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习题集
编写说明
本习题集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二版)一书的配套练习。本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练习,第二部分为参考答案,内容依照教材的顺序编排,分为十一章。习题集涵盖了课程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对重点内容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习题集的题型主要为填空题、不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并辅以一定的计算题和案例分析来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相信本习题集能对教师测试学生学习效果、把握教学进度和学生自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者:史建平 吴治民 二○一○年九月
第一部分:综合练习
第一章 导 言
一、填空题
1、1694年, 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2、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 、 。 3、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
4、分行制的银行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 和 两种。
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 、 、 。 6、实行单一银行制的典型国家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 )。
A古巴比伦 B希腊 C意大利 D英格兰
2、( )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A东方银行 B中国通商银行 C浙江兴业 D交通银行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的不同体现在( )。 A经营对象特殊 B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 C责任特殊 D经营目标特殊 4、下列银行组织形式中,( )曾经普遍存在于美国。 A分行制 B银行持股公司制 C连锁银行制 D单一银行制 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A董事会 B股东大会 C监事会 D行长或总经理
三、名词解释
1、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 3、交易成本 4、信息不对称 5、道德风险 6、逆向选择
四、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什么? 2、商业银行的特点有哪些? 3、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五、论述题
商业银行是经营存放款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资金资源的筹集与分配总量)还是在质量上(提供金融服务的项目和范围),都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论述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原因。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价值理论
一、填空题
1、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要实现 、 、 的组合。
2、围绕着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银行管理者在其业务发展中,需要做出几个重要决策: 、 、 。
3、隐藏资本产生的两个来源: 、 。
4、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的货币比 具有更高的价值。
5、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中,久期缺口主要是指银行资产的综合久期和负债的综合久期乘以 之间的差额。
6、如果银行想使其股权的市场价值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就必须调整其久期缺口,并使其保持在 状态。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银行股票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哪几个因素:( ) A、银行股东应得到的现金流量 B、现金流量的时间期限 C、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风险 D、银行股东的股利 2、银行的风险成本由什么决定:( ) A、资产的流动性成本; B、银行倒闭成本;
C、政府对资本的管理; D、存款保险。 3、久期缺口对银行净值的影响:( )
A、如果 Dgap = DA-u DL<0,则久期缺口为正。 B、如果 Dgap = DA-u DL<0,则久期缺口为负。
C、如果 Dgap = DA-u DL > 0,则久期缺口为零。 D、如果 Dgap = DA-u DL <0,则久期缺口为零。
4、关于久期和利率敏感性的关系,正确的是:( )
A、资产价格的变动率与久期或修正久期成反比。 B、在收益率变动大小确定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变化大小与资产的价格和修正久期的
乘积成正比。
C、在收益率变动相同的情况下,久期或修正久期较大的资产,其价格的变化率也较
大,相应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小。
D、如果考虑利率风险的控制问题,就应选择久期或者是修正久期较短的资产。 5、下列哪项资产可以视为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 )
A、1个月到期的浮动利率债券 B、2年期的固定收益证券
C、1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 D、5年期的浮动利率贷款
三、名词解释
1、银行的市场价值 2、账面价值 3、隐藏资本
4、久期 5、缺口 6、利率风险 四、简答题
1、在计算商业银行的市场价值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2、为什么商业银行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一般不相等? 3、为什么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五、论述题
久期的概念起源于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当时仅仅是将其作为测量债券持续期限的一种手段,并未引起人们多少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久期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地用于财务、
金融与投资领域。银行家们将其作为分析市场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值影响的一种分析手段。试分析久期缺口管理的利弊。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与收益—风险分析
一、填空题
1、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是揭示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信息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及 等财务报表。
2、在银行的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项目通常是 。
3、银行的利息收入包括 收入及从货币市场工具、 和 中获取的利息。
4、判断银行价值有许多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银行的 。
5、银行的风险指数是在 、 和 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6、关于股权收益率的改进分析方法是将银行股权收益率分解为 和 两个部分,分别分析银行的投资决策和财务决策对银行股权收益率的影响。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对银行传统评价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的方法主要从财务角度,利用会计历史数据,衡量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状况。 B、杜邦分析法容易混淆银行的投资决策与财务决策对银行的股权收益率的影响。 C、沃尔比重分析法在分析银行经营业绩时,在选择分析指标和确定重要性系数方面
不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雷达图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简洁明了,但在说明银行经营业绩方面,缺乏深度。
2、银行非财务业绩评价内容还包括( )。
A、银行计划 B、银行的技术 C、银行的人力资源开发 D、银行的市场份额 3、衡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 )。
A、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 B、久期分析 C、模拟分析 D、风险价值分析 4、下面哪些指标属于盈利性指标。( )
A、收入净利润 B、资产周转率
C、资产收益率 D、核心存款占总资产的比率 5、下面哪些指标属于信用质量比率指标。( )
A、利率敏感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B、权益乘数
C、损失准备金占非逾期贷款的比率 D、敏感性缺口
三、名词解释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股权收益率 4、资产收益率 5、经济增加值 6、杜邦分析法
四、简答题
1、资产负债表反映了银行哪些方面的财务信息?
2、非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支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运用杜邦分析法衡量银行的收益情况?
4、简述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业绩评价方法的优点。
五、论述题
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信用业务,经营对象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商业银行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宏观性特征,商业银行一旦产生风险损失,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倒闭,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将始终围绕着在坚持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试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一、填空题
1、从资本的来源渠道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 的方式从内部来增加资本;还可以通过发行 、优先股、资本票据、债券以及国家注资等方式从外部来获取资本。
2、1988年7月底,由西方十国集团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管理与监督实施委员会通过了 ,也称《巴塞尔协议》。
3、带有债务性质的 与银行的 ,通常又被称为优先类证券。
4、银行的资本成本曲线还受到银行的 、 以及所处的市场状况等的影响。 5、监管部门比较关心银行风险的大小,从而比较关心银行 的分布情况;而银行或银行股东更加关心其收益的平均水平或者是 。
6、选择性后期偿付证券的起始利率一般为 ,但在一定时期后可以由其持有者选择而转换为浮动利率计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在1980年发表的一份“资本标准”中,确认资本的重要作用包括:( )
A、作为损失的缓冲。
B、对潜在的存款者表明股东用自己的资金来承担风险的意愿。 C、提供无固定融资成本的资源。
D、作为对总的经营基础投入资金的合宜形式。
2、2001年1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建立所谓“三大支柱”上,也即:( )
A、最低资本规定 B、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C、市场纪律 D、最低资产规模
3、银行内源资本的增长,也不是无限度的。其限制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
A、银行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所确定的适度资本的数额。
B、公众对银行的期望值。
C、银行所能够创造的收入数额。
D、银行的净收入总额中能够提留的数额。
4、银行过多地发行优先股会( )银行的信誉。
A、扩大 B、降低
C、不影响 D、以上都不对
5、《巴塞尔协议》中,0风险权数的表内资产有( )。
A、现金。
B、以本国货币定值并以此通货对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债权。 C、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的外国公共部门实体的贷款。
D、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其他债权。
三、名词解释
1、核心资本 2、附属资本 3、资本充足率
4、纽约公式 5、资本票据 6、经济资本 7、金融债券
四、简答题
1、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哪些功能?
2、简述商业银行以资本性票据和债券形式筹集资本的优缺点 3、你怎样理解银行资本数量确定的依据? 4、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资本计划?
五、论述题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保护功能、营业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资本对于商业银行是非常重要的。论述银行可以用于增加资本的不同形式,并讨论其优缺点。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一、填空题
1、资金成本是指为筹措资金而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合,包括 和 ,反映银行为筹措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2、利息成本按计息方式不同分为按 计息的利息成本和按 计息的利息成本两种。
3、回购协议是银行通过暂时性出售政府债券或其他证券获取资金,并在出售时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购回所售证券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相当于银行以证券为 进行的 。
4、商业银行按规定应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由于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 利息,因此商业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在同业市场上拆借出去以获得拆借利息收入。
5、在上述众多银行存款形式中,活期存款账户、储蓄账户、小额定期存款及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中的存款资金通常被人们称为 。
6、商业银行的借款也称 来源,是银行为调整流动性需求而筹措的 ,主要由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组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欧洲货币市场以其不受任何国家政府法规管制、资金调度灵活、手续简便吸引许多金融机构到此拆借资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货币市场最早起源于欧洲。
B、目前已突破欧洲地域界限,遍布世界各地,如新加坡、日本等。 C、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指的是在欧洲境内进行资金交易的金融市场。 D、欧洲美元存款是在美国国境以外的美元存款的总称,通常以固定利息定期存款形
式存在。
2、美联储规定商业票据不得超过( )天,有关农产品交易的票据不得超过( )个月。
A、60,6。 B、90,9。 C、60,9。 D、90,6。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储蓄存款账户的创新。此类账户的优势在于利率( ),没有( )限制,而且具有有限的支票服务便利。
A、较低,利率上限。 B、较高,利率下限。 C、较低,利率下限。 D、较高,利率上限。 4、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 )特点。
A、不记名,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转让。 B、期限固定,存单的面额通常较大。
C、利率通常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
D、记息方式灵活,客户可以购买固定利率可转让定期存单,也可以购买浮动利率可
转让定期存单。
5、银行“协定账户”是在( )的基础上创设的。
A、货币市场账户 B、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C、指数定期存单 D、个人退休金账户
三、名词解释
1、定期存款 2、储蓄存款 3、活期存款
4、边际成本分析法 5、利率风险 6、流动性风险
四、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借款的种类及基本构成。 2、银行的负债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理解存款规模的控制?
