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复习整理资料 下载本文

新闻作品评析

第一章:概论

一、新闻作品是什么?

? 是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的创造性成果。狭义上是指新闻报道,是以报道事实为主的各

种报道文体或报道类型,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广义上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报纸版面等。

二、新闻作品的特点

共性:

? 真实性 新鲜性 公开性 服务性

个性:

1、与媒介生态有关 2、与媒体品质有关 媒介生态: a媒体的定位 a社会媒介体制 b媒体的价值观 b社会政治面貌 c媒体的新闻制作标准 c社会文化及社会心理 3、与记者个性有关

路透社使用消息来源的基本原则

? 诚实原则:我们提供消息来源时决不应误导读者,把消息来源公开说的事情作为背

景性的东西来引用,或者当我们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的时候,却以多个消息来源的形式来引用。

? 透明原则:消息来源应尽可能详细而明确。努力同消息来源协商使其同意对其做十

分准确的描述以使读者相信我们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没有进一步描述的“一位消息人士”、“几位消息人士”“几位观察员”是含糊和不可接受的。“消息灵通人士”“可靠消息人士”的用法也是如此。 ? 多源核实原则:

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路透社对公正性的报道要求:

? 避免偏见:如果不能避免偏见,路透社就不成为路透社。我们是一个“无国籍”的新

闻机构,我们的编辑部欢迎多样性,但要求所有的职员将其国籍和政见置之门外。我们必须避免不适当地提及性别、种族、宗教、文化现象、年龄和性取向。

? 中立:中立是我们新闻品牌的一个特点,它使得我们能没有任何议程地准确公正报

道争议、冲突或辩论的各方。作为路透社记者,我们决不视争议、冲突或辩论的任何一方为一体。我们的文字和视频报道必须反映所有各方,而不是仅一方。例如在政治争议或军事冲突中,始终有两方要考虑,如果我们不能给不同的各方充分的空间,那么我们将冒被认为有偏见的风险。路透社不支持任何政党或机构也不在国家或国际冲突或争论中有任何偏袒,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 报道冲突、指控或批评:我们必须始终努力小心翼翼地保持公正和平衡。观点不应

被描述成事实;指控不应被作为有罪的标记;我们有职责给这类报道的对象提供公正的机会。始终给人、公司或机构同等机会以在你的报道回复任何针对他们的指控。 ? 个人观点:在工作中,路透社记者决不应在报道、电视或广播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不应在他们投稿的网络博客或聊天室中表达他们的观点。对这一基本原则任何背离都会损害路透社多年来在用户和公众之间建立的信任。这一原则适用于路透社的所有新闻形式,无论是金融新闻还是一般新闻,也包括任何语言形式的新闻。

三、何谓“评析”?

? 评价与分析 ? 评:新闻价值的大小、表达的思想是否深刻、有无揭示事物的本质、有何社会效果。 ? 析:结合社会背景分析现实意义、分析其主题、角度、结构、语言的特点。

四、新闻评析的基本出发点

1、新闻作品是写给谁看的? ? 以受众为本位 ? 体现人文关怀

2、新闻作品生成的机制是什么?

? 外部力量: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媒体因素 ? 内在心理:倾向性、个人价值观

3、新闻作品应体现出一定的功能。 ? 是否时宜?

? 对于社会舆论能产生什么作用? ? 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第二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原则和方法

一、新闻作品评析的原则

1、新闻本位原则

? 新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因素考虑

来“做”新闻。

? 应当把新闻当作真正的告知性传播活动,而不是劝服性的传播活动。

2、新闻评析的伦理原则

? ? ? ? ? ?

真实、准确 公正、客观 尊重他人权益 保护公众利益 品格高尚 专业表现

3、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原则

4、人文关怀原则

? 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 作者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正代言人 ? 是否对每一个人都持同样的尊重关怀态度 ? 作品要表现真情实感 假新闻的“新”特点:

? 用假消息源炮制“重大”新闻 ? 编造弱势群体的“感人”故事 ? 迎合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 利用社会热点制造假新闻

如何对真实性进行分析?

? 新闻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交待清楚 ? 大量采用直接引语 ? 细节描写真实

?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 ? 报道具有平衡性 ? 有明确的消息来源

? 记者不直接发表感想和议论(用事实说话)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原则: ? 救人第一位,报道第二位 ? 采访中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 不宜将太过惨烈和血腥的画面直接展示在人们面前 ? 富有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二、新闻作品的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一)新闻价值分析 ? 时新性 ? 重要性 ? 显著性 ? 接近性 ? 趣味性

新闻价值与新闻敏感

? 快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 ? 从小事件、小细节中发掘新意义

? 善于从复杂事件中提取出最重要的内容 ? 迅速判断新闻事件是否能引起受众兴趣

(二)主题分析 什么是新闻主题?

