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下载本文

1.技术初步

(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各种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体会材料世界对技术、对人类的意义。

●收集和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材料,讨论和分析材料的特性,能用不同的标准对材料进行分类。

●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知道纸质类、木质类、金属类、塑料类等材料中一些常见易加工材料的性状和用途,会使用一些黏合材料和连接材料进行部件连接。

*●能够根据材料的用途和性能价格比,进行材料的比较和选择。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知道常见的简单工具的名称及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量具。

*●会使用常见的农用工具,能识别常见农用机械。

*●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对纸质类、塑料类易加工材料进行画线、折叠、剪切、挖孔,或对易加工木质材料进行打孔、锯割、整形和磨光,或对金属丝、金属薄片等易加工金属材料进行展直、剪切、弯折等。

(3)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外观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会看简单实物图。

●能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设计与制作的作品主题,并通过合理的构想进行作品结构及其制作过程的具体设计。

*●能用草图或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构造、制作过程和设计思路,能在讨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思路、制作计划。

(4)进行简易作品的制作,并作必要调试,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能根据说明书进行简单玩具的拼装与制作,或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的制作。

●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计划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成作品,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试。 *●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工艺品、旅游工艺品,收集并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工艺品的安全制作。

*●能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简单机械模型、橡皮筋动力模型的制作与调试。 (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就作品设计与制作中的合理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作出简单评价。 ●能对作品的制作过程、工作环境作出简单评估。

*●就作品经济、质量、环保、审美、安全、耐用等方面作出简单评价。 *●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作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

(6)通过简单的纸塑、手缝、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知道纸塑作品的基本材料和日常应用,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质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与说明。

*●能使用一些常用针法缝制简单的布艺品,能设计和制作手缝工艺品,并作出评价与说明。

*●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与说明。

(7)通过种植、饲养及农副产品的市场调查等活动,学会简单种植、饲养的一般方法,了解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和销售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与技术的感受。

*●种植1-2种常见作物、果树、花卉,记录生长和栽培过程,知道栽培作物的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学习1-2种作物、果树、花卉的繁殖方法,进行一项改良作物、果树、花卉品种的小实验。

*●饲养1-2种常见小动物,记录饲养和生长过程,知道养殖动物的饲料配置及管理要求,对所饲养的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训练试验,了解训练方法。

*●了解1-2种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储藏、保鲜和销售过程。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治虫、无土栽培、节水灌溉、人工温室等)。 (8)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学习运用计算机进行一般信息处理,初步领悟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汉字输入,会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能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进行图形的制作、着色、修改、复制、组合。

●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能用计算机作文,会在计算机上进行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了解网络的简单应用,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会使用电子邮件。 *●能用计算机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2.家政

(1)学习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能说出常见食品的种类,能分辨食物的生熟和鉴别变质食品。

●在家长的指导下,亲身经历买菜(采菜)、摘菜、洗菜的过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

*●能制作2~3道简单的菜肴,并作简单的评价。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能使用常用洗涤用品进行一些器具和小物件的清洗,并注意洗涤安全。 ●能辨认常见纺织品的标识,能在家长指导下进行一般衣物的洗涤、晾晒和折叠。 ●具有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学会使用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说明书,掌握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 ●初步认识货币的意义,学会管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 ●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懂得“货比三家”。

*●了解家庭的收支项目,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 3.职业了解

(1)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职业。

●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能说出职业的简单分类,能识别一些不同的工作岗位,了解其工作流程。

*●知道职业与技术、与社会、与人的成长发展的联系。 (2)通过讨论和思考等活动,产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知道学业与职业的联系。

*●能说出1~2个创业案例,萌发初步的创业意识。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治,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家政部分的学习应当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如公益劳动可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职业了解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技术初步的学习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等。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几方面内容的渗透和融合。如技术学习与家政学习的统整,在职业了解过程中注意职业活动中的技术特征,在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劳动体验等。

四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要注重各年龄段在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和在教育方式上的协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设计,开发教学软件,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并加强计算机在技术设计学习上的应用。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二)实施中的活动设计及其组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指定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以学生参与典型经历活动为主要形式。

活动设计时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注意激发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在保证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的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同时,要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活动中去。 活动设计时需要注意正确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正确处理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关系。

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活动类型的选择。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类型主要有:手工制作、模型装配、作品评价、产品推介;信息搜集、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讨论与辩论、见习与模拟;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幻想、技术作品鉴赏等。

可以采用集中课时或分散课时,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活动的整体规划。可以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来安排,也可以几节课、甚至更多节课来安排一个活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