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对比分析《声声慢》译本 下载本文

从翻译美学角度

对比分析《声声慢》英文译本

姓名:邢娜

学号:2120111442

从翻译美学角度对比分析《声声慢》英文译本

姓名:邢娜

学号:2120111442

摘要:诗歌是人类文学殿堂的瑰宝,是最为纯粹的文学形式。古诗英译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对等,更要在目的语中再现美感。本文从讨论翻译美学和翻译学“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出发阐述了诗歌翻译美学,并在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基础上,对美国肯尼思.雷克斯罗斯、我国许渊冲和徐忠杰的三种英文译本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诠释了翻译诗歌美学,并对比总结出“三美原则” 在译作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声声慢》,翻译美学,“三美”,译本,艺术

第一章 李清照与《声声慢》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自幼博通诗书。她写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有成就,曾被称为“易安体”,被目为婉约派正宗,对词的看法相当保守。其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苍凉沉郁,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声声慢》,中国文学史上的“叠音绝唱”,是李清照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所作的词,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一共用了九次叠音,尤其是开篇七叠连用,音凄情苦,自古以来令人哀伤叹绝。

李清照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此首《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此时正值外敌入侵,她在故乡山东的房子也被敌兵付之一炬。丈夫已病死,而夫妻二人费尽半生心血所收藏的金石文物也在慌忙避难过程中丢失殆尽。作者当时已经年近五十,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于是在深秋的某一天,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

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该词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与清新可人的风格,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字里行间哀愁满目,令人读之心酸。

《声声慢》这首词长于铺叙,但又不拘泥于外部事件的完整性,而是以时间为线索,紧扣内在感情的发展变化来展开的,所以能把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无累赘之感。开头的七处叠字分三层来写内心的无聊、空虚和失望;接下来抓住最难得的晚秋天气、乏味的淡酒、旧时相识的过雁、堆积满地的黄花和黄昏时的梧桐细雨等眼前事物来衬托自己的凄苦心情,使心境于物交互作用,看出感情的起伏变化;最后用一个反问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感情变化的高潮处煞住,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金兵入寇,北宋惨遭亡国之恨,人民颠沛流离,过着这种悲惨生活的岂止李清照一人,她这首抒主观之情的表现作品代表着千千万万不幸的妇女的心声。

第二章 关于翻译美学

1. 文学翻译方法

在很多中国译者眼里,直译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平常的翻译方法。刘忠德曾对直译做了如下的定义:“在翻译的过程中,直译是在将文章总体纳入考虑的同时,把每个句子作为基本的单元。一个注重于直译的译者,将会尽其最大努力去在尽可能多地保存原作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情况下,重现原作中的观点和写作风格。”除了直译之外,意译也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顾名思义,尽管意译依然建立在对于原文意思的理解上,但是译者并不需要去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就给了译者更多的主观性,同时在译文方面也增添了更多的变化。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是对此的最好诠释。译者需要做的是将原文中的思想精华传递给读者,如果必要的话,那就牺牲原文中的文学性或者词汇。

在种类众多的文学作品翻译中,诗歌翻译无疑是最不易的。诗歌是一种将富含情感与意象的短句按照音韵学来排列的文学形式,译者不仅需要将诗歌的主要内容传递给读者,并且要做到译文与原文的艺术氛围尽可能统一。许渊冲推行的“三美”理论强调了诗歌翻译在注重意象美的传达之外,也要注重声韵美与形式

上的美。与此相近,刘忠德曾说:“一个好的译文不仅在形式上忠于原文,在精神上也要与其一致。”诗歌翻译需要译者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意象以及原文中暗藏的意思通过多样的翻译手法展现给读者。而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无疑就是构建出与原文相同的忠实意象与含义。

2. 翻译的艺术美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用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想法与情意,它与人的思想密切相关,并且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它继承了语言的一切美点,文字使语言之美升华。

翻译是用目的语将源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翻译存在一种偏见,认为翻译只是一种纯技术性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只要懂一点外语,有一本外语词典,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翻译。然而,翻译所涉及的远不止是语言文字的符号转换。英国文艺批评家查理兹说过,翻译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活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有人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而翻译就是“带着手铐脚链跳舞”。源语的创作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但是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有时甚至更难。难度越大,其艺术性也就越高。

翻译是艺术,也是一种美学。翻译美学,不论中外,在历史上都有其深厚的美学渊源。关于翻译美学的美学渊源,我国学者刘宓庆在其新版的《翻译美学导论》中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作赘述。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译论同美学的结合发展历程和我国译论同美学的结合发展历程是不一样的,中西方译论同美学结合的程度也有差别。美学在西方译论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推动作用,而在中国,译论和美学的关系密切而持久。

关于翻译美学思想,古今中外的许多翻译家和学者都有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看法。在西方,拉姆斯登直接提出的“翻译之美”的概念,指出,翻译之美集中表现于修辞美、意境美、采风美、形象美、典型美与宏观美。要思维抽象化、想象升华、与语言形象化,才能译得表里俱秀,形神兼似,味如甘醇,吮之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