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算式后交流汇报,可能会说:
?用8个黄色的花片表示左边的小鸡,2个红色的花片表示右边的小鸡,一共就有10个花片,即一共有10只小鸡,列式为8+2=10。
?用我们的10个手指表示10只小鸡,左边有8个,右边就有2个,列式为10-8=2。
?还可以画10个三角形表示10只小鸡,右边有2个,左边就有8个,列式为10-2=8。
2. 10的组成。.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结果。(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演示操作,并板书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相比教师枯燥单一地讲解,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计算,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10个手指帮忙,数手指也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涉及,课下要多练习。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由于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小鸡吃食”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深入理解10的组成,目的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有效性,同时渗透方法教育,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A类
连一连,合成10。
(考查知识点:得数是10的加法;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B类
在○里填上“>”“<”或“=”。
5+4○8 2+7○9 7+3○9 9-3○5 10-5○5
4+2○8 10+0○10 8+2○10
(考查知识点:10以内的加减法及数的大小比较;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 > > = < = = 教材习题
教材第44页“练一练”:
1. 7+3=10或3+7=10 10-7=3或10-3=7 2. 10-8=2 3. 7 5 10 6 4 10 10 10
4. 2 4 6 8 10. 1 3 5 7 9
5. 答案不唯一,只要两人所说的数字相加得10即可。 6. 1+8=2+7=3+6=4+5(填法不唯一)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45~47页)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算式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课件,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公交车吗?每当公交车到站时,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课也要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及安全教育,抓住本课教学内容隐含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乘车,注意安全。
1. 连加。
师:看!汽车到了“三家店”站,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一幅图)
生1:车上有2人。 生2:有3人从前门上车。 生3:有2人从后门上车。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或摆图形。)
师:看!老师把你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了,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
学生思考,如果学生能回答,老师就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讲解:车上原来有2人,前门上来3人,这时有5人,后门上来2人,这时有7人,车上现在就有7人。用一个算式表示就是2+3+2=7。(板书讲解)
师:这样三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加。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2. 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在“七里庄”站的这辆汽车,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二幅图)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