4、与银行负债相关的风险主要有哪些,请说明这些风险是如何形成的。
五、计算题
某银行货币市场账户的准备金要求为0,存款保险费为0.23%,利率为8%,服务费为2.5%;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利率为5.5%,法定准备金为10%,服务费用为4%。如果客户把存款从货币市场账户转移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中,银行的盈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六、论述题
商业银行同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其负债经营的特点。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绝大部分资金靠负债筹得,权益资本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少部分。请结合现实情况说明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策略。
第六章 商业银行现金及流动性管理
一、填空题
1、现金资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
2、银行的流动性包含双重性含义:一是 的流动性;二是 的流动性。 3、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构成,一是 ,二是 。 4、所谓 ,是指账户持有人可以通过可转让工具、付款指令、电话以及事先授权提取为第三方付款的账户。
5、 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计算方法。
6、资产可转换性理论认为:流动性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需要特别强调的,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高低是由 决定的,所以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方法应该是持有那些具有可转换性质的资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久远,( )最早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2、商业银行在同业的存款余额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 )因素。
A、使用代理行服务的项目。
B、代理行的收费标准。
C、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状况。
D、使用代理行服务的数量与项目。
3、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方法也称为因素法,是指银行通过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存、贷款及应缴准备金变化的情况,来判断预测期内的流动性的需要量。这种方法主要基于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的两个基本事实:( )。
A、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而增大。
B、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增加而减少。
C、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减少和贷款的减少而增大。 D、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而减少。
4、根据被提取的可能性,存款或银行负债可以分为以下( )类型。
A、易变性负债 B、脆弱性负债 C、稳定性负债 D、自偿性负债
5、下列哪些会引起流动性供给的增加。( )
A、客户存款增加 B、贷款利息与本金的偿还
C、客户提取存款 D、发行新股
三、名词解释
1、现金资产 2、存放同业款 3、同业拆借 4、回购协议 5、游资性负债 6、真实票据论
四、简答题
1、商业银行现金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商业银行开展代理行业务的原因。 3、简述银行流动性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4、简述影响银行流动性供需状况的因素。
五、计算题
某银行易变性负债为3000万元,脆弱性负债为4000万元,稳定性负债为9000万元。根据规定,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该行按照通行的比率,为三类资金准备相应的流动性准备,易变性负债为95%,脆弱性负债为30%,稳定性负债为15%。另外,该行过去的10年内,贷款年平均增长10%,按此比例计算,未来1年,其新增贷款余额的最大可能为2100万元。该行应该保持多少流动性准备?
六、论述题
商业银行必须保证充足的流动性,并且商业银行只有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取得即时可用的资金,才被认为是流动性正常。试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有哪些?
第七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一、填空题 1、从制定方面评估贷款政策,主要是看贷款政策是否满足 、 和 三个条件。
2、 是指商业银行对已经答应贷款给借款人,而借款人又没有实际使用的那部分贷款收取的费用。
3、贷款审批的分级授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的分级授权;二是 的分级授权。
4、商业银行的贷款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常用的划分贷款类别的标准是贷款的 和贷款的 。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可以采用 、 和 三种形式。
6、2002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是在引进国际社会按贷款风险程度对贷款进行分类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贷款分类方法将商业银行的贷款分为 、 、 、 和 五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是商业银行开发最早的一类贷款,也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类贷款;从目前的贷款结构变化来看,( )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A、消费贷款,工商贷款。 B、农业贷款,消费贷款。
C、工商贷款,农业贷款。 D、工商贷款,消费贷款。 2、抵押品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 )方面。
A、价值的稳定性 B、价值的高低 C、保管的难易程度 D、变现能力
3、贷款档案管理政策应包括以下( )方面。
A、规定贷款档案的结构和内容。 B、贷款档案的存档、借阅制度。 C、贷款档案的检查制度。
D、贷款档案的保管制度。
4、存贷比可以对贷款规模施以直接的限制。许多国家通过这一指标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 )。
A、85% B、80%
C、75% D、70%
5、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认为,任何一笔贷款的利率都应由( )部分构成。 A、银行筹集该笔贷款资金的成本。
B、银行为该笔贷款所支付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包括贷款人员的工资、对贷款进行发放和管理所使用的用具和设备成本等)。
C、银行对该笔贷款的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成本。
D、银行为达到股东所要求的资本收益率目标对该笔贷款所要求的预期利润。
三、名词解释
1、银行关系人 2、贷款的期限结构 3、补偿余额
4、隐含价格 5、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 6、客户账户盈利分析定价法
四、简答题
1、在贷款的审批阶段,银行应做好的工作有哪些?
2、贷款的贷中和贷后具体都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促进一笔优秀贷款的形成? 3、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风险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按顺序应包括哪些环节?
五、计算题
张先生一家为了购置住房向银行申请了一笔25年期、金额为50万元的住宅抵押贷款。在贷款利率为12%时,必须的贷款月偿付额是多少?如果该笔贷款选择的是可变利率,且从第二年开始,利率上升到13%,张先生每月的偿付额变成了多少?
六、论述题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一份科学、合理的贷款政策,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人员进行贷款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以某一具体银行为例,进行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评估。
第八章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管理
一、填空题
1、证券投资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包括债券利息、股票红利等;一是 ,即证券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所带来的收益。
2、 是对市场上所有证券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无法消除。
3、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重要区别在于:系统风险无法用投资组合的方法来消除,非系统风险却可以通过 来消除。
4、证券投资一般运用 和 来表示风险的大小。
5、如果市场利率的未来变动很难预测和把握,银行应当选择被动的证券组合管理,也就是使得投资组合处于不受利率变化影响的 状态。
6、 是相对稳健的投资方法,该法要求银行把全部的证券投资资金平均投入到不同期限的证券上,使银行持有的各种期限的证券数量都相等,当期限最短的证券到期后,银行用收回的资金再次购买期限最长的证券,如此循环往复。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非系统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因素对某一个或某一类证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可以是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条件等发生变化引起的。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非系统性风险。( )
A、经济周期 B、通货膨胀 C、战争和政治风波 D、食品安全问题
2、标准差法就是将证券已得收益进行平均后,与预期收益作比较,计算出偏差幅度。标准差越小,便表明收益率偏离的幅度越小,收益越( ),风险( );标准差越大,便表明收益率偏离的幅度越大,收益越( ),风险( )。
A、稳定,越小;不稳定,越大。
B、稳定,越大;不稳定,越小。 C、不稳定,越小;稳定,越大。 D、不稳定,越大;稳定,越小。
3、?系数法,该法主要衡量某种证券的收益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收益水平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1,说明该种证券风险水平大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平。 B、如果?>1,说明该种证券风险水平小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平。 C、如果?<1,说明该种证券风险水平小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平。 D、如果?<1,说明该种证券风险水平大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平。
4、梯形期限战略是中小银行在证券投资中较多采用的,其优点主要有( )。
A、管理方便,容易掌握。银行只需要将资金在期限上作均匀分布,并定期进行再投资安排即可。
B、可以保障银行在避免因利率波动出现投资损失的同时,使银行获取至少是平均的投资回报。
C、银行不必对市场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也不必频繁地进行证券交易。
D、当银行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需求时出售中长期证券有可能出现投资损失。
5、在不同市场上的两种证券,若各个方面的特征基本相似,但收益有所差别,银行交换这两种证券,可以改善投资组合的收益。这是互换是( )。
A、替代互换
B、场间价差互换 C、纯收益率拾得互换 D、避税互换
三、名词解释
1、替代互换 2、纳税均等收益率 3、到期收益率 4、边际税率 5、前置期限战略 6、杠铃期限战略
四、简答题
1、简述杠铃期限战略的优势。
2、如何评价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面临的风险?
3、怎样衡量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各自有何特点?
4、如何评价免税证券在银行证券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其最优持有量如何确定? 五、论述题
如何制定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政策准则和投资组合结构调整战略?
第九章 表外业务管理
一、填空题
1、 是由经授权的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信用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2、在 中附有在申请人财务状况出现某种变化时,开证行可以撤销或修改信用证的条款,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3、金融远期合约主要有 、 和 等。
4、金融期货以脱离了实物形态的货币汇率、借贷利率、各种股票指数作为交易对象,和商品期货有很多不同,其中金融期货最为特殊之处在于许多金融期货并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 ,合约到期后进行 。
5、现代租赁是以“ ”的形式进行“ ”,采取的是 和 相结合的方式,因此不同于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分期付款等长期信贷方式,而成为一种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商业信用证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是否跟单,可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
B、按可否撤销,可分为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
C、按议付方式,可分为公开议付、限制议付和不得议付信用证。 D、按可否转让,可分为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 2、常见的贷款承诺主要有( )。
A、定期贷款承诺 B、备用贷款承诺
C、循环贷款承诺
D、长期承诺 3、在保函中,( )负有首要责任,只有在( )不清偿债务时,( )才有责任支付,( )的责任是从属性的。
A、保证人,保证人,委托人,委托人。 B、委托人,保证人,委托人,保证人。
C、委托人,委托人,保证人,保证人。 D、保证人,委托人,保证人,委托人。 4、银行卡按是否能透支分为( )。
A、贷记卡和借记卡。 B、人民币卡和外币卡。
C、单位卡和个人卡。 D、磁条卡和芯片卡。
5、顺汇又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 )成本较高,故费率较高;( )、( )成本较低且银行无偿占用客户款项的时间较长,故费用较低。
A、信汇,电汇,票汇。 B、票汇,信汇,电汇。 C、信汇,票汇,电汇。 D、电汇,信汇,票汇。
三、名词解释
1、表外业务 2、票据发行便利 3、代理业务 4、保函 5、金融远期 6、金融期权
四、简答题
1、表外业务有哪些分类?
