CAD的同心圆生成实心点一样; ③ 该点的本质是一个块,只是块内的图素图层为0,颜色随层+块的图层
随标注引线,故而块内图素效果同块整体的效果;故而要去掉批量生成的点只需要重定义该块为空即可;
批改首行(FH) (1) 位置:梁平法——批改首行
(2) 原则:F(梁)—H(首行,head line)
(3) 功能:按照FS设定的首行效果,对平法标注的首层字体颜色,格式进行
修改,但是图层不会改动(该功能挺好用);
配筋互换(FFZ) (1) 位置:梁平法——配筋互换
(2) 原则:F(梁)—F&Z(模仿板的支座F、板底Z钢筋互换)
(3) 功能:对原位标注的支座筋和底筋进行上下互换,详帮助说明(个人无发
现此功能的用途)
计算配筋面积(FAC) (1) 位置:梁平法——计算配筋面机
(2) 原则:F(梁)—A(area,面积)—C(calculate,计算)
(3) 功能:计算选中钢筋的面积;对于校核和记忆钢筋面积都有好处; (4) 本质:就是把显筋效果的配筋值表达出来; (5) 注意:
① 计算值为另一图层,该图层默认为打印图层;
② 可以利用可以使用命令:【图层】->【图层删除】将这些面积文字以及
所在图层一起删除(该操作无法删除当前图层)。
编号系统(FB) (1) 位置:梁平法——编号系统 (2) 原则:F(梁)——B(编号系统) (3) 用法:梁平法编号的检查; (4) 注:
34
① 开启编组:就只能对KL、L等平法图集规定的正统编号开头的平法进
行编号,对其他进行编号则必须把该勾选去掉;
按轴号编号(FBZ) (1) 位置:梁平法——按轴号编号 (2) 原则:引申FB—Z(轴号)
(3) 本质:按照该梁所靠近的轴号来命名→有轴线于梁边线或中线时跟随该轴
线(方向一致),否则按照与该梁相交的轴线编号(方向垂直)→按照梁线所发生关系的轴线来命名; (4) 功能:目前该功能还没用到;
纵筋配筋(FZZ) (1) 位置:梁平法——纵筋配筋
(2) 原则:F(梁)——Z(纵筋),重复后字母原则,故,FZZ; (3) 功能:根据计算配筋值生成原位标注形式的配筋; (4) 注意:
① 配筋字体图层只会生成到当前图层,宽度因子为0.7(改不了,这是
缺陷)→可以与FZZ合用,作为生成模板平法的的操作;
选配筋表(XB) (1) 位置:梁平法——选配筋表
(2) 原则:一级命令权限CAD没有用到,故直接用“选配筋表”的首末
字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即可,故,选(X)配筋表(B);
(3) 用法:进化探索者的钢筋表,成为可选择钢筋表; (4) 表中【设置】后的功能键:
① 箍筋计算间距:和计算软件中对应;
② 强度换算系数:可以根据计算软件的强度参数和配筋结果的强度参数人为调动,仅对纵筋有效果(但不会根据配筋的等级符号自动识别);箍筋不管设置与否软件是会根据配筋的等级符号自己列出实配等级符和HPB300下的等效结果(必须勾选显示箍筋等强换算面积);
35
③ 显示面积单位:可以选择计算软件的cm^2或者常用的mm^2; ④ 启用钢筋面积及配筋显示:本质就是显筋改筋开关(XXX); ⑤ 启用钢筋标注双击编辑: ⑥ 钢筋更改后改变颜色; ⑦ 启用实时面积ToolTip提示框:
⑧ 每页显示钢筋根数:选筋表相应调整页面大小; ⑨ 使用大号对话框对话框以及以及字体大小都会偏大;
(5) 表中快捷键:
① [Ctrl+1/2/3/4]→切换钢筋等级(当选中钢筋情况下切换,选中钢筋等级会直接切换,不用二次选择)
② 左右翻:左翻→[Page Up]整页左翻;[Z]逐列左翻;
右翻→[Page Down]整页右翻;[V]逐列右翻;
③ 面筋底筋切换 VS 钢筋单元切换:
选项 面筋底筋切换 钢筋单元切换
表中菜单 快捷键 Ctrl+鼠标滚轮 鼠标滚轮 效果 选配筋表开关(XX) (1) 位置:梁平法——选配筋表开关 (2) 原则:
①”嫡系原则”,选配筋表开关与选配筋表之间的联系,利用双击重复的确认与取消的功能,重复首字母X;
②“棋盘原则”,将双击进入配筋表,转换成键盘上的双XX重复; (3) 用法:决定双击是否进入选配筋表;
