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三矿 下载本文

量白云母片,硅泥质胶结,局部含菱铁质鲕粒。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水平层理,含铝土质及黄铁矿鲕粒,深灰色泥岩中富含植物化石。本组厚度一般为76.50-140.50m,平均厚度为129.46m。

2.下统下石盒子组(P21)

由砂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和煤线组成。砂岩呈灰带绿色,为细粒、中粒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暗色矿物及棕云母片,含灰色泥岩包体、层面呈黑色,具斜层理和波状层理、钙、泥质胶结。砂质泥岩和泥岩呈灰色夹紫斑,局部为紫色和灰黑色。灰黑色砂质泥岩中常含带羊齿,苛达等植物化石,铝土质泥岩位于本组中下部,浅灰—青灰色,脂状光泽,富含菱铁质鲕粒。 本组以S12砂岩底面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分界,地层厚度一般为85.32—137.40m,平均110.42m 。 3. 上统上石盒子组(P12)

下段底部为砂岩,岩性为灰,灰白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含深灰色泥岩包裹体,具斜层理和波状层理。中部为S16砂岩,分三层S16-1 、S16-2、S16-3: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具灰色泥岩包体,含绿泥石,绿帘石及钻石等矿物。一般具底砾岩,三层砂岩均呈正粒序,砂岩厚而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辨认,为石

13

13

盒子组中的良好标志。本断层厚113.10~205.03m,平均厚159.32m。

上段底部S17砂岩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含肉红色矿物及少量燧石,次菱角状接触或硅质胶结,具底砾岩和灰色泥岩包体,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中部和上部有S18、S19砂岩,分别由1-2个分层组成,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砾岩和石英砂岩,岩石颗粒为菱角~次菱角状,钙质胶结,含石英砾石,绿泥石等,具斜层理。本断层厚244.34~305.94m,平均274.65m。 4.上统平顶山组(P22)

由2-3层细、中、粗粒石英、长石石英砂岩组成(S20),底部为灰~灰白色,中上部为浅灰~绿灰色,各分层均呈正粒序,分选性好,钙质胶结,含少量绿泥石,具斜层理,为本区一良好标志层。本组层厚77.97~88.25m,平均83.34m。 (四).新第三系上统鹤壁组(N21)

岩性为褐黄、棕黄、浅棕色矿质粒土,花斑状半固结泥岩和数层青灰色,深灰色砾组成,砾岩一般5-8层,砾岩成分主要为灰岩,次为石英砂岩和燧石,砾径大小不一,一般0.5-8cm,分选差,钙质胶结,与下伏二迭纪地层不整合接触。本组厚度101.40-383.00m,平均厚度210.48m。 (五).第四系(Q)

14

14

由黄、黄褐色砂质黏土组成,含钙质结核,垂直裂隙发育,局部形成陡坎。底部有薄层砾石层。本系地层厚度0-21.00m,平均102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 . 煤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本溪群、太原群和二选系山西组,总厚度平均210m,发育两个煤组,即一煤组和二煤组,共含煤层24层,总厚度11.47m,含煤系数5.46%,山西二1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太原群一11煤大部分可采,一22煤局部可采。其他煤层均属于不稳定薄煤层分部范围小,没有工业价值,但在地层对比中有重要意义。

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底部S10砂岩之下,底为S9砂岩,下距L8灰岩35m,结构比较简单,煤层厚5.95~9.23m,平均8.26m,属稳定特厚煤层,煤层下部有2~3层夹矸,比较稳定的夹矸,有一层,厚度0.0~0.67m,平均0.30m,夹矸上下煤厚平均1.7~2.0m。

一22煤(下夹上煤)位于太原群下部,L2灰岩石为顶板,煤层厚度为0.45~0.87m,平均0.75m, 属不稳定薄煤层。

15

15

一11煤(下夹下煤)赋存于太原群底部,以底版泥岩与本溪群分界,上距L2灰岩8.22m,其层位稳定,煤层厚度1.00~1.90m,平均1.45m,为为稳定复杂的薄~中厚煤层。 四. 煤质

(一)煤的物理性质

二1煤为黑色,玻璃~金刚光泽,条带灰色略带浅灰色,属半亮型煤,具条带状结构,比重1.38,松软易碎。

一22煤硬度小,易破碎,内生节理发育,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多具条带状结构。

一12煤和一11煤基本相似,黑色,金刚光泽,呈粉粒块状,参差状断口,属半亮型煤,含有较多的黄铁矿结核,有臭味,比重较大,约1.55。 (二)煤种

二1煤为低灰,特低硫,低磷,高融灰分的粒状煤,以瘦煤为主,有少量贫瘦煤。 (三)煤的可选性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