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课时作业: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课时作业5 苏轼词两首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大江东去.A.? ?四十里?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酹江月?①一尊还.B.? ?②秦王还柱而走?.?徐行?①何妨吟啸且.C.? ?焉止息?②驰椒丘且.?马?①竹杖芒鞋轻胜.D.? ?,三吴都会?②东南形胜.

解析:A项“去”:①动词,离去;②动词,距离。B项“还”:①副词,还是;②动词,环绕。C项“且”,都是表并列的连词。D项“胜”:①动词,胜过;②形容词,优越。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 ..

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已而”意思是“不久,过了一会儿”。 答案:D

3.下列对《定风波》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高歌长啸。

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霁,落日有情,脉脉斜晖,映照我身。

解析:“吟啸”的意思是吟咏长啸。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C.便纵有千种风情 ..

B.千古风流人物 ..D.同行皆狼狈 ..

解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杰出的,有才华的;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轻浮放荡等。C项,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D项,

“狼狈”古今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答案:D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永垂不朽的。 ..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惊涛:令人吃惊的波浪。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故国:旧地,指古战场。 ..D.回首向来萧瑟处 向来:朝向来处。 ..

解析:A项,“千古”,自古而来;B项,“惊涛”,狂浪巨涛;D项,“向来”,先前,原来。

答案:C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看,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A项加点的词是比喻,其余都是借代。 答案:A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句中描绘的人物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诸葛亮。这词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指诸葛亮。这词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

周瑜大破曹军。

C.指周瑜。这词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指周瑜。这词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解析:此句前有“遥想公瑾当年”,因此可以推知是周瑜,排除A、B两项,C项“在诸葛亮的协助下”诗中没有依据。

答案:D

8.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A项“应笑我多情”;B项“北望中原气如山”;C项“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