显筋改筋开关(XXX) 36
(1) 位置:梁平法——显配改筋开关
(2) 原则:”嫡系原则”,显筋改筋开关与选配筋表开关之间的联系,且XX已
被用,故用“重复后字母原则”,即,XXX; (3) 用法:决定鼠标停留位置是否显示并快捷改筋;
(4) 注:显筋的相关参数可在“选筋表→设置→选筋显示”中设置
① 组合选择终止根数:当选择的同一直径的纵筋根数多于该值时则只选
用一种直径的钢筋。
② 楼板钢筋强度等级:该值为PKPM 计算楼板时所用钢筋等级 ③ 箍筋直径>N时换算成二级钢筋:当原钢筋等级为一级时,选筋超过此
直径将换算成二级钢筋显示(这个功能不错,防止遗漏);按照院里的规定应为N=12;
梁宽校对(ADF) (1) 位置:模板图——梁宽校对 (2) 原则:详模板图篇 (3) 用法:详模板图篇
梁校对(FW) (1) 位置:梁平法——梁校对
(2) 原则:F(梁)—W(wide,宽度) (3) 用法:
① 空格或回车进行参数设置; ② 其他详说明;
(4) 功能:根据需要开启,主要功能如下(该功能还未实用)
37
板王总结(十)柱模块篇
全楼柱绘制(CQ) (1) 位置:柱——全楼柱绘制
(2) 原则:模块代号C+全(Q)楼柱绘制,故CQ (3) 用法:详板王帮助
柱归并绘制(CC) (1) 位置:柱——柱归并绘制
(2) 原则:模块代号C+C(combine归并comflation) (3) 用法:
① 如果需要关闭对话框则可以按空格键,切换到CAD图中进行观察,观
察完毕随时按空格键切换显示对话框
② 利用截面配筋排序将相近的柱子逐步归并,最终逐渐最简化的过程; ③ 绘制的柱子是用截面式表示的,如需要其他样式,可用【柱】->【柱
图表达变换】框选这些大样进行表达变换为柱表方式,或者联系板王团队进行定制。变换为柱表方式后如下图所示
柱定位标注(CA) (1) 位置:柱——柱定位标注
(2) 原则:模块代号C+模板一般定位的DA,换D为C,故为CA; (3) 用法:
① 标注的颜色:可以点去标注颜色,
色也改成此颜色;
② 对象:程序对轴线要求必须是线或者弧线,对柱子要求必须是多段线
实体。如果柱子是单段的线连接的,可先使用【工具1】->【选层封闭】或TSSD的GX命令,先将这些散线处理为多段线。
③ 标注图层:这个层的名字是原来柱图层名字后面加“-dim”,故一般标注图层
为Colu_dim,可以在[设置-参数编辑器中设置] 中设置;也可以修改生成标注的图层,相应后面生成的标注的图层也会修改;
,相应的标注层的本
柱表重排(CT) 38
(1) 位置:柱——柱表重排
(2) 原则:模块代号C+T(Tab柱表) (3) 用法:
① 适用有外框与无外框形式的柱表都可以;
② 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表也可以,但要空格回车,输入柱表关键字“YBZ”
或“GBZ”,如下图所示:
排序的时候前缀按此顺序进行排序,例如上图的这个设置排列顺序为YBZ->GBZ->KZ->LZ->DZ;
③ 表间最小间距:如果柱表是用矩形框框住的则无需设置此参数;对于
无框的柱表,“表间最小距离”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程序分割单个柱表的方式。这个参数应该取每个单独柱表的最大外框之间的最小距离的最小值,例如下图的“最小距离1”跟“最小距离2”的小值:
39
柱编号(CS) (1) 位置:柱——柱编号
(2) 原则:模块代号C+S(Settle),模仿CS的中列号,定制等,相当于一个模
式; (3) 用法:
① 查找框的形式、颜色:双击某一行类型柱或者查找是,所框出来亮显
的框框,即为查找框;
40
② 编号的出图比例:如果上步操作比例设置错,只需要设置正确再操作
一次即可,软件会自动覆盖原来的编号;
编号编辑(CE) (1) 位置:柱——编号编辑 (2) 原则:模块代号C+E(Edit)
(3) 效果:让编号从形心引出(这一点改变不了),并以设定的角度和引出长
度显示;
(4) 用法:
① 上面的效果,只有在选择“全图”的情况下才会有效;