是新闻作品要表达的主要看法和观点,是新闻事实体现的中心思想。

什么是好的新闻主题?

1、紧跟当前形势,反映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有指导意义

2、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3、提出了被人们忽视的,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4、解答了大众的疑问

如何评析主题

? 评析主题是否是从事实中提取的,还是主观随意赋予的(用事实说话) ? 评析主题是否反映了现实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 ? 评析主题是否能引起大众的注意 ? 评析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三)角度分析 新闻角度的含义:

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如何评析新闻角度?

? 新闻角度是否有新意,并能说明关键问题

? 新闻角度是否对某方面工作有影响或有指导意义 ? 新闻角度是否适应读者心理、贴近读者

三、新闻作品形式分析

(一)结构分析

? 新闻作品结构:是新闻作品各个部分组合和排列的方式。

新闻结构布局的原则:

? 形式服从内容需要 ? 文气贯通

? 照顾读者心理需要 ? 灵活独创

如何评析新闻作品的结构?

? 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结构的好坏,首先看其是否简要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 新闻作品的结构要与“最重要的事实”有直接关系,能充分表现主题 ? 新闻作品结构要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二)表达方法分析 ? 1、叙述 (三)语言 ? 2、描写:人物描写、 ? 评析标准: 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 准确贴切 ? 3、议论和抒情 ? 简洁明快 ? 4、说明 ? 通俗易懂 ? 5、对比 ? 生动形象 ? 6、设置悬念

第三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类型

一、个案研究

选定一个案例或若干个小案例,对案例的特征和构成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提示我们对总体情形的把握。

? 1、对特定的新闻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当和错误进行诊断。 ? 2、对特定的新闻作品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 3、对新闻作品中出现的模范文本进行分析研究。

二、综合研究

在零散的、单一的、随机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由零散到完整、由单一到全面、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综合,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完整而富有深度的把握。 1、对新闻作品表现出的写作方面诸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对新闻作品的主题倾向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3、通过具体的新闻作品分析,总结新闻报道的一般趋势,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时期的新闻报道的情况。

三、比较研究

? 1、从刊播新闻的媒体所属的空间角度看,可以比较:中外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异地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 2、从刊播新闻的媒体的属性看,可以比较:党报与都市报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专业

性媒体与综合性媒体或大众性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

? 3、从刊播新闻的媒体运用的技术特性看,可以比较:电子媒介与平面媒介对同一事

件的报道,电视与广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互联网与其他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 4、从新闻传播的形式特征来看,可以就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在标题处理、结构安排、

语言方式、叙事策略、报道模式、新闻背景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四章:消息作品类评析

1、消息的特点: 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新:内容新、认识新、角度新;快:时效性强;短:篇幅简短、语言简洁、文约意丰;实:用事实说话,摒弃空洞的议论。 2、消息的结构:

⑴.外部结构: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部分组成。 ⑵.内部结构: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

②.编年体式结构:能够较为完整地将新闻事实以故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适用于报道内容较为复杂但线条较为单一的新闻事实。

③.悬念式结构:在消息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在行文中将内容逐步展开,最后将谜底揭开。

④.散文式结构:写法自由,行文富于变化,突破了具体的条条框框。 3、消息评析方法与要求: ⑴.时效性分析。

⑵.内容分析:①主题;②角度。 ⑶.结构分析:

(1).外部结构分析

A、导语:新闻导语批判①.无新闻型导语;②.会议开幕型导语;③.表彰先进型导语;④.概括型导语;⑤.概念型导语;⑥.埋葬新闻型导语。 B、主体①.对导语中最重要事实加以注释和补充;②.补充导语中未提及的事实;③.避免与导语重复;④.层次分明,主干突出;⑤.内容剪裁精当。 C、背景:解释、对比、烘托的作用。

D、结尾:或归纳总结,或交代最新进展,或提醒启发,或预见趋势。 (2).内部结构分析

结构是否能够很好地体现内容 (3).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是否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瞩目的事实放在导语中,是否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来安排行文;对具体的内容而言,倒金字塔结构是否为传播信息的最佳结构模式。

(4).表现手法分析 ①.是否客观报道?

②.事实叙述得是否清楚完整? ③.细节的表现是否恰当? ④.人物表现是否鲜活? ⑤.有无精彩的场景描写?