2、备用信用证的交易程序是什么?
3、咨询顾问类表外业务一般有哪些类型?
4、规范和发展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
商业银行为何要对表外业务进行管理?如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第十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
一、填空题
1、建立 是商业银行初步涉足国际银行业务的最佳途径。
2、共同基金、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是主要的跨国保管的 。 3、在信用证结算中,开证行是接受开证申请人委托为其开立信用证的银行,一般是 。
4、 是当前国际结算的主要形式,被称为国际商业往来的生命线。
5、托收结算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 ;二是 。
6、国际保理业务有四个基本当事人: 、 、 和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对商业银行国外代表处的功能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不能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和银行服务等任何银行业务。 B、可以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和银行服务等部分银行业务。 C、搜集东道国的经济信息。
D、可以将国外银行业务介绍到本行的总部或者分支行。 2、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包括( )。
A、汇款结算 B、托收结算
C、信用证结算 D、非现金结算。
3、下列哪些属于商业银行进行的国际债券投资?( )
A、美国花旗银行在纽约购买中国政府发行的美元债券。
B、英国的汇丰控股银行在伦敦购买中国政府发行的美元债券。
C、中国工商银行将持有的大量美元在美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或高品质的企业债券。 D、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购买美国运通公司美国境内发行的债券。 4、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就是( )管理不善。
A、市场风险 B、汇率风险 C、操作风险 D、国家风险。
5、比较特殊的风险如( ),具体是指当交易的一方银行划出资金而另一方银行还没有划来资金时,另一方银行被宣布破产,从而使划出资金的一方受到损失的风险。
A、汇率风险 B、赫尔斯达特风险 C、国家风险 D、操作风险。
三、名词解释
1、国际租赁业务 2、国际结算业务 3、非现金结算
4、信用证 5、国际保理业务 6、空壳银行
四、简答题
1、为了防范国际贷款中的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应做好以下哪些工作? 2、简述信用证结算的操作步骤。
3、简述国际保理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
4、在何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国外建立分支行?
五、论述题
搜寻国家风险的实例,探讨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银行业务时,如何防范国家风险?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
1、并购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 和 这两种形式。
2、政府既要保持市场的 ,同时也要鼓励市场的 ,增强 以参与国际竞争。
3、银行并购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大银行对中小型银行进行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并购呈现出 、 、 的发展趋势。
4、个人金融服务业务的增加主要应归功于商业银行 。 5、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殊性表现为 和 。
6、进入21世纪,商业银行总体趋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 和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范围内的以( )为主。 A、固定汇率制度 B、汇率制度制度 C、爬行盯住制度 D、货币局制度
2、以下哪些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正面效应?( )
A、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
C、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发展。
D、会给一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体系带来不稳定因素。 3、由于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出现了“中介化”( )趋势,经济社会对银行传统的信用中介业务的需求下降。
A、强化 B、弱化 C、持平 D、无影响
4、就风险管理功能而言,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 )。
A、不确定性和微观性特征
B、风险性和宏观性特征 C、风险性和微观性特征
D、不确定和宏观性特征
5、随着商业银行功能的转变,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规模相对缩减,利差收入所占比重将逐渐( ),同时服务费收入所占比重将逐渐( )。
A、提高,降低。 B、提高,提高。
C、降低,降低。 D、降低,提高。
三、名词解释
1、并购 2、经济全球化 3、全能银行
4、银行电子化 5、资产证券化 6、零售银行业务
四、简答题
1、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2、银行并购动机具体有哪些? 3、简述银行并购的外部效应。
4、为什么说风险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功能?
五、论述题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现代商业银行从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方式、业务结构、收入来源、甚至机构设置等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 言
一、填空题
1、英格兰。
2、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 3、分行制。
4、总行制,总管理处制。
5、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6、美国。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 2、B 3、ABC 4、D 5、B
三、名词解释
1、金融机构:为市场资金融通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就是金融中介机构,简称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经营存放款和其他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3、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4、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上,社会资金的需求方所拥有的市场信息远远大于资金的供给方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5、道德风险:当投资者在市场上购入股票或债券等金融产品之后,作为股票和债券发行者的资金需求方往往存在隐瞒公司经营及赢利方面信息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强烈动机。这就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
6、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四、简答题
1、答:商业银行首先是企业,与其他各种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1)商业银行必须面向市场,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市场的各种现实需求。 (2)商业银行业务开发或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 (3)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必须讲求效益。 (4)商业银行必须依法经营。
2、答: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有:
(1)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十分明显; (4)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过程充满了风险;
(5)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集散地。
3、答: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1)商业银行一旦吸收了存款,就必须把它运用出去,如果存款人大量提取存款,或者违约支取存款,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2)商业银行把资金贷放给借款人但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借款人往往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从而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
(3)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等,也会产生其他风险,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等。
因此,商业银行在其业务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了各种风险。 五、论述题
答: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但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的存在都有其客观的必要性。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1、微观视角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市场远不是充分有效的市场,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和市场信息障碍的存在,将大大地降低社会资源配置及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而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消除信息障碍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并进而从总体上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2、宏观视角的分析
市场经济在自发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同样是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即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因此必须运用“看得见的手”,即由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必须运用价值手段,实行间接调控。在国家调控经济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处于核心地位。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离不开商业银行体系的支持和配合。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其他各种手段,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传导环节,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价值理论
一、填空题
1、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2、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盈利决策。
3、资产负债表内项目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负债表外项目。 4、未来获得等量货币。
5、总资产与总负债之比的积。 6、零缺口。
二、选择题
1、ABC 2、ABCD 3、B 4、BD 5、A
三、名词解释
1、银行的市场价值:一般是指以市场价格的高低来衡量银行权益资本的状况。
2、账面价值:企业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法定的会计价值都被称为账面价值。
3、隐藏资本:也称未登记资本、非入账资本,即银行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偏差。
4、久期:是一种计量资产或负债利率敏感性或弹性的方法。也即:所计算的资产或负债的久期值越大,则该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对于利率的变动或波动就越敏感。
5、缺口:银行的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之差。 6、利率风险:由于银行的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的配置不当,银行带来的敞口,利率的变动导致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下降导致的风险。
四、简答题
1、答:在计算商业银行的市场价值时,必须注意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特点。如从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考虑,当商业银行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股份制企业时,其基本的管理目标可以主要通过对资金成本以及盈利的管理来实现。然而,商业银行因吸收各种存款以及借入资金,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成为典型的负债机构,此时,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成本、银行的破产成本等风险成本以及与银行负债额有关的税收减免等多种因素,便会对银行管理基本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的影响。
2、答:首先,银行的账面资产等于银行的账面负债与银行的账面净值或银行的账面股份价值之和。而就银行的市场价值而言,银行市场资产加上银行的无形资产才等于银行的市场负债与市场净值或市场股份价值之和。所以银行的各种无形资产往往可以抵消银行净值的账面负值;
其次,利率风险或信贷风险所导致的隐藏亏损(也称未完成亏损)也可导致两者的差异,利率风险与信贷风险对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巨大,如大幅度变动的市场利率,可以引发银行因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的问题而出现较大亏损,从而导致银行账面资产与市场资产价值的差距。
3、答: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货币可以用于投资,能够获得利息,从而使投资者在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量;二是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三是一般来说,未来预期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五、论述题
答:1、久期缺口管理方法的积极作用
第一,保值。对于谨慎的银行资金管理人员来说,为了防范利率风险,可以设法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促使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基本相等。如银行负债的久期小于银行资产的久期,也即存在正的久期缺口。此时若利率处于上升趋势,则管理者可以利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来防范因利率上升所造成的损失,如延长负债的久期、缩短资产的久期以及使用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来弥补久期缺口。
第二,套利。对于偏好风险的银行资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使得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久期不相等,以获得由于市场利率变化所带来的资本收益。如果银行管理人员预期市场利率会下降,则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使得银行久期缺口为正。此时,若市场利率确实如预期一样下降,则投资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本收益。反之,则做相反操作。
2、久期缺口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首先,为了使得资产得到保值,银行需要寻找具有相同久期的银行资产和负债组合,而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因为这取决于当时的市场条件等诸多因素。
其次,银行某些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量的方向与方式可能很难确定,这使得银行在久期的计算中会遇到很大困难。
再次,银行必须面对久期的偏差问题。尽管初始时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但两者的期限是不匹配的。这就需要处理重新平衡资产负债组合的频率问题。但是由于这种重新平衡的成本很高,并且一般不会实施(除非可以明确地说明好处),因此使银行在具体实施时面临两难。