广厦柱转图(CDS) (1) 位置:柱——广厦柱转图 (2) 原则:模块代号C+E(Edit)
(3) 用法:此功能纯粹针对广厦开发,功能屌爆了,详板王的帮助说明;
柱图表达变换(CTC) (1) 位置:柱——柱图表达变换
(2) 原则:模块代号C+DS(大厦的首字母缩写)
41
(3) 功能:在图和表之间进行转换; (4) 用法:
① 柱层名=大样的外框层:如下图所示,如果设置不正确,将不能选中对
象;而且如果大样经过二次操作,软件只能对在大样外框层外框以内的图素和非人为添加的图素进行操作;eg: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进行拉缩之后,以及添加的剖断线都不是重排所能识别的对象,拉缩后不在框线内软件识别不了,重排后这些图素留在原位,重排后的图中不见该图素,不见了;
绘方柱截面(CZ) (1) 位置:柱——绘方柱截面 (2) 原则:模块代号C+(方柱)Z
(3) 功能:根据人为设定好的尺寸、配筋、比例指标画大样,这样可以作为快
速画大样的方式;
42
板王总结(十一)桩模块篇
桩定位标注(ZA) (1) 位置:桩——桩定位标注;
(2) 原则:模块代号Z+Q(一般定位DA的后缀A),故ZA (3) 注:
① 定位标注绘制一个新的层上,这个层的名字是原来“承台”图层名字后
面加“_dim”,例如原柱图层名是JG—CT,则这个层上的所有柱定位标注都画到JG-CT_dim上。(有时候是_DIM,修改一次之后便可后期自动识别)
② “标注颜色”可设置这些新图层的颜色,且每一次设置新的颜色之后都
会把整个图层的默认颜色以及之前图层上的图素的颜色改为当前颜色;
无承台桩定位(ZAA) (1) 位置:桩——无承台桩定位;
(2) 原则:联用ZA命令,重复后字母原则,故ZAA; (3) 功能:
① 定位标注绘制一个新的层上,这个层的名字是原来“桩”图层名字后面
加“_dim”,例如原柱图层名是JG—Pile,则这个层上的所有柱定位标注都画到JG-Pile_dim上。(有时候是_DIM,修改一次之后便可后期自动识别)
形心对齐标注(ZE) (1) 位置:桩——形心对齐标注;
(2) 原则:联系一般对齐标注的命令DE,故ZE; (3) 注:
① 轴线图层并不是必选的,如没有轴线层,需要把轴线图层输入框清空。 ② 程序将保持桩位置不变、移动承台的位置、使承台与柱子的组合型心保持对齐。
③ 定位标注绘制一个新的层上,这个层的名字是原来上部“柱”/下部“桩”图43
层名字后面加“_dim”;
④ 该用法可以用于承台形心对齐到上部结构墙柱群的形心,也可以用于承台对齐到下部桩群的形心;
这样可以实现一个很快捷的操作——根据上部墙柱合力形心定出下部承台的形心,再根据承台的形心定出下部桩群的形心(由以下ZC命令可知,上部轴力不均匀时该方式是错误的);
桩编号(ZS) (1) 位置:桩——桩编号; (2) 原则:联系柱编号CS,故ZS; (3) 用法:无甚特别;
过滤柱底内力(ZN) (1) 位置:桩——过滤柱底内力;
(2) 原则:模块代号Z+N(过滤后剩下轴力,代号N),故ZN; (3) 功能:对各种常见的柱底内力图进行只将轴力过滤出来的操作。 (4) 用法:
①过滤后所在图层不变;
自动布桩(ZZ) (1) 位置:桩——自动布桩;
(2) 原则:模块代号Z+Z(布桩的“桩”字首字母,自动的“自”首字母都是
Z),故ZZ; (3) 用法:
44
① 承台埋深和高度这2个参数,如果输入了非0的值,则程序自动将承台自重和覆土重量叠加到轴力上。
② 每次参数设置到一半时,要点确认保存已设置的参数;
③ 选择图层时,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点下拉菜单,逐步输入,下拉菜单会根据输入逐步淘汰选择(也可以输一半之后点取下拉菜单,效果一样),如下图所示:
桩数统计(ZT) (1) 位置:桩——桩数统计;
(2) 原则:模块代号Z+统(T)计,故ZT;
(3) 用法:指定桩身图层后,要先按“space/enter”键,再选择统计的对象;
