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含答案) 下载本文

【答案】 ①西湖胜景 ②别后伤感之情

[文本·层析]

一、阅读《望海潮》一词,完成下面问题。

1.在《望海潮》一词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时作者着重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东南重镇 自古以来就是繁华都市 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 百姓生活 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心情愉悦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如果把《望海潮》“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二、阅读《雨霖铃》一词,回答下面问题。

3.《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情感、景色 时段 饯别时 船要出发时 设想今宵 酒醒后 全词意境 离别时情感 心境黯淡低落 难舍难分、痛苦异常 凄凉惆怅,“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离别时景色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的上片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则是对别后的设想,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是整篇的警策之语,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

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借酒浇愁,然而“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此时不过是柳永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话题·互动]

话题:柳永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对词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人们对他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和潦倒贫困的一生却有不同的评价,那么你是怎样看待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

学生甲:柳永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流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但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其词当时广为流传,他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于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不必以今人的观点来苛求古人。其实,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抗争。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他把这种不羁的性格、对自我理想的追求寄托在诗词中让人目不暇接的歌舞酒色中,在他的词中充满了婉转缠绵的情感,语言清丽、含蓄,正是这种风格的词作才奠定了他在词坛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正是这种放荡不羁的为人才成就了他的词作丰碑,而他的词作也无不张扬着词人对理想自我的追求。

望海潮

东 南 形 胜, 三 吴 都 会,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势优越,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钱塘 自古 繁华。 烟 柳 画 桥,风 帘

自古以来就是个繁华的地方。柳树如烟,桥梁雕饰华丽,帘子 翠 幕,参 差 十万 人家。

帏幕翠绿雅致,楼阁房屋高低不齐,拥有十万户人家。

?望海潮:词牌名。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

?方,地理形势优越。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

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

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画桥:雕饰

华丽的桥梁。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参差:形容楼阁、房?云 树 绕堤沙, 怒

?

屋高低不齐。?远远望去,钱塘江堤上,林木茂密如云,浪

涛 卷 霜 雪,天 堑 无 涯。市 列

涛如怒,汹涌而起,像卷起的白色霜雪,钱塘江广阔无边。市场上陈列着 珠 玑,户 盈 罗 绮,竞 豪 奢。

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市民家里堆满绫罗绸缎,争着过豪奢的生活。

?云树:茂密如云的林木。卷霜雪:形容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天堑无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这里指钱?

塘江。珠玑?jī?:泛指?

?

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重 湖 叠 清 嘉,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清秀美好,有 三 秋 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 弄晴,

山上有秋季的桂子,湖中有十里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

菱 歌 泛 夜, 嬉嬉 钓 叟 莲 娃。

空中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

?重湖叠山献: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三??? ?秋:秋季。羌管弄晴:意思是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

千 骑 拥 高 牙, 乘 醉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达官贵人乘着酒兴听 箫 鼓, 吟 赏 烟 霞。 异日图将 好景,

听箫鼓演奏,吟咏、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他日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归 去 凤 池 夸。?千骑拥高牙:这里指孙何外出

?回朝廷之日,在同僚中夸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雨霖铃

?

? ?

寒蝉 凄 切 , 对 长亭 晚, 骤雨

秋蝉的鸣叫凄凉悲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