最后,久期缺口的分析方法的假定前提是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此需要银行管理者运用价格曲线凸性,来对久期分析进行修正。也就是说,久期缺口管理模式在各种市场状况下,并不都是十分健全的。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与收益—风险分析
一、填空题
1、资金流量表,股东权益报表,补充信息表。 2、贷款。
3、贷款利息,应纳税证券,免税证券。 4、股票价值。
5、资产收益率,股权乘数,资产收益率标准差。 6、投资资金收益率,金融杠杆收益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 2、ABCD 3ABCD 4、ABC 5、C
三、名词解释
1、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有关科目的月度或年度余额计算并填列的,反映银行在一定时点(如月末、年末等)的经济资源、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及未来的财务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2、利润表: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月、季度、年度)内各项业务的收益和支出情况,反映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报表的使用者据以考核银行的投资报酬率水平、评价银行的经营成果。
3、股权收益率:在数值上等于税后净收益除以股本总额。当一家公司取得较高水平的股权收益率时,表明它在运用股东们提供的资产时是富有效率的。
4、资产收益率:在数值上等于税后净收益除以资产总额。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5、经济增加值:由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6、杜邦分析法: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四、简答题
1、答:主要反映的是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的信息。银行的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构成银行资金来源,而银行的资产构成银行的资金运用。
(1)银行的资产,主要由现金、证券、贷款和租赁及其他各项资产组成。报表中资产项目是按资产变现速度快慢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变现速度快的排在前面,变现速度慢的排在后面。
(2)银行负债,主要由存款和非存款性借款组成。银行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存款账户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银行支付的利率、存款的期限、签发支票的权利及保险不同。非存款性借款是银行筹集资金的另一条主要渠道。
(3)银行的权益资本或所有者权益,代表股东所拥有的银行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表示股东对银行净资产的要求权,主要包括优先股、普通股、资本盈余和未分配利润。
2、答:非利息收入包括所有其他来源的收入,主要包括银行的信托业务净收入、代理保险业务的佣金、存款服务费、交易收入、基金销售的佣金、手续费收入等。放松金融管制及巨大的银行定价压力,使得许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如近年来随着银行收费业务的大量开展,手续费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处于上升的状态。
非利息支出主要包括工资和福利支出、建筑物和固定资产支出及其他非利息支出。工资和福利支出不仅包括雇员的工资还包括雇员的保险、医疗费及退休金等费用;建筑物及固定资产支出包括建筑物和固定资产的折旧、租金及税金;其他非利息支出包括银行的广告费、存款保险费、董事会费、邮资、代理人费用及与银行经营有关的各项费用。
3、答:杜邦分析法在分析银行收益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银行的股权收益率指标。
股权收益率(ROE)=
税后净收入
股本总额由于资产收益率 (ROA) =股权乘数(EM)=
税后净收入,
总资产总资产
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总额)因此 ROE=ROA ×EM
第二步:将银行的ROA分解为利润率(PM)和资产使用率(AU)。 利润率(PM, Profit Margin)=
税后净收入
总收入资产使用率(AU, Asset Utilization)=总收入
总资产则,ROA=PM ×AU
第三步,进一步分析有那些因素具体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银行的PM是由银行的税后净收益与银行总收入之比计算得出的。银行净收入的大小,不仅受银行总收入的制约,还受银行经营成本的制约。银行的资产使用率还可以分解为:
资产使用率(AU)=利息收入+
总资产非利息收入
总资产利息收入主要受银行资产利率水平、银行资产结构、银行收益资产数量决定;非利息性收入主要由银行的佣金收入、服务收入等决定。
4、答: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技术,改变了传统上银行主要以会计股本收益率(ROE)为中心考察银行经营业绩的模式,已经成为许多银行评价管理业绩的主要方法,是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用于经营管理的核心技术手段。
(1)通过该方法的使用可以将有限的资本在各类风险、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
(2)该方法是银行在进行单个业务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该方法将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进行衡量,看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的可操作性
(3)该方法是银行资产组合管理的有利工具,银行在考虑单个业务和组合之后的效应后,主要依据对组合资产的RAROC方法测算、衡量各类组合的风险收益是否平衡,并对RAROC指标恶化或有明显不利趋势的组合采取积极的措施,为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力争实现银行在可接受风险的条件下收益最大化。
五、论述题
答: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四大类:环境风险、管理风险、交付风险和财务风险。
(1)环境风险,主要是由银行所处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环境风险中的法律风险,是由于立法改变而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结构或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对银行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风险;竞争风险是由于众多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剧烈的竞争所产生的风险;监管风险是由于监管部门改变管理条理或管理规则而使银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而产生的风险。
(2)管理风险,主要是因人力资源因素产生的风险。银行管理者或雇员素质过低产生的欺诈风险;管理人员由于素质因素不能做出正确的经营决定而产生的管理风险;管理者缺乏正确的组织领导能力而导致的组织风险等,都是由于人力资源因素而产生的。
(3)交付风险,是由于银行给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其中的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是否有能力在获利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这种能力是由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控制相关的运营成本的能力所构成的;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服务的创新,现有的银行服务系统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有效运做而产生的风险;新产品风险是指银行引进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服务种类可能产生的风险;策略风险是指银行对未来经营发展方向,如重大投资、新产品研制开发方向等所做出重大决策产生的风险。
(4)财务风险,又可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杠杆风险和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从已承诺的资产中收到现金流的可能性。影响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资本实力、借款人的经营环境、贷款类型、商业贷款与其他行业贷款的比例关系及发放贷款时运用的信用标准等。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和借款能力满足提款、净贷款增长需求及其他现金需求的危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化对银行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的价值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杠杆风险,也称为资本风险,是指银行用资本来缓冲资产价值下降对存款人和借款人产生冲击的能力。国际风险是指由于货币汇率波动和超过普通信用风险范围的国家风险。
除上述所讲风险之外,银行还面临一系列其他风险的影响,如通货膨胀风险、政治风险等。
第四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一、填空题
1、留存盈余,普通股。
2、《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3、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 4、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结构。
5、最低收益水平,较高的预期收益。 6、固定利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CD 4、B 5、ABD
三、名词解释
1、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
2、附属资本:附属资本,也称二级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由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构成。
3、资本充足率: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4%。
4、纽约公式:是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设计的一种资本需要量的测定方法。即按照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不同,将全部资产进行分类,然后确定各类资产应保持的资本比率,最后将各类资产应保持的资本量相加,就可以求得在既定时期内应持有的资本总额。
5、资本票据: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其原始到期期限一般为7-15年。这种资本票据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也可以向银行客户推销。外源融资。 6、经济资本: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如99%),一定时间内(如一年),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计损失(unexpectedlosses)所需要的资本。它是根据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大小计算出来的。也即从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角度讲,经济资本就是用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
7、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筹资主体为筹措资金而面向个人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表明债务、债权关系的一种凭证。债券按法定发行手续,承诺按约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它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
四、简答题
1、答: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保护功能、营业功能和管理功能。
(1)保护功能。银行资本的突出作用是具有保护作用。当商业银行发生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时,资本可以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并维持公众对某一家银行或者是银行体系、甚至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
(2)营业功能。资本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业务的先决条件,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保证。
(3)管理功能。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及各阶层民众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各个行业的经济运转,各国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普遍对商业银行实行一种比一般工商企业更加严格的管制,以保证金融安全并维护社会的稳定。另外,资本的管理功能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金融监管当局对于银行资本的有关规定,如资本与资产或负债的比例、最低资本充足率等,可以起到控制银行资产无限膨胀的作用。其二,银行资本的有关规定,有利于促进银行通过改进经营管理的方法来增加盈利,而不是单纯靠资产数量的扩张来取得利润。
2、答:银行以资本性票据和债券形式筹集资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1)优点。首先,与发行优先股一样,通过发行资本型票据和债券筹集资本,对原有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与收益率的影响不大。并且,在银行经营状况较好时,可以为普通股股东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使普通股股东的收益率有较大的增长。其次发行成本和银行的经营成本都比较低。一般的,各国金融管理当局对资本型票据和债券的发行和管理限制较少,发行手续比较简便,发行成本较低。并且,银行通过资本型票据和债券筹集的资金,一般可以不
必保持存款准备金和参加存款保险,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相对降低,而其所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银行税前列支,又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2)缺点。首先,与股票资本尤其是普通股股票相比,资本型票据和债券这类债务型资本不是商业银行的“永久性”资本,其有一定的偿还期限,因此也就限制了银行对此类资本的使用。其次,资本型票据和债券的利息是银行的固定负担,如果银行盈利状况不好,商业银行不仅不能对其支付利息,而且由于过大的债务负担容易导致银行破产,因此,这种筹资方式的经营风险比较大。基于此种原因,各国银行管理当局对这类债务型资本在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均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有的甚至还将其排斥在银行资本之外。
3、答:确定银行的资本数量是否合适的判断依据主要有:银行资本的作用;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金融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规定。
(1)银行资本的作用。商业银行资本的最基本与突出的作用是防范风险。因此,在确定银行资本的数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至少使银行资本与其风险水平相对应,以使银行具备抗衡风险的能力。另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是负债经营,其资本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确定并拥有适当数量的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一个必须重视并权衡其利弊的问题。 (2)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由于资本的杠杆作用存在,使得银行能以较少的本金推动巨大的资产有效运行,并完成各项业务活动。所以,商业银行在确定资本需要量时,通常会设法使自己的资本杠杆发挥较大的作用,以用较少的资本创造较大的财富。
(3)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规定。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其经营安全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各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都对银行资本的数量确定以及资本管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除此之外,资本数量的多少,还与银行筹集资本的成本有关。
4、答:资本计划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计划者须详细分析银行过去和当前的经营状况,以预测影响银行未来经营的若干重要变量,并据此编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银行总体计划;第二,在银行未来的总体财务计划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资本要求;第三,在分析未来资本结构的同时,决定银行利润的提留程度,以确定可以提供多少内源资本;第四,分析不同形式的外源资本的成本以及优缺点,并决定采取何种外源资本形式来筹集资本。
五、论述题
从来源角度看,商业银行资本的筹集方式,主要包括从银行内部筹措和从银行外部筹措两种类型,从而形成银行的内源资本与外源资本。 (一)内源资本的增长
