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题库去年 2.pdf 下载本文

基因研究对水稻研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以前人们水稻选种只能依靠目测,而通过基因研究,人们可以利用遗传途径改良水稻品种,水稻的选种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 10. 简述现阶段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

应用:在农业上,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增强抗病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耐储藏性能或抵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能力,改良植物性食品的营养品质。目前国内转基因食品的范围很小,主要包括大豆、玉米等,我国现在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国内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一些非食品的产品,例如棉花等。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利用转基因技术 能对动物基因组进行人为的修饰。因此 转基因动物为研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以及个体生理调节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模型。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医学、农业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基因工程在治理污染、美化人们生活方面将显示出大潜力。目前世界上土地污染十分严重 但只要分清污染源及土壤成分 利用基因技术就能达到治污的目的。加拿大利用基因改性细菌治理污染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把这种细菌投人到受污染的土地中 不但能净化土地 保持肥力 而且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 这种方法还能避免利用火烧和化学方法进行治污所带来的二次污染。此外 广泛种植转基因植物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和林木 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从而减少污染培育特定的转基因林木还能消除土壤中的特定污染培育速生林木 缩短树木的成熟期 就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有利于遏制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加紧培制能用于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改良植物 就能代替对矿物燃料的消耗 使燃料变成可再生资源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转基因技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培育观赏植物,生产高品质生物材料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物的过敏性,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营养品质改变问题,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与之相应的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外源基因的安全性、基因载体的安全性、转基因过程、基因插入引起的副作用、基因重组的非预期效应、新表达物质的毒性和致敏性、转基因动物的健康状况、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转基因食品在膳食中的作用和暴露水平、食品加工过程对食物的影响、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以及售后去向和消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你认为目前若实施人体克隆,在技术上会有哪些问题?会引起哪些社会问题?你认为克隆人会出现在我们中间吗?

技术问题: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缺陷

社会问题:克隆人具有自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克隆人给社会带来法律主体上的混乱,克隆人研究行为是违法行为克隆人研究者涉嫌故意杀人及伤害罪。 人都是社会性的,作为克隆人同样是。那些希望有一个克隆儿的父母毫无疑问也想有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孩子。可是,由于克隆人的特殊背景,他的健康无法保证。由于健康及免疫力的先天问题,克隆人容易患有传染病、精神病,这一切使他的健康自生来就受到侵害,而这种侵害完全也是人为的。由于有疾病,周围的普通人自然很难接受克隆人,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克隆人又怎能实现一个正常人的价值呢。

克隆人的好处第一是可以让那些得不到孩子而非常痛苦的不育患者有自己的孩子。其二,这样的克隆是只用丈夫妻子自己的精子卵子,这就避免了伦理上和心理上的阴影。还有,克隆还可以挽救濒危动物,保持人群性别的合理平衡,保护少数民族遗传基因。更重要的是,克隆人可被用来研究,以比较和证明环境与遗传对人成长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不会出现在我们中间

第八章 生命的起源

一、选择题

1. 原始的具有某些简单生命特征的颗粒被称为( B )。

A. 原质体 B. 原球体 C. 胶质粒 D. 类脂体 2. 科学家分析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形式应该是( B )。 A. 异养的 B. 自养的 C. 兼性的 D. 都可能 3.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来自于( B )。 A. 眼虫 B. 细菌 C. 蓝藻 D. 原绿藻 二、判断题

1. 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我们能在实验室得到构成蛋白质的一些氨基酸,但不能得到构成核酸的生命物质。(T)

2. 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早的遗传物质只可能是DNA,因为DNA才能转录成RNA,再继而翻译成蛋白质。(F)

3. 科学家将磷脂与蛋白质混合在一起形成脂球体,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细胞。(F) 4. 只有同时具有生存和繁殖两大基本功能的结构才能被称为生命单位。(T) 三、名词解释

内共生学说是关于线粒体起源的一种学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该学说认为:线粒体祖先原线粒体(一种可进行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中,对共生体和宿主都有好处:原线粒体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原线粒体具有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原始地球条件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出现?它和现在的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在早期太阳系里,一些处于原始状态的天体频繁和幼小的地球相撞,这一方面增大了地球体积,另一方面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贮存在了地球内部。撞击不断地发生,地球内部蓄积了大量热能。地球的平均温度高达摄氏几千度,内部的金属和矿物变成了融融的炽热岩浆。岩浆在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着,不时冲出地球表面形成火山爆发。在原始地球上,火山爆发十分频繁。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 部一些气体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 不过,这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物分子。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日积月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开始降低。当降低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水蒸气就化作倾盆大雨降落到了地面上。倾盆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这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摇篮。那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仍然很高,到了大约36亿年前,海水的温度已降为80℃左右,然而在此之前,原始生命就已悄悄孕育了。生命的诞生与原始大气十分有缘。据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氨气。这些简单的气体分子要想成为生物分子,就必须变得足够复杂。合成复杂物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值得庆幸的是,在原始地球上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供利用。首先,原始大气没有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大气,这为地球带来了能量。其次,原始大气中会出现闪电,闪电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再次,原始地球上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热量。简单的气体分子在吸收了能量之后,它们会变得异常地活泼,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 2. 你认为从原始的生命体(团聚体、微球体、脂球体)到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细胞,还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结构、代谢和遗传特征?

