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主论文) 下载本文

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马虎、粗糙的现象,表现在:

(1)止水带固定不牢,接头采用搭接没有焊接,浇筑混凝土有卷起现象。 (2)止水条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安放不规范,造成扭曲、变形;

(3)施工缝、变形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止水带和止水条与混凝土不密贴。

由于以上原因,隧道建成后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水率最高。有关资料表明,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水占隧道总渗漏水的60%以上,个别工程甚至出现“见缝必漏、无缝不漏”的现象,不得不花费高昂的代价进行整治。 3、 隧道基底处理不当

隧道底板是防水最薄弱的部位。在以往隧道设计中,底板不采取任何防排水措施,仅靠仰拱或铺底混凝土进行防水。但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洞,主要是基底处理不干净,有残留的泥水,浇筑时,混凝土不能和地层紧密结合,中间存在泥沙夹层,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给防水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隧道运营后,在动载及冲击荷载的作用下,隧道底板破裂,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4、 防水板失效

塑料防水板是复合衬砌结构防水中一道重要的防线,也是我国隧道结构防水的一大进步。但目前,塑料防水板的铺设也不尽人意,表现在:

(1)未采用无钉铺设工艺,仍用“铁钉”将塑料板钉在铺设基面上,而对穿透的钉孔不做任何处理。或采用陈旧的挂带法施工,使防水板未能密贴初期支护,浇筑混凝土时防水板拉裂。

(2)焊接工艺不过关,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现象仍有发生。

(3)对铺设好的塑料防水板保护不够,防水板被扎破、烧破,在二次衬砌前未对破损处修补。 (4)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差,铺设质量不过关,过紧或过松,砼浇筑后防水板拉裂或在衬砌背面形成空腔水囊。

实际上,塑料板与二衬之间总留有透水间隙,只要塑料板漏水,就会一漏百漏,而且治理时寻找水源也非常困难。

5 、纵、环向排水盲管失效

有限制地排出衬砌背后的地下水,减小地下水对衬砌的压力,是结构防水的关键所在。隧道的纵环向排水盲管也是隧道排水设计中的只要一环,纵环向排水盲管失效主要表现在:

(1)排水盲管刚度不够,砼浇筑时被砼挤压破坏,排水受阻。

(2)地下水中溶解物质经过长时间的结晶后,堵塞透水盲管透水孔,而设计上又没有有效的反冲洗设计措施,造成水不能渗入排水盲管而失效。

- 4 -

(3)在二衬或注浆施工中,由于对排水盲沟、盲管未进行有效的保护,砂浆堵塞盲沟、盲管,未起到排水作用;有的不设泄水孔或泄水孔堵塞,上部盲沟、盲管的水排不到排水沟中。这样,衬砌背后地下水越积越多,地下水压力也越来越高,在衬砌薄弱地方渗流排泄出来。 (四) 防水材料

隧道地下工程防水材料发展迅速,防水注浆材料、混凝土外加剂、各种止水带、止水条、嵌缝防水腻子、渗透结晶型材料等应有尽有,难免会发生鱼目混珠的情况。有些标称为橡胶防水腻子中根本无橡胶成份,抗水性极差,在水中浸泡很短时间便崩解;有些双面复合无纺布的塑料防水板,边上厚、中间薄,更有甚者,中间仅是两层无纺布复合,根本就没有塑料板;止水带、止水条的橡胶成份低,力学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排水盲管刚度小,混凝土浇筑压力将其挤扁等等。虽然这些伪劣产品不是材料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鉴别,使用不慎,定将后患无穷。

由于以上主客观原因的存在,隧道渗漏水现象屡屡发生,“十隧九漏”的说法虽显得有些夸张,但隧道渗漏水的确成了普遍存在的隧道病害,并以此为源,引发隧道其它病害的发生,严重地危害着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

四、 渗漏水治理措施

(一)隧道渗漏水治理宗旨

隧道渗漏水治理宗旨以“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二) 排水处理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首先要对地表渗水及地下涌水引起高度重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红 线探水等先进仪器预测掌子面前方涌水量大小,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提前预防,如采用超前钻孔减压。

开挖过程中,发现渗水,应寻找水源,如是地表水,应进行及时引排,在隧道山体表面,不应留有坑槽,以防积水;如是地下水,应找到出水点,进行有力的封堵,如水压过大,则宜将其引排至永久排水系统中。