1、银行内源资本的来源与基本特点 商业银行的内源资本,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商业银行以留存盈余方式增加资本,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商业银行只需将银行的税后净利转入留存盈余帐户,即可增加银行资本,从而节省了银行为筹措资本所需花费的费用,简单易行。第二,商业银行的留存盈余作为股东的未分配利润保留在银行,其权益仍属于普通股股东。但是,商业银行以留存盈余增加银行资本也存在诸多缺陷。
2、银行内源资本增长的限制性因素
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或资产增长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持。但是,银行内源资本的增长,也不是无限度的。其限制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银行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所确定的适度资本的数额;银行所能够创造的收入数额;银行的净收入总额中能够提留的数额。
(二)外源融资的筹集 1、银行外源资本的类型
商业银行的资本大部分还是从外部筹措的,其筹措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资本性债券与票据等。
2、对外源资本筹集方式的选择中,应注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每种筹资方式的相对成本(包括利息成本、承销费用和手续费、管制监督等); (2)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一般以每股普通股的收益来表示),以及是否影响现有股东以及未来可能的银行新股东对银行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等;
(3)每种筹资方案的相对风险以及银行整体的风险状况;
(4)筹集新的资本时,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如筹资的难易程度、市场利率等; (5)影响资本数量以及构成的各种管制规定等。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一、填空题
1、利息费用,营业费用。 2、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3、抵押品,短期资金融通。 4、不支付。 5、核心存款。
6、非存款资金,债务性资金。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D 2、B 3、D 4、ABCD 5、B
三、名词解释
1、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客户事先商定存款期限,并且客户到期取款时可以获得一定利息的存款。客户存入的定期存款由于期限较长,而且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因此银行支付的利息相对较高。
2、储蓄存款:是银行为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而开设的一种存款业务。银行对储蓄存款账户中的资金需要支付利息。此类账户通常没有存款限额和到期日的限制。存款客户不能通过储蓄账户开出支票,但客户在需要时可以提取现金或将资金转入其他账户。
3、活期存款:又称为支票账户或交易账户,是指存款客户可以随时存取或支付使用的账户。对于活期存款,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约定,客户提款事先不需通知银行。
4、边际成本分析法:银行负债成本分析方法之一,强调只有当银行的边际资产回报大于边际成本时,银行的筹资行为才是可行的。银行资金的边际成本是指银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所付出的成本。银行的边际资产回报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产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量。
5、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的波动。利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利率变动引起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大小。 6、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不能满足流动性资金需求,从而引发清偿问题的可能性。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期限错配和利率敏感性两方面原因产生的。
四、简答题
1、答:商业银行的借款也称非存款资金来源,是银行为调整流动性需求而筹措的债务性资金,主要由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组成。
(1)银行的短期借款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和其他外国货币借款、商业票据市场等。
(2)银行的长期借款。除通过上述渠道筹集短期资金外,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已成为较流行的做法。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种类较多,主要有资本性金融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2、答:银行的负债成本是指银行为吸收存款、筹措资金借入借款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开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息成本,是银行按约定的利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存款人或资金贷出方的费用。利息成本按计息方式不同分为按固定利率计息的利息成本和按浮动利率计息的利息成本两种。
(2)资金成本,是指为筹措资金而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合,包括利息费用和营业费用,反映银行为筹措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3)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资金的转移价格。它是确定银行可用资金价格的基础,决定银行盈利性资产的收益率。而可用资产指的是存款和借款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后的部分。
(4)相关成本,指与银行负债有关,没有包括在上述成本中的成本。相关因素可能带来的支出主要体现为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5)加权平均成本是指所有存款资金的单位平均借入成本。
(6)边际成本是指银行在吸收的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存款所要增加的资金成本。
3、答:(1)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存款规模。从宏观讲,一国存款总量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存款的增长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即达到初步目的。
(2)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分析存款规模。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存款是有成本的,而且这些负债在合理运用以前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考虑,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当控制在吸收存款的成本与管理负担可承受的能力及银行可发放贷款的能力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属于存款不当增长,非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反而会给银行经营造成负担。
(3)从数量上分析银行存款规模。主要考虑银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随着银行存款量的增加,存款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会相应增加,当银行吸收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的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当银行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银行的收益达到最大,同时也达到了最适宜的存款规模。
4、答:银行通过负债筹集资金会面临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资本风险。
(1)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要求的能力。流动性包括基本流动性和充足流动性两个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不能满足流动性资金需求,从而引发清偿问题的可能性。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期限错配和利率敏感性两方面原因产生的。
(2)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的波动。利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利率变动引起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大小。
(3)资本风险。银行总是倾向于提高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也就是在资本既定的前提下,吸引尽可能多的存款,加大负债比例,在经营过程中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以起到降低
资金成本、增加盈利、扩张资产等目的。商业银行提高财务杠杆的直接后果就是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增加了银行的资本风险。 五、计算题
答:根据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可得:
8?0.23?2.5 ?10.7(3%)1?05.5?4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边际成本??10.56(%)1?0.1货币市场账户的边际成本?因为10.73%大于10.56%,因此,如果客户把存款从货币市场账户转移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中,银行成本将降低,也就意味着盈利是增加了。
六、论述题
答:银行在进行负债管理时,银行管理者应实施存款的维持和开发计划,合理组织资金来源。在获取资金的过程中,除控制成本外,还应考虑如何分散银行风险、改进服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在低风险、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收益。
(一)选择合理的负债组合
合理的负债组合可以起到稳定银行资金来源,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多数银行采用由活期、定期和储蓄构成的存款组合方式,外加少量的借入资金弥补资金使用缺口。合理的负债组合是银行获取稳定性资金来源的基础,也是银行安全、高效运营的基础。
(二)降低负债成本
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主要途径有:
1、做好存款的定价工作
银行在增加资金来源的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有很多,如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优惠利率等。其中,存款的定价是最重要的因素。存款的定价方法主要有:目标利润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表定价法、市场渗透定价法及高层目标定价法等。
2、降低银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包括人员开支、办公费用、经营场所的开支及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等。银行在成本管理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如采用作业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专业成本管理办法,降低银行的营业成本。
(三)规避管制,提高负债资金使用率 银行为降低成本,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可多利用不受存款准备金要求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及欧洲美元借款筹集资金。同时,应不断加大产品创新,提高负债资金使用率。
(四)做好存款的营销工作,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
银行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需要一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存款市场进行细分,筛选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经营定位的客户,另一方面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无论银行采取何种负债经营策略都应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合理筹集银行经营所需资金,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服务。
第六章 商业银行现金及流动性管理
一、填空题
1、保持适度的规模。
2、资产,负债。
3、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4、交易性账户。
5、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6、资产的可转让程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 2、ABCD 3、AD 4、ABC 5、ABD
三、名词解释
1、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应付日常支付需要,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和公众信心的重要资产。
2、存放同业款:是商业银行为了便于在同业之间开展各种代理业务、结算收付等存放于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3、同业拆借: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借款,主要用于支持银行资金周转以及弥补暂时的头寸短缺,一般期限很短。
4、回购协议: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购回所买证券。其本质上相当于以所卖证券为抵押,获取贷款或者融资,证券的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的差额被视为贷款利息或者是融资成本。
5、游资性负债:是指对利率变动敏感的存款和各种借入款,银行必须能够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存要求或借入款的偿付要求,包括银行的活期存款、同业拆借资金等。
6、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生产性的、自偿性的贷款。这种贷款期限较短,且常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贷款的抵押,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的自动偿还,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
四、简答题
1、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包括:
(1)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纸币)和硬币。库存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以及银行其他的日常开支。
(2)在中央银行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也称为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用于银行的支票清算、资金转账等。
(3)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其他银行保持存款的目的是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各种代理业务,如结算收付、贷款参与、投资咨询等。
(4)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或托收中的现金,是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款项。
2、答:商业银行发展银行间的代理银行业务,主要原因有两个:
(1)延伸其业务与服务触角,扩大业务范围。由于银行的业务特点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范围的一些限制等,其难以在业务涉及的每一个地方都建立分支机构。这时,商业银行就需要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机构为其代理各项业务。
(2)降低有关业务与服务活动开展的成本。如果银行与其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则可以通过代理行来开展跨地区业务,如通过代理行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入银行所需的各种业务,此时,银行还相应节省了信息费用等业务成本。
