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 下载本文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糖 类

——————————————————————————————————————

[课标要求]

1.掌握糖类的组成、分类和结构。

2.掌握糖类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蔗糖和麦芽糖为双糖,其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蔗糖、淀粉、纤维素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催化剂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C6H10O5)n+nH2O――→nC6H12O6 △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营养物质与糖类的代表物

1.基本营养物质

2.糖类的分类及代表物

单糖 双糖 多糖 [特别提醒] 代表物 名称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分子式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分异构体 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1 / 6

(1)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类物质。

(2)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2∶1,但并不是以水的形式存在。

(3)糖类的一般通式为Cm(H2O)n,但符合此通式的并不一定属于糖类,如乙酸。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 (3)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4)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都用(C6H10O5)n表示(×) 2.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解析:选C 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A、B正确;根据糖类能否水解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C错误,D正确。

糖类的性质及应用

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分子结构

(2)特征反应

I2②淀粉――→变蓝色 2.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1)蔗糖的水解反应

2 / 6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催化剂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____果糖__ (2)多糖的水解反应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__________葡萄糖__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

(1)淀粉遇到碘单质才变成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3等)不变色。 (2)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一定要使NaOH溶液稍过量,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1.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怎样通过实验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提示:把NaOH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若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

2.糖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何要注明糖类的名称?

提示:糖类存在同分异构体,同一化学式可能表示不同的物质,所以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分子式下面标上糖类名称,防止混淆。

3.将淀粉在稀硫酸中加热使其水解,然后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否检验出葡萄糖?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而淀粉的水解液呈酸性,若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应先加碱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Cu(OH)2悬浊液。

3 / 6

1.葡萄糖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① ② ③ 现象A 溶液呈蓝色 溶液呈蓝色 溶液不呈蓝色 现象B 未产生银镜 出现银镜 出现银镜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解析:选D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3反应,D错误。

2.验证蔗糖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实验进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少量蔗糖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4 / 6

结论 未水解 部分水解 完全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