(1)首先是能把微聚体与外界环境隔开而又可以进行物质交换的膜,这是微聚体之所以区别于外界环境的保证;(2)其次是可以使微聚体性状可以稳定遗传下去的物质,只有性状的稳定遗传才可以说上生物,才可以有突变等一系列的变化 3. 简述“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起源关键就在于这些生命物质的起

源,即在没有生命的原始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产生出多种有机物和生物分子。因此,生命起源问题首先是原始有机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化学进化的作用是造就一类化学材料,这些化学材料构成了氨基酸、糖等通用的“结构单元”,核酸和蛋白质等生命物质就来自这些“结构单元”的组合o

1922年,生物化学家奥巴林第一个提出了一种可以验证的假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某些无机物,在来自闪电、太阳辐射的能量的作用下,变成了第一批有机分子。时隔31年之后的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首次实验验证了奥巴林的这一假说。他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用氢、甲烷、氨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有机分子氨基酸。继米勒之后,许多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又合成出了其他组成生命体的重要的生物分子,如嘻吟、啼暖、核糖、脱氧核糖、核昔、核昔酸、脂肪酸、叶琳和脂质等。1965年和1981年,我国又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了胰岛紊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是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上述两种生物分子的人工合成成功,开始了通过人工合成生命物质去研究生命起源的新时代。

一般说来,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4. 简述细胞的形成和进化过程,目前主要的争论有哪些? (这题的答案在这个世界貌似不存在)

第九章 生命的进化

一、选择题

1. 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理论的学者是( C )。

A. Malthus B. Linnaeus C. Lamarck D. Darwin 2.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B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3. 在进化中遗传变化的原始材料来源于( C )。 A. 选择 B. 杂交 C. 突变 D. 繁殖

4. 一个物种在进化为两个物种时往往最先发生的是( C )。 A. 生殖隔离 B. 配子隔离 C. 地理隔离 D. 机械隔离 5. 马和驴是两个物种是因为( B )。

A. 杂种衰败 B. 杂种不育 C. 行为隔离 D. 配子隔离 6. 定义物种的根本依据是( D )。

A. 解剖学结构差别 B. 生理学行为差别 C. 适应性能力差别 D. 生殖隔离 7. 种群数目较少时,有较大的机会发生( B )。

A. 人工选择 B. 基因漂变 C. 自然选择 D. 中性突变 8. 基因漂移在下列( D )情况下最重要。

A. 多态现象 B. 选择压得减轻 C. 在渐变群中的基因转移 D. 小种群中 9. 下列是Hardy-Weinberg定律要求的是( D )。

A. 没迁移、没突变 B. 没自然选择 C. 大量个体 D. 上述都是 10. 下列不是同源器官的是( C )。

A. 人的手和猫的爪 B. 猪腿和鲸鱼鳍 C. 蝗虫的翅和麻雀的翅 D. 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翅膀

11. 下列不是痕迹器官的是( D )。

A. 人的盲肠 B. 蟒蛇的四肢痕迹 C. 鲸的后肢骨 D. 马的后肢骨 12. 当我们采用某种杀虫剂杀虫时,一开始往往效果很好,但随后效果就减弱,可以用( D )来解释。

A. 建立者效应 B. 突变 C. 瓶颈效应 D. 生存斗争 二、判断题

1. 变异可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表型饰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 ) 2. 生物的进化是群体或种群的进化,个体是谈不上进化的。 ( √ ) 3. 新达尔文主义和综合进化论都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和补充。( × ) 4. 蜻蜓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属于同源器官。( × )

5. 生物的适应是来自生物自身变异和环境变迁双方面的作用。( √ ) 6. 沙漠中的植物大多叶片都退化,这种现象属于趋同进化。( √ )

7.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约700万年前形成时,将一种松鼠群体一分为二,峡谷两侧的松鼠现已进化为形态有明显区别的两个物种。这种现象属于趋异进化。( √ )

8. 蜜蜂为某些植物传粉,而这些植物的花鲜艳芳香,并且具有蜜腺,这种现象属于进化中的协同进化。( √ )

9. 生物的进化是群体或种群的进化,个体是谈不上进化的。因此,个体在进化中没有任何意义。( × )

10.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三、名词解释

物种;物种是交互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圣职上存在隔离。 基因库;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的集合。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

适应;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 。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能够导致同一种群中,不同遗传性状的分布比例在下一个世代发生变化的过程。

间断平衡理论;个系谱长期所处的静止或平衡状态被短期的、爆发性的大进化所打破,伴随着产生大量新物种。 遗传平衡定律;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染色体组细胞中中的一组非同源的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四、问答题

1. 达尔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在美国,“达尔文主义”经常被创造论者作为贬义词使用。但在英国,这个词并无贬义,它用来指代进化论 。

2. 综合进化论的要点有哪些?

综合进化论的基本要点: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遗传变异的性质和机制;用群体遗传学方法来研究进化的机制(理论和实验群体遗传学),通过对微观进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