3、答: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思想是随着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着改变。银行流动性管理思想的演变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资产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存款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被认为是独立于银行决策之外,银行将流动性与资金配置的重心放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面。在资产管理阶段,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阶段。其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也即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购买”资金,以满足银行因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增长而增加的流动性要求,甚至满足银行持续地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需要。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其基本思想是: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进行对应分析,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各方面的搭配,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利润。
4、答:影响流动性供需之间搭配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银行需要流动性的目的。 (2)参与货币市场的难度。
(3)银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4)各种流动性来源的成本与基本特征的比较。 (5)对利率未来走势的预期。 (6)银行外部环境的变化。
五、计算题
答:(1)计算银行存款及非存款负债的总流动性准备 总流动性准备= 95% ×(易变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30% ×(脆弱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15% ×(稳定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95% ×(3000-3000×10%)+ 30%×(4000-4000×10%) + 15%×(9000-9000×10%)
= 4860(万元)
(2)计算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
总流动性需求 = 存款及非存款负债的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
= 4860+2100 = 6960(万元)
六、论述题
答: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流动性需求的测度
从目前银行界采用较多的方法来看,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集中在对存款和贷款的数量以及对应关系的变动预测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方法
银行通过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存、贷款及应缴准备金变化的情况,来判断预测期内的流动性的需要量。 2、资金结构法
银行通过分析存贷款的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其依据依然是存款以及贷款的变动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3、概率分析法 在很多情况下,银行却可以比较容易地估算出其大致的存款流动性需求与贷款的流动性需求。因此,银行可以采用概率法来估算出大致的流动性需求状况。
4、流动性指标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商业银行还根据其经验以及行业的平均水平,通过一些特定的财务指标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估算。
除了上述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方法外,银行还需要对流动性的短期变化、季节性变化以及长期变化进行预测,以能够适应不同的流动性需要。
(二)流动性供给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对流动性状况有了大致的估算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需求组织相应的流动性供给。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银行资产与银行负债两个角度来进行。 1、银行从资产方进行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1)通过持有一定比率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银行资产的方式来存储流动性。 (2)通过资产转换的方式来满足增加的流动性需要。 2、银行从负债方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方法 (1)从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借入。 (2)通过同业拆借方式借入。
(3)卖出证券回购协议。
(4)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5)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6)其他负债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已经步入更加创新的时代,如银行通过承销各种标准化的、证券化的贷款或投资,以这些贷款未来能够在市场上出售作为银行流动性的后备。银行还可以通过买入一些在将来能以固定价格出售的中长期证券,也即通过期权、期货等方式,赋予银行未来能够有相应的流动性保证。
第七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一、填空题
1、完整性,充分性,及时性。 2、贷款承诺费。 3、品种,金额。 4、金额,用途。
5、抵押,质押,保证。
6、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二、不定项选择题
1、D 2、ACD 3、ABCD 4、C 5、ABCD
三、名词解释
1、银行关系人:是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信贷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上述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2、贷款的期限结构:是指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其主要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二是借款人的生产周期。
3、补偿余额:是在贷款期间,银行要求借款人必须在贷款银行账户上保持的最低数额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定期存款数额。
4、隐含价格是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因素。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为了确保借款人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条款包括禁止性和义务性的条款。
5、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是指商业银行在价格领导型银行所确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通过加价或加成来确定贷款利率的方法。
6、客户账户盈利分析定价法: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某笔贷款定价时,不是仅仅从该笔贷款着手考虑贷款定价问题,而是从借款人在银行所开账户的所有成本、收入和银行的预期利润出发来考虑该笔贷款的定价,以确保该笔贷款的定价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目标。
四、简答题
1、答:贷款的审查阶段必须做大量的工作,不仅要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而且要对贷款的用途进行科学的评估。
(1)对贷款申请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果借款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商业银行应及时要求借款人补足材料;如果对借款人提供的材料有疑问,商业银行应及时要求借款人予以说明。
(2)在借款人提供了符合商业银行要求的材料后,商业银行应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逻辑检查;二是实地调查。
(3)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材料对借款人进行独立的信用评估,并根据信用评估的结果初步得出是否发放贷款的结论。
(4)对借款的用途进行严格的审查。将贷款发放到预期经济效益良好的贷款项目上是商业银行发放一笔优良贷款的重要保证,也是商业银行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2、答:贷款发放工作完成后,要形成一笔优良的贷款,信贷人员还有大量的贷款管理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主要包括;
(1)定期分析借款人提交的月度、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以及工程进度报表,及时监测借款人经营管理的变化情况。
(2)定期到借款企业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关于借款人生产经营的第一手材料。信贷人员应加强对贷款的贷后管理,一方面可以约束借款人按照贷款的用途使用贷款并严格执行贷款合同规定的所有条款,降低借款人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随时检测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在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银行贷款的安全。
(3)当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到危及贷款安全的地步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贷款的安全。
3、答: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集中于一个借款人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借款人。这种信贷集中风险的衡量标准一般用资本的一定比例来表示,即对一个借款人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借款人的贷款超过商业银行资本总额的一定百分比就算出现了信贷集中风险。
(2)贷款的抵押品单一。商业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类别的抵押品,如土地(在我国是土地使用权)、房地产、机器设备、原材料、应收账款等。不同类别的抵押品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走势和变现能力。这一类别的信贷集中风险用某类抵押品占贷款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一旦这一比重超过某一数值,商业银行就出现了信贷集中风险。
(3)贷款集中于某一行业。这一类别的信贷集中风险用某一行业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一旦这一比重超过某一数值,商业银行就出现了信贷集中风险。
4、答: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按顺序前后应包括如下环节: (1)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无论是借款人主动找银行要求贷款,还是银行主动向借款人推销贷款,借款人都要提出正式的书面贷款申请。
(2)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商业银行在向新客户发放贷款时,借款人的
信用评估工作将是非常复杂和麻烦的。
(3)对贷款用途进行调查,形成贷款调查分析报告。
(4)贷款审批。每笔贷款都应按照贷款审批分级授权的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审批人员应制作贷款审批报告,并在审批报告上签字盖章。
(5)就贷款条款与借款人进行谈判,签定包括贷款合同、担保合同等在内的贷款法律文件。
(6)根据贷款合同发放贷款。
五、计算题
答:这是一分期还款的住宅抵押贷款的月支付额计算问题。 (1)根据公式可得:
贷款年利率贷款年利率12t(贷款本金额)()(1?)1212 每月支付额?贷款年利率12t(1?)?1120.120.1212?25500000()(1?)1212 ?0.1212?25(1?)?112=5266.10(元)
(2)如果该笔贷款选择的是可变利率,且从第二年开始,利率上升到13%,此时客户每月
的支付额变为
496630?(每月支付额?
0.130.1312?24)(1?)1212?5663.10(元) 0.1312?24(1?)?112六、论述题
答: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评估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是总体贷款政策层面,另一个是具体贷款政策层面。下面我们将分别从这两个层面评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
(一)商业银行总体贷款政策的评估
商业银行的总体贷款政策应从贷款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1、总体贷款政策的制定评估
从制定方面评估贷款政策,主要是看贷款政策是否满足完整性、充分性和及时性三个条件。贷款政策的完整性要求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必须覆盖其信贷管理的所有方面。贷款政策的充分性要求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能真正达到识别、管理和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贷款政策的及时性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业务经营及市场定位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已经过时的贷款政策。
2、总体贷款政策的执行评估
贷款政策的制定只是做好贷款工作的第一步,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已经制定的贷款政策。商业银行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贷款政策的执行情况。
(1)贷款政策是否传达到了每个相应的执行人员,信贷人员是否完全理解和掌握了贷款政策。贷款政策要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就必须做到贷款政策的执行人员完全理解和掌握了贷款政策。
(2)通过经常性的抽查来评估贷款政策的执行情况。商业银行应组织有关部门在对贷款业务进行检查的同时,抽查贷款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具体贷款政策的评估
除了从总体上评估贷款政策外,商业银行还应对每项具体的贷款政策进行认真地评估。具体贷款政策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贷款政策的可行性评估
具体的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涉及其贷款业务的各个方面,每项贷款政策的制定都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各项相关贷款业务的开展,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特点来制定每一项贷款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贷款政策切实可行。
2、具体贷款政策的科学性评估
每一项贷款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来加强对贷款的管理并防范贷款的风险,因此都应该具有科学性,能够真正达到设置该项贷款政策的目的。
3、具体贷款政策的执行评估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保证具体贷款政策的切实执行。一是在具体贷款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基层信贷人员的意见。这样即可以增强信贷政策的可行性,又可以增加基层信贷人员对贷款政策的理解,减轻其对信贷政策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二是经常组织专人对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并及时解决每项具体贷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管理
一、填空题
1、利息类收益,资本利得收益。 2、系统风险。
3、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4、标准差法,?系数法。 5、免疫。
6、梯形期限战略。
二、不定项选择题
1、D 2、A 3、AC 4、ABC 5、B
三、名词解释
1、替代互换:如果两种债券在票面值、到期期限等方面相同,仅在价格方面存在短期差别,那么,当其中的一种证券已在投资组合中时,银行用投资组合中的低收入证券与组合之外的高收入证券进行交换可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
2、纳税均等收益率:指在税率差别存在的前提下,上税债券实际收益率与免税债券实际收益率相等时,上税债券应达到的名义收益率。
3、到期收益率:是使证券的购买价格等于其预期的年净现金流的现值的收益率,它是
被广泛接受的证券收益率的衡量标准。
4、边际税率:指的是纳税年度里投资者必须为其获得的最后一个单位收入支付的税率。 5、前置期限战略:是指当银行面临高度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且银行认为一段时间内短期利率将趋于下跌,银行将绝大部分证券投资资金投放在短期证券上,很少或几乎不购买其他期限的证券。
6、杠铃期限战略:是前置期限战略和后置期限战略的一种组合方法,即银行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高度流动性的短期证券和较高收益率的长期证券,不投或只投少量资金用于购买中期证券。因为这种投资方法用图形表示很象杠铃形状,就被称为杠铃期限战略。
