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 图文 下载本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

罗常数)

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VIIA族元素的阴离子性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

极电极反应式为 。 29.(16分)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I) (1)反应(I)中氧化剂是 。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

(II)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II)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现将1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

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mol·L-1·s-1。

(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

中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L-1。

-5-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mol·L) 30.(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 (填“A”或“B”),再

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

[选做部分]

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

(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 (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 操作过程。

(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 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 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 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 进行燃烧的过程。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 存在下与 作用生成液体燃

料的过程。 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

小的元素是 。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则n= 。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 (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

为 ,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合成P(一种抗氧剂)的路线如下:

②A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A分子中有三个甲基,F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 (1)A→B的反应类型为 。B经催化加氢生成G(C4H10),G的化学名称是 。 (2)A与浓HBr溶液一起共热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