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及评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你感觉它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唐诗有什么不同? 生: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长。 师:你注意到了诗歌的篇幅。 生:每一句字数都不同
师:不是每一句的字数都不同,是有一些句子的字数不同。你关注到了句子的长短,很好。唐朝大多数的诗我们知道是五言或七言,这首诗以七言为主,但是还有一些句子不是七言。我们把这样的诗歌体裁称为歌行体。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有“行”的动感。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题目里的“歌”,就是一种体裁。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起来。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
师:数年颠沛流离,一朝终有栖身之地。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 师:杜甫盖这个房子很不容易,盖房的材料,甚至房子周边的树和竹子,都是写
信求朋友资助的。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
师:生灵涂炭,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是诗人写这首诗的原由,由此触动了他的情思与情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
- 1 -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利,这三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一下(板书) 顷 qǐng 丧 sāng 厦 shà
师: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文上。刚才同学们读得很顺畅,但是读这样一首歌行体的诗歌,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歌行的味道来呢,首先要做好的是: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屏幕显示:
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这首诗的七言句很多,按照我们读唐诗的一般规律,七言句的节奏是“二、二、三”,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读这里的七言句就不太妥当,比如第一句,如果这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味道就不太对了。本文所有七言句应该按照“四、三”的节奏读,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学生跟读,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这样就有一点吟咏的味道了,用“四、三”的节奏来读,情感沉郁顿挫。 屏幕显示:
读好长句内部的节拍
这首诗有几个长句,它不止7个字,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这样的长句找出来。第一处——
生齐读:南村群童 / 欺我 / 老无力。
师:好,同学们已经把它的节拍读出来了。第二句——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节拍感还不够强。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天下”和“寒士”之间要停顿吗? 生(齐):不要。 师:对了,这样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师:很好,第三句——
生齐读: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
师:课文的注解“突兀”是高耸的样子,我以为,解释为“突然”可能更为贴切,这个“突兀”是来修饰“见此屋”的,这个屋子怎么出现的呢?“突然”地出现了,“突兀见此屋”中间不要停顿,读——
- 2 -
生(齐):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 师:很好。还有一句。
生(齐):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师:(范读)中间略微多停顿一会,节拍感就更鲜明了。 生(齐):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师:我们还要注意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大家看一看,这个顿音在哪里? 屏幕显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小声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这个“颜”读降调还是升调呢? 生(齐答):升调。
师:这个“颜”是升调,表达作者的迫切的希望,来,预备起——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读得真好啊!同学们的感悟能力真强。再看这句。 屏幕显示: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生(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个“足”也用升调读,这样的一停顿,一用升调,那么句子的咏叹味道就出来了。咱们把全文连起来读一遍好不好?注意七言句的“四、三”节拍,注意长句的节拍,注意特别之处的顿音。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经过这样的读,我们就读出了歌行的味道。下面我们变换一种形式来读课文,叫译读,就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看着课文句子直接说翻译。比如第一句,我边读课文边翻译,“农历八月啊,深秋时节,狂风怒号,卷起我茅屋上的好几层茅草”,就这样直接说课文的句子大意,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打一个问号。说起来—— (学生译读课文)
师:在读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跟前后左右商量商量。 (学生译读课文,小组交流)
师:有没有经过小组交流和自己再思考,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话请举手。 生:“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翻译起来不太顺口。 师:哪位同学来帮帮他?
生:什么时候我的前面突然出现这样华丽的屋子。 生:“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你是前一句不理解,还是后一句不理解?
- 3 -
生:两句都不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逐词理解。“自经”可以用同义词替代,“丧乱”,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少—— 生(齐):睡觉!
师:睡得着觉,“长夜”? 生:漫漫长夜。
师:你说的对,“沾湿”,我屋子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片,“何由彻”? 生(齐):如何挨到天亮。
师:如何挨到天亮,何时是一个尽头。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还有问题吗?
生:“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安”,怎么解释? 师:这个“安”字可以用组词法来注。 生:安稳。
师:安如山,像山一样安稳,无论你暴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还有问题没有? 生(齐):没有了。 师:那我们就来分析课文。 屏幕显示:
第一个活动,与诗人同行。将你的所见所闻,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示例:第一段,“秋风卷茅”。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概括二、三、四段。 (学生读书) 生:群童盗茅。
师:很好,句式工整,概括全面。第三段? 生:长夜沾湿。
师:长夜沾湿的后果是什么?长夜沾湿使得诗人??? 生(齐):辗转难眠。
师:把他们结合起来,那叫—— 生(齐):长夜无眠。
师:“长夜无眠”,这个短语多好!长夜无眠,诗人感慨万千,第四段? 生:突兀见屋。
师:这屋有没有出现啊?没有,这是诗人的一种渴望,继续思考。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