四、简答题
1、答:杠铃期限战略具有两个优势:
(1)比较灵活,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其投资进行调整。当银行预期长期市场利率下降,长期证券价格将上升时,银行可以售出部分短期证券,用所得资金购入长期证券;等到长期利率确实下降,长期证券价格已经上涨到一定幅度时,银行再将这部分证券售出,购入短期证券,银行可以多获得一部分收益。当银行预测短期市场利率下降时,亦然。
(2)可以使得银行的投资活动在保持较高收益的同时兼顾较好的流动性。但是,该方法对银行证券转换能力、交易能力和投资经验要求较高,风险也较高。
2、答: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主要面临以下五种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前两种属于系统风险,后三种却是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因素。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水平变化引起投资收益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2)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也就是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物价上涨使得投资的本金及投资收益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的下降,从而对商业银行实际收入所带来的损害。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由公司经营引起的收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运营收入变化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越大;运营收入变化越小,经营风险越小。
(4)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收入不足以支付自身债务的可能性。
(5)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不能向投资者偿还本金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主要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等因素的影响。
3、证券投资收益的衡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指标:
(1)票面收益率。票面收益率是发行证券时,证券发行人同意支付的协定利率。因为证券的价格随市场状况而波动,正好按面值交易的情况极少,所以票面收益率不是收益率的一个合适的衡量标准。
(2)当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是购买证券可得的年收入对其当期市场价值的比率。当期收益率考虑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比票面收益率更接近实际。
(3)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使证券的购买价格等于其预期的年净现金流的现值的收益率,它是被广泛接受的证券收益率的衡量标准。
(4)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是对到期收益率的修正,这种衡量标准适合于投资者只持有证券的一段时间并在资产的到期日前把它卖出的情况。
4、上税证券与免税证券在税负上的差异使得作为投资者的银行可以利用上税债券与免税债券的组合,使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率进一步提高。
(1)在投资组合中应尽量利用税前收益率高的上税证券,使其利息收入抵补融资成本,并使剩余资金全部投资于税后收益率最高的免税证券上,从而提高证券投资盈利水平。
(2)对一种免税证券和一种上税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进行分配时,两种证券最佳持有
量的确定关键在于使得投资于上税证券所得的利息收入与该组合的融资成本恰好互相抵扣,则投资于免税证券所得的利息收入就是该组合的净收入。
五、论述题
答:(一)投资目标与投资政策的制定
只有当银行根据投资目标制定自己的正式投资政策,投资经理才可以做出与银行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决策。投资政策应当有足够灵活性,使银行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出现新动向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投资政策必须形成书面文件,使之成为投资管理者明确责任、确定投资目标和评估组合业绩的指导原则。
投资政策的制定至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银行投资安排与流动性计划。 (2)估计存款保障需求。 (3)估计当前风险状况。 (4)分析应税状况。 (5)估计分散度需求。
(6)估计利率敏感性需求。
(二)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
根据银行证券投资政策的要求,可以确定证券投资的规模、类型和期限。 1、证券组合规模
证券组合规模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求:满足流动性需求和合理贷款需求后的剩余资金;需用作担保的证券投资量;证券投资盈利能力。
2、证券类型和质量 首先,存款保障要求的规模及可接受形式影响证券投资类型和质量,存款保障要求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其次,银行风险状况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证券投资类型和质量。第三,银行税收状况影响银行是否持有免税证券及免税证券的数量调整。第四,银行流动性状况也会对证券类型及质量选择产生影响。最后,银行证券组合管理的内在要求影响,可能需要扩大证券类型在行业和地域上的分散度。
3、证券投资到期期限
证券投资组合到期期限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证券投资所能允许的最长期限,以及证券投资组合中不同期限的配合。
(三)证券投资组合的调整
银行在选择了不同种类与期限的证券之后,要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以及银行本身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不断交易与更换其持有的各种证券,以达到增加收益、降低风险的目的。银行的交易战略在市场上升时期与下降时期有很大的差别。
1、证券贬值期的交易原则
当大部分证券出现贬值时,银行投资经理可以采取三种策略:(1)把所有可能的投资资金投到到期期限最长的证券中;(2)把短期证券卖掉,投资于长期证券;(3)把一些利率低的证券变换成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较高的证券。前两种方法显然加长了证券投资的到期期限,但在预期利率降低时,银行投资组合由于其价格上升,可以取得较大的收益。第三种方法的成效则有一定局限性。
2、证券升值期的交易原则
当银行证券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价格出现上升趋势时,银行一般应该继续持有它们的证券,同时从长期证券中提取利润。提取利润时,银行还需要考虑税收政策,不能简单地把利润重新投资到相应期限的证券中。一般原则是在提出利润时,银行要缩短证券的到期期限,
这是因为预期证券价格可能下降。
第九章 表外业务管理
一、填空题
1、银行卡。
2、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
3、远期利率合约,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4、交割,对冲结算差额。
5、融物,融资,金融,贸易,独立的信用形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C 4、A 5、D
三、名词解释
1、表外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会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2、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约定,银行允诺在一定期间内为其客户的票据融资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3、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金融机构以及自然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经营活动。
4、保函:是指银行应某商业交易一方当事人的要求,以其自身的信誉向商业交易的另一方担保该商业交易项下的某种责任或义务的履行,而作出的一种具有一定金额、一定期限、承担某种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付款保证承诺。
5、金融远期: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6、金融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四、简答题
1、答:表外业务的构成非常广泛,其分类标准也无法统一,常见的分类主要包括: (1)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分为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和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2)按照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是否与信用活动有关可分为信用类和非信用类。 (3)按照表外业务的功能和形式可分为结算类、担保类、融资类、管理类、衍生类及其他。
(4)按照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的身份可分为委托类、代理类和自营类业务。
(5)按照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是否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风险可分为风险类和无风险类业务。
(6)根据风险和复杂程度划分可分为审批制和备案制业务。
2、答:备用信用证的交易程序主要有:
(1)订立合同。借贷双方先就交易条件进行磋商,订立信贷合同,明确规定以备用信用证方式提供担保,其中一般还应规定备用信用证的开证行、种类、金额、到期日、开证日
等内容。
(2)申请开证。借款人向开证行递交申请书。在申请书中,除明确提出“请按所列条件开立备用信用证”的要求以及受益人的名称、地址、信用证的到期日外,还需要申请人向开证行的保证与声明。借款人申请备用信用证时,有可能应开证行的要求缴纳一定的押金,押金的有无与多少应视申请人的资历、信誉等因素而定。
(3)开证与通知。开证行经过信用评估接受开证申请后,必须按申请书规定的内容,向指定的受益人开立备用信用证,并将信用证直接或间接传递给受益人。
(4)审核与修改。受益人在收到信用证之后,应立即认真审核,主要是审核信用证中所列条款与信贷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否完全一致。如有出入,应立即通知开证行请求修改。修改信用证的传递方式与开证时相同。
(5)执行合同。受益人收到信用证经审查无误,或收到修改通知书认可后,即可根据借款合同的规定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受益人履行合同后,如果没有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借款人的偿还,则应编制并取得信用证规定的全部单据,开立汇票,连同信用证正本,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给开证行,要求开证行履约付款。
(6)支付和求偿。开证行收到受益人寄来的汇票和借款人未履约付款的证明后,经检验认为与信用证中的规定相符,则应按票款对受益人进行支付,同时开证行随即取代受益人,成为借款人的债权人,具有要求赔偿所垫付资金的权力。
3、答:咨询顾问类表外业务一般由以下四种类型:
(1)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包括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信证明、项目评估以及企业管理咨询等。
(2)资产管理服务,指的是为自然人或机构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投资组合管理、投资分析、税务服务以及风险控制等。
(3)财务顾问服务,主要包括项目财务顾问服务和并购顾问服务等。项目财务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大型建设项目的融资安排提供系统和专业性的方案。企业并购顾问服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为企业的并购提供的财务顾问服务。
(4)现金管理服务指的是商业银行帮助企业合理高效地管理经营过程中闲置的资金头寸。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既不闲置资金又能保证灵活周转,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同时,银行也能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关系。
4、答:规范和发展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商品流通,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2)节约现金,调节货币流通,节约社会流通费用;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票据意识,增强信用观念; (4)巩固经济合同制和经济核算制;
(5)综合反映结算信息,监测国民经济活动,维护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等等。 五、论述题
答:(一)由于表外业务杠杆率高,自由度大,而透明度差,所以表外业务隐含的风险巨大。主要有:
(1)信用风险。表外业务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由于表外业务多是或有债权和或有负债,当潜在的债务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偿付给债权人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债务人。 (2)市场风险。在表外业务活动中,由于利率和汇率频繁波动,银行的预测也经常会失误,这会导致资产发生损失的概率增大。特别是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往往会由于金融市场的突然性变化,预定目标无法实现的同时还会引致亏损,这有悖于银行参与交易的初衷,
非但没能达到避险、控制成本的目的,反而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
(3)流动性风险,是指在表外业务活动中,特别是在进行金融衍生的交易中,交易一方要想进行对冲,轧平其交易标的的头寸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对手,无法以合适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完成抛补而出现资金短缺所带来的风险。
(4)结算风险。在开展表外业务后,到交割期不能即时履约而产生的风险。结算风险发生的原因较复杂,有可能是由于会计技术操作上的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债务人或付款人偿还能力不足造成的。
(5)操作风险,是由于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对操作人员的授权管理不当,或者是业务人员工作失误,内部工作人员出现道德风险而犯罪作案等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由于表外业务透明度较差,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易被及时发现,而且一旦发生运作风险,银行损失惨重。
(6)经营风险,指由于银行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在表外业务中,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品种搭配不当,或在某一时点面临风险头寸敞口可能带来的损失远超银行偿付能力等,使银行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7)信息风险。尽管某些表外业务可降低单个交易的风险,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无法及时、准确地披露表外业务给银行带来的盈亏,使整个银行账目产生“虚像”,进而使各关系人无法作出适当的决策。当这种情况重叠出现得越多,反映在银行账户变化上的错误信息也越多,管理层作出的投资决策失误也越严重,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8)国家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所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银行的表外业务活动中,国家风险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一些小国债务人,往往会因一个政治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债务人无法如期履约。
正是因为表外业务存在如此诸多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其的管理。 (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1、制定和执行表外业务的管理制度
(1)信用评估制度。加强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建立信用档案并在交易中参照执行。尤其在风险类表外业务经营中,银行应严格控制风险,执行既定的操作纪律。 (2)业务风险评估制度。对表外业务的风险建立一整套评估机制和计量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每笔业务的风险系数,并按业务的风险系数收取佣金。 (3)双重审核制度。即前台交易员和后台管理人员严格分开,各负其责,以便于对交易进行有效监管。
2、改进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1)注重成本收益率。表外业务的业务收费率不高,但每笔业务的成本支出并不和业务量成正比,因此银行从事表外业务就有成本收益率问题。只有每笔业务成交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给银行带来较大的业务收入。