求合力形心(ZC) (1) 位置:桩——求合力形心;
(2) 原则:模块代号Z+C(合力形心,中心,center,C),故ZC; (3) 功能: ① 求形心点;
② 求合力中心点(例如上墙柱轴力不均匀时,明显合力中心点形心点和不重合);
45
③ 可知ZE命令求方式定上部墙柱中心点只是形心点,不是合力点,正确思路如下:
抗浮计算(ZY) (1) 位置:桩——抗浮计算;
(2) 原则:模块代号Z+Y(抗浮Floating,ZF以经被用,抗浮相当于一种验算,
Y代表满足,故用Yes的Y),故ZY; (3) 用法:详板王帮助
筏板配筋过滤(ZG) 46
(1) 位置:桩——筏板配筋过滤;
(2) 原则:模块代号Z+过(G)滤,故ZG;
(3) 功能:可以用来过滤圈出、删除特定配筋,找到需要附加筋、决定贯通
筋量;也可以用来找到受力较大的地方,从而加强或修改该些位置; (4) 用法:详板王帮助;
承台内变虚线(ZD) (1) 位置:桩——承台内变虚线;
(2) 原则:模块代号Z+D(D,Dashed,虚线),故ZD; (3) 功能:承台将打断内部梁线并且改为虚线; (4) 用法:详板王帮助
基础放坡线(ZR) (1) 位置:桩——基础放坡线;
(2) 原则:模块代号Z+R(R,Reaction,波浪是一种反应),故ZR;(3) 用法: ① 注意外扩距离:
47
板王总结(十二)墙模块篇
墙柱设置(WS) (1) 位置:墙——墙柱设置
(2) 原则:模块代号W+设(S)置,故WS; (3) 功能:
① 手动选点箍筋放样/自动选点箍筋放样:涉及包含箍筋放样的命令的都有
关系的参数,都不选则不放样;
② 标注方向:
③ 画墙柱方式:对于“任意墙柱”的参数
④ 基准出图比例&线宽 VS 放大倍数&间距及保护层厚:
出图比例默认100,点筋线宽0.5,箍筋线宽0.25(墙柱大样在图中的实际测量值分别为0.5X100,0.25X100,即50和25);
绘图比例默认25,放大倍数4,保护层厚25(则图上保护层厚为25X4=100); 线宽——图纸上显示的值;
保护层厚,间距——规范要求的值,实际值而非图纸上显示的值; 如下图所示:
48
⑤ 短肢间距&纵筋间距:
板王中短肢间距的输入值(间距小于此值)算法:
短肢间距=截面宽度-2x保护层厚度-32(软件默认最大纵筋直径)+1(小于此值) Eg:300宽截面,25厚保护层,短肢间距=300-2x25-32+1=219,参数输入219; 纵筋间距算法类同,
纵筋间距=[截面高度-2x保护层厚度-32]/想要控制的间距数+1
Eg:700截面高度,25厚保护层,三个间距,纵筋间距=(700-2x25-32)/3+1=207,参数输入207;
⑥ 图层:这些图层名字只影响当前及此后绘制结果,不会把之前绘制的内
容的图层强行改掉
(4) 用法:详板王帮助
生成边缘构件(WW) (1) 位置:墙——生成边缘构件
(2) 原则:模块代号W+生成边缘构件是墙主题的要素故重复W,故WW; (3) 用法:根据墙形状自动生成边缘构件;
合并边缘构件(WCV) (1) 位置:墙——合并边缘构件
49
(2) 原则:模块代号W+类比合并线的命令join in(CV),故用WCV; (3) 用法:将WW生成的边缘构件多个合并成一个;
边缘构件(WY) (1) 位置:墙——边缘构件
(2) 原则:模块代号W+边缘(Y)构件,故WY; (3) 用法:
① 图层:
柱层:识别的边缘构件的图层;
文字:纵筋配筋值(配筋率),配箍率的图层
② 归并系数:
柱边长: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输入参数为大于差值即可; Eg:200与201,相差为1,输入参数为1.01等大于1的数即可; As:纵筋配筋率差值的绝对值; Psv:箍筋配筋率差值的绝对值;
③ 柱表宽度适应性调整:对于边缘构件出的墙柱大样表,表格的宽度默认
是会根据大样的内容自动调整宽度到合适大小的。如果不需要自动调整,可以在设置-》参数编辑器命令里找到: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