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病害讲稿 下载本文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在我国该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症状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病原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此外,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 F. 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子囊无色,棍棒状,两端稍细,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形,多有3个隔膜。

禾谷镰刀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28℃;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

小麦赤霉菌有一定的生理分化现象,除危害小麦外,禾谷镰刀菌尚可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红薯等作物。

病害循环

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

13

重要的越冬场所。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此时正遇病残体上子囊孢子产生的高峰期)。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d即可表现症状。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小麦赤霉病虽然是一种多循环病害,但因病菌侵染寄主的方式和侵染时期比较严格,穗期靠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大。

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花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

气象条件: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

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菌量,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高。土壤带菌量则与茎基腐发生轻重有一定关系。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 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作物收获后不能及时翻地,或翻地质量差,田间遗留大量病残体和菌源,来年发病重。

病害控制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 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

14

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15

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目前已有20个省市发生白粉病,以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而且西北、东北麦区也有日益严重趋势。

症状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

病原

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 f.sp. tritici Marchal ,异名为Erysiphe graminis DC. f.sp. tritici Marchal,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Oidium monilioides。

病菌为表面寄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无色,仅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

病斑霉层内的黑色小颗粒为病菌的闭囊壳。 闭囊壳为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子囊为长椭圆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或4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0~10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一般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中反而萌发率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之间均可萌发,以10~17℃最为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一般只有4天左右。在温度为10~20℃条件下,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 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组织上生长发育。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侵染黑麦和燕麦,但不侵染大麦。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个。

病害循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