⑥.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是否有效地揭示出来? (5)语言分析

①.是否准确无误 ②.是否简洁明了 ③.是否生动形象

第五章:通讯作品类评析

1、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主要报道范围包括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经过、某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及某地风貌的概况特色等。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信息容量大2、写作灵活3、表现力更强

3、通讯的特点:1、深入而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2、围绕主题精选典型材料3、表现手法多样,可灵活运用4、读者希望能从通讯中获得超过信息本身的更多收益

4、通讯评析中值得注意的几点:1、人物形象是否能做到真实可信?

5、通过具体可感的事实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轨迹;用生动个性化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用常人的视角来描写人物,不应人为拔高或贬低;展现矛盾冲突,写出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6、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分为五种类型: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或精英人物;不寻常的小人物;命运及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的“冰点”人物;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7、突出人物特点及形象的几种方法:选取人物身上的典型事件;再现人物的特色语言;集中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摄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抓住社会浪潮中人物的命运转折。

8、人物通讯写作的开头方法:1、概述人物的闪光点;2、用画面式、镜头式的描述来引出人物形象;3、用简短、贴切的点评引出人物的特点;4、用重要的情节或感人的细节开头;5、用强烈的对比突显人物;6、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头;7、用人物的生平及成长经历开头;8、悬念式开头揭开人物命运;9、肖像型开头;10、散文式开头;11、用直接引语开头

9、细节表现手法的运用;人物语言的使用。

10、新闻语言的特点:消息语言表达注重直叙,通讯语言表达跌宕多姿;消息语言表达注重概括,通讯语言表达要求详尽细腻,具体形象;通讯语言还体现在思辨性和抒情性

11、通讯的结构: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对象的认知顺序安排材料。横式结构:以空间转换或按事物性质层次安排材料。纵横式结构:将两种结构结合起来运用的结构。

第六章

在美国,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是继政党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报道形式。主要以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为主。

调查性报道:对象指向政府,记者参与式调查,而且独立行动,以“揭丑”为目的。 解释性报道:重点依靠背景资料和专业观点来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深度报道: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新闻学大词典》

与传统的报道理念相比,深度报道在理念上实现了三大突破:

1、摒弃“非黑即白、非正即反”的“两极”观,而强调事物的整体性 2、避免“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强调事物的相关性

3、不去追求“终极性”结论,而强调事物连续不断的永无休止的变化和发展

一、深度报道的特点

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和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揭示明日之意义。” 1、深刻性

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到认知,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揭示因果关系(水利之忧 防疫之虑 基建之辩 物资之思 安置之考 赔付之问) 2、过程性

展现事件发展的脉络及矛盾演变,对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 3、解释性和分析性

提供大量背景资料及权威人士的分析,揭示本质、分析影响、预测趋势,启发受众思考

二、从哪些方面评析深度报道作品? 1、观察新闻事件的视角如何? 不只关注平面而孤立的“点”,而是“点”在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与联系,展示事实各个方面的联系。(过去与观在;现场及与现场有关的地方;当事人与相关人员;为什么?;怎么样?) 2、事实选择的全面性如何?

历史性事实、环境性事实、简历性事实、数据性事实、反映性事实 3、背景的展现

宏观背景:时代背景

中观背景:与新闻事件、人物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 微观背景:事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4、事实的关系展现得是否清楚?有没有注意报道的平衡性?

聚焦法

导语: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感人的情节、引语) 过渡到主题: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移到对大问题的考察分析上 发展主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透视主题 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首尾连贯)

第七章

西方新闻作品评析 一、 西方新闻作品的形式

1、 消息news

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常被称作“报纸的主体”、“报纸的主角” “倒金字塔”式结构

2、 特稿feature

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 ? 特稿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 。

? 特稿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它只要围绕新闻或非新闻事件,把事件或人物的最生动、最感人的细节加以集中、具体地描述,引起读者兴趣,就是成功的特稿。

? 早期的特稿,主要用于报道时效性稍弱,而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新闻。

? 近年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循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描写新闻故

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使读者在一种新奇、轻松的心态中接触文章所反映的一个个严肃的主题。 ? 特稿更多地采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

? 一般来说,特稿切入角度都比较小,往往是在对现场情景的一个描写中进入故事,

然后逐步展开情节、丰富材料、刻画人物,随之就显现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 其特点是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和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 3、 解释性报道

它是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 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要求运用大量事实及详实的背景资料。

4、 调查性报道

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

分为“单项揭丑式”和“综合分析式”。 二、 西方新闻作品的特点

1、 从报道题材上来看,侧重于报道“不寻常的变动”、“冲突”、“丑闻”。

2、从报道角度上来看,多聚焦个体,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而不是简单概括整体情况。

3、从报道结构上来看,经常采用华尔街日报体、跳跃式结构等

4、从表现手法上来看,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强调现场感和可读性,语言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