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1、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见书P262页例)。 2、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见书P262~263页例)。

(三)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

1、婉曲话语,妙在含蓄委婉,而意在言外。(见书P263页例)

2、婉曲的真正含义一定要让人悟得出,理解得了,最终得露出“庐山真面目”,不能使人误解或产生歧义。(见书P263页例) 思考和练习 一、双关的修辞作用是什么?从你读过的诗文里选出两个运用双关的例子,分析一下它们的修辞效果。

二、运用反语应力求明显,切忌含混。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三、举例说明婉曲和反语、双关的区别。

第六节辞格(三) 一、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一)对偶的基本种类

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见书P265页例)

2、反对: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借正反对照、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本质。(见书P265页例)

3、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两联连接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见书P266页例) (二)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辞格,最能体现汉语的民族特点,早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广泛使用。中国古代的骈体文、律诗应用对偶最多,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悦耳。这种对仗规定很严,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实虚各自相对,而且平仄也要协调,这是严格的对偶。而现代诗文使用对偶,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冲破了上面的一些限制,只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声韵基本协调就可以了。 二、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辞格叫排比。(见书P266~267页例) (一)排比的基本类型

排比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子成分排比两类。

1、句子排比:从句子结构上看,单句和复句(其中包括分句)都可以构成排比。(见书P267页例)

2、句法成分排比:各种句法成分都可以排比。(见书P268页例) (二)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1、排比的突出作用在于能突出文意的重心,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2、排比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后一种排比,句尾用省略号。

3、准确地使用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见书P268页例) 三、层递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

(一)层递的基本类型 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1、递升: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去排列。(见书P269页例)

2、递降:按照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去排列。(见书P270页例)

(二)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

层递的运用必须使事物按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次排列。语言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印象逐渐深化。 层递和排比有明显的区别。(见书P270页例) 四、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见书P270~271页例) 顶真的修辞作用是:(见书P271~272页例) 五、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思考和练习

一、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二、举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

三、自拟文题,在对偶、层递、回环、排比、双关、拈连、仿词、反语中,选用四种不同辞格写一段300至400字的短文。

第七节辞格(四) 一、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一)对比的基本类型

对比可以分成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两类。 1、两体对比:

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得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见书P274~275页例) 2、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理说得更透彻、更全面。(见书P275~276页例)

(二)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确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对比和对偶不同:(见书P276页例) 二、映衬

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一)映衬的基本类型 映衬可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见书P276页例) 2、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见书P276页例) (二)运用映衬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有别,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让人家一看便清楚;不要喧宾夺主,冲淡被陪衬的事物。 衬托与对比不同:(见书P278页例) 三、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一)反复的基本类型

反复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类。

1、连续反复:是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见书P274~275页例)

2、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见书P274~275页例)

(二)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因此,它被运用于各种文体中。(见书P280页例) 四、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见书P280~282页例) 五、反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见书P280~282页例) 六、通感

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见书P283~285页例) 七、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一)警策的基本类型

警策可分为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三类。 1、主宾重复判断:用判断词“是”使主语和宾语重复,突出强调了语意。(见书P285页例) 2、表意相反相成:从表面上看互相对立,从突质上说互相联系,矛盾统一,表意深刻。(见书P285~286页例)

3、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表面上好像没有联系,实际寓意深刻,联系紧密。(见书P286页例)

(二)运用警策要注意的问题

警策的运用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力求言简意奇。它常借助于比喻等方法来表达。(见书P286~287页例) 思考和练习

举例说明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什么是设问?设问和一般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试从形式和效果上加以比较说明。 什么是警策?就你熟悉的作品举出三个例句来。

第七节辞格的综合运用

常见的辞格远不止上面21种,如为了避免语句平板单调,把本可写成整句的句式特意写得长短错落,这种辞格叫错综;为了有力地说明问题而借用现成的话,这种辞格叫引用;再如把原来适用于甲事物的描写性词语移于乙事物以求表达新鲜有趣,这种辞格叫移就,等等。 有时在一句或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就是多种辞格综合运用,辞格综合运用可以收到几重修辞效果。综合运用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基本类型。 一、辞格的连用

辞格的连用是指在一般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 可分为同类辞格连用和异类辞格连用两种形式。(见书P288~289页例) 二、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见书P289~290页例) 三、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它辞格,分层组合,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见书P290~291页例) 思考和练习 一、辞格的综合运用形式有哪些?它们的修辞效果是什么?试举几个综合运用的例子,分析它们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二、试以“我心中的长城”为内容,运用辞格连用、兼用、套用的形式写一段400字左右的短文。

三、有人把连用、兼用、套用的综合运用形式叫“混用”你有什么看法?

第八节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修辞在具体的运用中也会出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一、韵律配合不协调

1、音节不匀称(见书P293页例) 2、平仄不相间(见书P293页例) 3、押韵不和谐(见书P294页例) 二、词语选用不精当

1、词语表意不确切(见书P294页例)

2、词语的感情色彩不相宜(见书P295页例) 1、3、词语的语体色彩不相称(见书P286页例) 三、句子表意不畅达

(一)句式选择不恰当:汉语的句式有多种,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可以灵活选用。所谓句式选择不当,主要是指同义句子式选用不当。 1、单句和复句方面的(见书P296页例) 2、常式句和变式句方面的(见书P297页例) 3、长句子和短句方面的(见书P297页例) 4、散句和整句方面的(见书P297页例) (二)句子不简练

1、语意重复2、词语堆砌 (三)句子表达不连贯

1、分句之间脱节(见书P298页例) 2、句子之间脱节(见书P286页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