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结构 下载本文

<<资本论>>结构

比较抽象的规定,从历史上看是未发达的特征,但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它也总是作为基本规定在起作用。

(2)相对m的生产(第四篇〈相对m的生产〉)

工作日的延长有一是限制,另外可变资本的增加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因此绝对m的生产是有一定限制的。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先对m的生产〉克服了这个界限。生产力的提高,通过生活资料的低廉化,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降低,从而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资本家来说,追求由这个生产力提高而得到超额m,便成为他们的直接动机。这是因为,个别进行资本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比用以往的生产方法的资本降低了生产费用,所以使它获得了超额m。随着新生产方法的普及,结果使社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降低,从而普遍生产相对m,这样通过获得超额m的竞争的相对m生产给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特殊的动力。在作了上述说明以后,本篇通过协作、分工、机器大工业等继续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并迅速得到发展的过程。并进而说明了,通过这些也确立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

a、协作 多数工人同时在同一地方生产的这一方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规定,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隶属于资本的许多工人,使他们的劳动成为社会的平均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自不待言。但是与此同时,劳动生产力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b、分工 把协作的社会性劳动以分工的形式予以利用的工场手工业,才使协作的效果具体化了。分工就是把人当作生产机构中的一个器官,把参加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当作全体中的局部工人,从而使生产力显著提高。当然在工场手工业中,劳动手段还是工具,工人也部分的仍需要手工的熟练,资本对劳动的社会统治力量还不大彻底。它不过是资本统治工人的客观条件,是机器大工业确立以前的一个阶段。

c、机器 机器生产把工具从工人手中转向机器,使工人的劳动简单化了,从而夺去了他们的劳动内容。发达的劳动手段,作为自动的机器体系,脱离了工人的意志而成了支配他们的东西。资本国而对工人来说完全是作为客观的生产主体而存在,劳动过程在这里也确立为资本的生产过程。因此,资本采用机器,对工人地位的影响,不同于工场手工业而成为决定性的。关于这一点,首先作为(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从以下三点进行考察:(1)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2)工作日的延后;(3)(劳动的僵化。继在工厂内部的影响,接着作为(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艺和家庭劳动的革命),论述了机器大工业在工厂外所给与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大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说明农业的机械化对工人的极端影响是造成了工人的(过剩化)。在这里还说明了不仅是工人,连土地也成了掠夺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有一个矛盾,即自己破坏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劳动。

(3)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第五篇——绝对m和相对m的生产)

第三篇和第四篇的论述大体上是这样展开的:即首先从抽象的劳动过程规定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个劳动过程是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出现的。与此同时(1)资本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管理者;(2)资本通过对其产品的所有实现了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所展示的绝对m的生产和相对m的生产,前者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后者是在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上,完成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上的隶属。通过这两者确立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样第五篇首先在第14章(绝对m和

8

<<资本论>>结构

相对m)中指出了产生m的两种方式具有上述那样的历史性质的差异,进而在第15章(劳动力的价格和m的量的变化)中,考察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对立关系。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关系,具体的变现为新形成的价值分割为工资和m。然而这个分割是由(1)工作日的长度、(2)劳动强度、(3)劳动生产力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因而论述了由于这些元素的变化组合而引起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核心变化。通过这个考察明确了作为m’表现出来的这个关系的量的变化,当然是以随着劳动生产力价格变动而产生的m的增减为基准的,而且它取得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定倾向。例如工作日虽然多少缩短了,但由于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提高了,所以m’并不会降低。另外在资本的支配下,生产力虽然不能提高,但工作日不会相应地缩短。这是因为劳动力被当作商品买卖的缘故。因此通过工人的劳动新生产的价值产品,是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的,具有这种常识性见解的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可以说依然不能恰当地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本来应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剩余价值 (m ) 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 可变资本 = (v ) = 劳动价值 = 必要劳动

可是他们却用下列公式表示: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 剩余产品

工作日 = 产品价值 = 总产品

所以就模糊不清了。

(四).劳动力的价值(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

在第三篇到第四篇,通过资本的生产过程,说明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能够建立的依据,所以接着阐明了,作为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维持和扩大的。第六篇(工资)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作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展开时,它具有居间的媒体性规定的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实质性规定和观察性规定是以工资这个现象形式为媒介的。首先在第17章(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中明确了被古典政治经济学混淆了的劳动力的价值和其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的区别,阐明了得到报酬的不是劳动本身,而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但实际上,不仅资本家,就连工人也认为,通过劳动力价值的现象形式即工资所得到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而是劳动本身,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实际关系被掩盖了。

因此还有必要考察从外观上表现的两种工资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第十八章、(计件工资)第19章。在计时工资的形式上,劳动力的价值是按工作日的长短得到劳动报酬的,而实际上计时工资本来也是一天的劳动力的平均价值除以平均劳动时间求得的,绝不是劳动按时间得到报酬,毋宁说相反地它被利用于延长劳动时间的所谓加班等等。另外劳动力的价值采取计件的形式时,工资甚至失去了劳动的报酬的外貌,而被看做是对象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本身的报酬计件工资的形式实际上市计时工资的变形,和计时工资没什么实质上的变化,但是通过这个形式,形成了工人把自己的产品卖给资本家的外观,所以通过工人的竞争资本家容易加强劳动的强度。