(2)注重杠杆比率管理。表外业务可“以小搏大”,其财务杠杆率相对较高。所以,在从事表外业务时,应根据银行本身的财务状况及每笔业务的风险系数,运用适当的财务杠杆率,以防银行陷入危险的境地。
(3)注重流动性比例管理。为了避免因从事表外业务失败而使银行陷入清偿力不足的困境,针对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量较大,风险系数也较高的特点,适当地提高了流动性比例要求。
第十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
一、填空题
1、国际业务部。
2、委托人。
3、进口商所在地的银行。 4、信用证结算
5、光票托收,跟单托收。
6、出口商,出口商所在地银行,进口商,进口商所在地银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BCD 4、C 5、B
三、名词解释
1、国际租赁业务:就是商业银行应国外承租人的要求,购买大型成套设备出租给国外承租人,并约期收回租金的国际融资活动。国际租赁是国际贷款的转化形式。
2、国际结算业务:是指在国际间办理货币收付以清偿不同国家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活动。
3、非现金结算:是指不通过直接交付现金,而是借助于各种支付工具和信用凭证来传递国际间的资金支付指示或入帐指示,通过各国银行间的划账冲抵来结清国际间债权债务的一种结算方式。
4、信用证:是进口国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向出口商开立的,凭规定的单据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给出口商的书面保证文件。从本质上来说,信用证是由开证银行向出口商签发的以开证银行为付款人的信用担保函。
5、国际保理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国际贸易的出口方提供的将出口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和提供买方信用担保融为一体的综合金融业务。
6、空壳分行:是对跨国银行在某些国家设立的仅仅具有账簿功能的银行的形象称谓。 四、简答题
1、答:为了防范国际贷款中的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借款人所在国的法律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签署贷款合同时邀请借款人所在国的法律专家进行指导,以保证签署的法律文件在借款人所在国能够强制执行。
(2)与国外借款人就合同条款进行充分的沟通,对贷款合同中规定不清或借贷双方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应签订补充合同或备忘录加以澄清。
(3)贷款合同执行中遇到的任何法律纠纷都应在借款人所在国的法律专家的指导下解决,商业银行对此应做好准备。
2、信用证结算的操作步骤为:
(1)进口商依据进出口双方签定的贸易合同,向当地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2)开证行对开证申请人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为其开立信用证。 (3)进口方银行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 (4)出口方银行通知、转递或保兑信用证。 (5)出口方银行议付信用证及索汇。 (6)进口商付款赎单。
3、国际保理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1)出口方与出口地的保理银行接洽,委托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对其将要进行的出口交易提供保理业务,并将进口商的名称、地址等情况通知出口地的保理银行。
(2)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将上述资料通知进口地的保理银行,并委托其对进口商的资信
进行调查。
(3)进口地的保理银行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并具体建议和担保可以向进口商提供的赊销金额,然后将调查结果和建议以及可以担保的赊销金额通知出口地的保理银行。
(4)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将调查结果及可以担保的向进口商的赊销金额通知出口商,并与出口商签定详细的保理合同。
(5)出口方发运商品后,在担保的金额范围内,将有关单据以无追索权的方式出售给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后者在按照汇票金额扣除利息及有关费用后,立即或在双方商定的日期将货款支付给出口商。
(6)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将有关单据寄给进口地的保理银行,由其向进口商催收货款。
(7)在付款到期日,进口商向进口地的保理银行付款。
(8)进口地的保理以后在收到货款后,向出口地的保理银行划付货款。 4、商业银行在国外建立分支行时需要考虑如下条件:
(1)商业银行通过一段时间国际业务部的运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商业银行通过国际业务部的运做在国外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或者商业银行的国内客户大量进行跨国经营,并在国外的某些地区形成了一定的积聚效应。
(3)商业银行拥有某些从事银行业务的专有技术,从而在国外开展业务时能够取得某些竞争优势。
(4)东道国允许国外商业银行在其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国外商业银行分支行的业务运做环境比较宽松。
五、论述题
答: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中,会面临诸多风险,国家风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
(一)国家风险的界定及来源
商业银行在发放国际贷款时,由于借款人(或借款人的主要国外业务对象)所在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局势等发生变化而对借款人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国家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认真面对,而又经常被忽略的一种风险。国家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政治因素形成的国家风险;二是由于经济因素形成的国家风险。商业银行不仅在发放国际贷款时会面临国家风险,而且在向国内出口商发放贷款时也同样会面临国家风险。国家风险的评估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必须对别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二)管理国家风险的方法
首先,商业银行应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做好借款人所在国的未来发展预测。虽然做到准确地预测非常困难,但如果不进行预测就向外国借款人发放贷款,必然使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为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科学的国家发展预测机制。这一机制包括:建立借款人所在国的国家档案;聘请专家分析借款人所在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式;购买专门机构对借款人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报告;经常与本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了解其对各国国家风险的分类状况,接受其的建议和指导。
其次,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各个国家进行分类,从中挑选可以发放贷款的国家。对政治动荡或政治前景不明朗,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国家,以及经济发展存在较大隐患的国家,商业银行应坚决拒绝按照商业贷款的条件发放贷款。对这类国家,商业银行只能发放少量的风险贷款。
再次,对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商业银行应考虑将贷款比较均匀地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即使有些国家现在看来各方面情况都很好,并且将来的走势预测也不错,但不能
保证这些国家能够按照预测的走势发展下去。
因此,商业银行应将国际贷款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以防止出现国际贷款上的信贷集中风险。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将贷款的国家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
1、合并,收购。
2、公平竞争,适度集中,大银行实力。 3、大型化,综合化,国际化。 4、业务处理的电子化。
5、管理工具的非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内部化。 6、求大,求全,创新。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 2、AC 3、A 4、B 5、D
三、名词解释
1、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2、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3、全能银行:一种银行类型,它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有的还能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权。
4、银行的电子化:包括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即以电脑代替手工和减少分行数目,办理银行业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即银行在拥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预测和决策,从而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客户服务全面化,银行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5、资产证券化:广义来说是指银行系统的非中介化;狭义则是指商业银行业务中的资产证券化,它是指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固定债权、债务形式,而代之以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
6、零售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居民个人服务所办理的各项业务
四、简答题
1、答:近些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1)全球经济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度成为主要制度,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出现剧烈波动。另一方面,由于石油问题和贸易问题引起的争端不断,世界范围内物价和利率水平大幅度震荡。全球经济波动的日益加剧,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经营风险加大。
(2)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因此,在最近二三十年中,全球资本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3)新科技革命推动金融创新。196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掀起了高潮。它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而且直接推动了金融创新,掀起了一场金融领域的科技革命,使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与阶段。
(4)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2、答:追求银行股东利益最大化只是银行并购的原始推动力,在大量的银行并购案例中,引起银行并购兴趣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规模效应
(2)进入新的市场 (3)发展新的业务 (4)提高市场占有率
(5)目标银行具有改进管理的潜力 (6)税收上的好处
(7)获得破产银行的优质资产
3、答:银行并购不仅对交易当事人有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可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
(1)银行并购的正效应: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社会;拯救低效银行,保持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
(2)银行并购的负效应:银行并购可能导致过度垄断,从而降低效率;银行并购增加了风险;银行并购增加了失业。
4、答:风险管理之所以会成为银行的核心功能,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风险性和宏观性特征。商业银行几乎所有的经营政策,都是围绕着在坚持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现代社会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客观上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才来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各种服务。
(3)商业银行在化解经济运行中宏观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风险缓冲机制,它在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4)商业银行具有的得天独厚条件决定了其在全社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独特性。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殊性表现为管理工具的非标准化和管理方式的内部化。
五、论述题
答:商业银行的发展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1)风险管理功能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
商业银行自从其产生之时起,信用中介功能就是其首要的或核心的功能。但由于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出现了“非中介化”趋势,银行信用中介功能在弱化。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突现,而其中的风险管理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功能。原因主要有: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风险性和宏观性特征;现代社会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商业银行在化解经济运行中宏观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银行具有的得天独厚条件决定了其在全社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独特性。
(2)商业银行向综合性、多功能的“全能银行”方向发展
目前主要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混业经营,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经营信托咨询、证券买卖、外汇买卖、代理保险、保管箱、信用卡等业务。上述变化趋势将使现代商业银行变成了真正的全能型银行。
(3)金融服务性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银行业务结构的变化,金融服务性业务在整个银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服务费收入也将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已普遍超过了存贷利差收入,一些银行甚至达到了70%。
(4)金融创新能力将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
19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的重大变化,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创新的浪潮,给国际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能否创造出能够规避风险、满足市场需要的新的金融产品,正成为银行家们所要关心的首要问题,而未来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风险能力的强与弱。
(5)银行业务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构将呈现“虚拟”化趋势
在网络银行或网上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物理”形态的银行分支机构越来越显出其弊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将会有更多的银行和更多的银行业务走向网络化。
(6)资产证券化趋势不断加强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降低发行贷款证券的银行的风险。随着“证券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将日益成为证券的主要发行者与购买者,并使商业银行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道路。
(7)以个人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将成为银行竞争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企业逐步转向证券市场融资而居民的服务需求增加,对个人业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业务品种上都在迅速增长,并日益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