开挖后,如边墙、拱部渗漏水应在喷射砼之前,将透水软管或塑料盲沟之类排水管道预埋于岩面上的出水点,采用钢钉固定牢固,喷射于初期支护的砼中,将排水管道引入拱脚,可临时开挖排水沟,将水引出洞外,待永久排水系统完工后,再将水引入永久排水沟内。如隧底涌水,可

- 5 -

在仰拱开挖成型后,在仰拱下部再开挖纵、横向盲沟,沟内铺碎石并用土工布包裹,盲沟应引出洞外。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在铺设防水板之前,要对初支表面的钢筋头、锚杆头等尖锐物进行齐根切除,然后检查喷射砼表面的平整度,矢弦比大于1:6的必须予以补喷找平,之后对仍有外露的尖锐物进行砂浆抹平,以防刺破防水板。按设计要求铺设纵、横向排水管及环向排水盲沟,要控制布设间距和数量及长度,环向盲沟的布设间距可做相对控制,即对附近有出水点的,可做适当调整。如出水较为集中,管道纵向连接采用套接,丁字交叉口处采用三通连接,连接点要固定牢固并密封。排水管的纵坡顺畅,不能起伏,要保证整体的排水不淤积。

(三)渗漏水处理

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慎,二衬施工完成后施工缝、沉降缝或是其他薄弱环节处发生渗漏水现象。根据出水点位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1.衬砌两侧墙部渗水时,沿出水点开凿一道引水小槽,引至永久性排水系统。

小槽断面5×5cm即可(如渗水较大,可适当开凿深一点)。将小槽四周修整顺畅,平顺。取半根φ50mmPVC反扣于小槽内,要尽量与内壁靠拢,用堵水剂或环氧树脂砂浆等高防渗性的材料将小槽填实并抹平。如还未能解决问题,则要用嵌缝密封胶将整个小槽全部密封。

2.靠近拱部渗漏水处理较为复杂,多采用注浆。

注浆时,按1~2m间距布设注浆孔,孔深应严格不大于各段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不能打透初期支护,孔径为42mm,埋设注浆管(图1)。如有少量渗漏水,可采用电锤打设一个小孔,用小型灌浆机注入堵水剂或环氧树脂砂浆等高防渗性的材料,注浆压力可控制在0.2~0.4 Mpa。若渗水量较大时,宜采用化学浆液注浆,注浆方法与上述类同。

注浆孔拱部孔距起拱线边墙

图1 注浆孔布置示意图

3.施工缝、沉降缝渗漏水处理

由于不可避免砼浇筑不连续性,导致容易发生渗漏。处理方法比较单一且效果较好,将渗水施工缝或沉降缝沿渗水点开凿1cm的小缝,充分清除石屑、粉尘和松动物,在小缝底部压入底衬泡沫条,起到导流的作用。然后单组反应型聚氨酯嵌缝胶或双组份聚氨酯嵌缝胶等嵌缝材料用灌缝枪压入缝内至密实即可。

- 6 -

五、 实例分析

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山冲新村隧道采用新奥法开挖施工。由于地质原因,该隧道变形较大,施工中采用仰拱、二衬紧跟,致使二衬距掌子面距离较近,隧道爆破时,端头预留的防水板破坏严重,修复困难。该隧道的一处渗漏水主要是由于防水板损坏、施工缝处理失效、泄水孔堵塞等原因造成。据此,我们遵循“排堵结合、以排为主”的治水原则进行治理。

对于施工缝及裂缝渗漏水,沿施工缝及混凝土裂缝凿槽后安装PVC管,其上用KP材料封堵,确保管外不渗不漏;混凝土表面点片状渗漏水处将需处理部位的基面凿除后均匀地涂抹KT1溶液。拱脚处渗漏水采取“先排后堵”的原则,即在拱脚钻设φ42引排水孔,人后安装PVC引水管,将水引致永久纵向排水沟。

山冲新村隧道渗水处理后,经现场检验及观察,隧道渗漏水得到解决,不仅达到了“快速高效”的目的,还确保了隧道处理后“不渗不漏”。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隧道工程渗漏水的表现形式、主要危害等方面的叙述,从工程上的设计、施工质量及选用材料等方面对渗漏水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为隧道渗漏水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