最后通过<工资的国民差异>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达程度和工资高低的关系,即在资本主义

9

<<资本论>>结构

发达的国家,工资是相对较高的,但和劳动生产的以及产品的价值比较却是很低的,一般地讲,工资并不是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例进行增减的。

总之,第六篇阐述由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化所产生的常识性见解的错误,在第五篇和第七篇中间,与截止第五篇所阐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随之形成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把劳动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相对应,记述了资本以工资形式为基础进而形成了它本身生产m的外观。这样下边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就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的m的资本化过程说明了这个社会的内部结构。

(五),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以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为基础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成为能够统治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这通过《资本论》第七篇以前的记述已经明确了,第七篇说明资本的生产过程怎样再生产其必不可少的基础即劳动力商品。通过不断再生产它这一赖以生存的依据,资本主义能自行地由资本进行m的生产了,这是由于资本的生产过程,特别是通过第四篇<相对m的生产>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靠机器大工业的发达使劳动力单纯化了,并构成了劳动力商品化的实质性基础。积累过程确立了其社会关系的基础。

这一篇包括第21章<简单再生产>、第22章、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第25章<现代殖民理论>。首先在前3章说明基本关系,在后二章论述具体的历史前提,作为理论叙述的补充。 (1)简单再生产

在这里把简单再生产作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基本规定,因此作为其抽象的一面加以说明。无论是在什么社会,不管是什么社会形式,社会必须生产其为了存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手段。生产和再生产其为了生产所必需的生产手段。社会的这种物质替换,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个特殊的形式下进行的。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消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由资本再生产的过程。资本通过购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来完成这个过程。工人在资本的支配下把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作为生活资料用工资从资本家的手里买回来。这不过是工人通过生活来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但是工人不仅生产自己的消费手段,也生产资本家的消费手段。当然这些消费手段是在作为资本的消费既存的生产资料的情况下生产的,这个生产资料也是由工人自己生产的。这样工人通过劳动在维持和再生产资本的同时,既再生产了资本家,也作为雇佣工人再生产了自己。资本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是互为前提的,一方的再生产是以他方的再生产为条件的。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的劳动力的买卖。可以说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纽带。物的再生产的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物被资本主义再生产出来,也就再生产了资本家和工人的这个社会关系。 (2)扩大再生产

资本的现实的再生产过程,如上所述是(扩大再生产)。这是通过由资本生产的m再重新转化为资本进行的。但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也必须是资本家和工人的社会关系再生产。实际上的m的资本化并不是单纯通过物质资料来进行,多少需要追加的劳动力。前者由剩余产品中包含着资本的物的成分得

10

<<资本论>>结构

到解决,后者一般地是靠工人人口的增加得到满足。这就说明了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依靠自力而存续,成长起来。它是以劳动力的商品化为基础,用商品生产商品的社会。只是重复所谓简单再生产是不能确保其历史地位的。以此为基础作为社会规律又确定了商品交换的规律,同时也实现了马克思的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经济以资本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为基础,才在整个社会建立起来。所谓的<节欲论><工资基金说>不过是对资本积累过程的表现的通俗理解。马克思批判了这些常识性的见解,进而进入(资本主义积累的一半规律)的考察。这里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为他自己的理论的积极开展铺平了道路。 (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的积累所需的追加劳动力,不一定能按资本的要求而得到。因为资本不是直接生产劳动力的方法。马克思把这一点作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从它对工人阶级的命运给予了什么影响的角度上进行了考察。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不必说是通过当作商品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进行的。即使和不变资本部分间接地有关系,但不变资本部分的增加并不就一定需要劳动力的直接的增加。因此,在进行资本积累的时候,资本的C部分和V部分是按照什么比例增加的,对工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里首先是(资本构成)问题。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也增加,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本身,是以机器支配作用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是其终极的构成分子。当然,商品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但在商品经济中,只要还是商品,换句话说,在到买主—消费者的手中以前,使用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事实上,商品在现象上的相互交换关系,是以抽象掉各自不同使用价值的关系进行的。也就是存在两者中作为共同的第三者即生产这种商品所必经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必须相等的。各种商品,其中包含的共同的社会劳动的结晶,是价值的实体。

第2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进一步说明第一节中论述的商品中使用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劳动价值学说。即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两个方面;有形成一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的一面;也有形成价值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面。例如,做一件上衣的劳动,在有用劳动方面和织亚麻布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但在形成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方面,两者却都只不过是一定量的劳动。有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在形成价值方面是同质的劳动商品,具有价值,而且是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交换。

商品的价值通过劳动而具有社会性质。但是在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并不是直接地就是社会劳动的产品,而只不过是私人的,个别劳动的产品。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通过相互交换才能实现价值。也就是说,每个私人劳动必须作为社会劳动进行比较,而每个商品的直接交换只不过是个别的过程,但是只要处在直接的交换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偶然的个别的制约。因此,就必然要发展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的交换过程。根据这一点,为了先说明货币的起源,才特别得入地考察了交换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形成。

(2)商品的价值形成

在这里按照下列程序考察了价值形成的发展;(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成);(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成);(C、一般的价值形成);(D、货币的形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