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个中心 坚持四个创新
——陵川县抗旱服务队
近年来,我们陵川县抗旱服务队立足山区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抗旱服务”这一中心工作不动摇,坚持机制、经营、管理、服务四个创新一齐抓,促使单位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无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企业形象都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农村抗旱供水方面,实现了四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一是供水方式由原来的“车辆拉水送进村”,农民担水吃,改为现在的“管道输水供到户”,农民吃上了自来水。二是供水管理由原来的乡村企业混管逐步改为现在的“以三大集中供水工程(台北、城西、浙水)为龙头,以六大机井为辐射,以小泉小水为补充,独具陵川特色的集中连片供水新格局”,“多龙治水”形成“一龙治水”。三是供水范围由原来的受益人口2000多人,扩展为目前的涵盖全县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8万余人,数十个工矿企业及东部旅游区生产生活用水的庞大供水网络。2007年全年扩供15个村庄、3个企业,增加受益人口8000余人。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部工程智能化管理。近三年来所建设的工程全部纳入了家家户户安水表,农民先刷卡,后用水的良
性发展轨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创新供水机制,打破传统体系,变“多龙治水”为“一龙治水”。
我们陵川县位于晋豫交界,地处太行峰巅,最高海拔1791.7米,是山西有名的缺水县。这里每年降水集中在7—9月,由于山高沟深,大部分水都流向了周边县市及河南平原。全县15座中、小型水库,除上郊水库之外基本上都是季节性水库,长期处于干涸状态。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80米,仅为全国人均的二分之一。尤其是西部山区人口密集的地方,水更为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12米,比国际警戒线的人均500米还低。
“陵川之长在于山,陵川之短在于水。”“有人的地方没水,有水的地方没人。”这些乡语俚言,是我县缺水困境的真实写照。水资源的不足和分布的极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县的工农业生产,乃至人畜吃水。致使全县旱灾频繁发生,抗旱引水成了陵川人民长期以来与大自然抗争的头等大事。 应运而生的陵川县抗旱服务队成立于1985年。长期以来所具备的抗旱职能只是打井拉水。全县的抗旱供水体系五花八门,支离破碎。既有乡管,又有村管,还有企业管,各自为政,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龙治水”。有些甚至是无人管。因此年年建工程,年年没水吃,管理跟不上,工程寿命短,
3
3
3
致使一些抗旱工程过早失去了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近年来,顺应市场潮流,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县里逐步理顺了供水体制,相继把下面6个站点一并纳入抗旱服务队统一管理。新建的赵岭、拱池岭水管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两个水管站的供水工程全部由抗旱服务队参与建设,参与验收,直接管理。从而大大避免了监管脱节,有效地克服了重建轻管的无序现状,确保了工程的永续利用。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陵川县抗旱服务队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建设成为一支“以驾校培训为龙头,以三大集中供水为基础,水利工程施工和水利物资供应为突破”的多元化抗旱服务组织。职能上也由零散的、单一的供水体系,逐步转变为目前的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涵盖全县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8万余人,数十个工矿企业及东部王莽岭—棋子山旅游区用水的集中管道供水网络体系。区域内90%以上的村庄实现了自来水入户,真正实现了集中供水网络化,农村供水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内的群众供水需求,为全县的饮水解困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创新经营方略,办活“龙头”企业,变“关门办学”为“开门办学”。
陵川县抗旱服务队是一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陵川驾校是我们直面政府投入不足,抗旱服
务难以为继的严峻现实,坚持多腿走路,全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龙头企业”。是服务队赖以生存的基石。为全力夯实抗旱服务“家底”,提高驾校的培训能力。近年来,我们大刀阔斧,广辟蹊径,多方筹资,前后投资500余万元资金,更新了17辆教练车,购臵了模拟仪、电脑等电教设备;建成了面积达80亩,在晋城市18所驾校中场地最大、设施最全、师资力量最强的现代化一流驾校,大大增强了驾校的科技含量和教学基础。使之逐步走向正规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驾校的全面更新,我们进一步创新经营策略,面向市场,主动出击,不仅使驾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的培训基地,还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另辟蹊径,与崇文镇小召村取得联系,把驾驶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使小召村46名青年农民不出村就办理了相关手续,享受到业务政策咨询、学费减免、就业扶持等多项服务,就业率达90%。这一重大举措在全县产生了重大反响。也为我们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办驾校开辟了一条新路。
“开门办学”、“上门办学”有效地拓展了业务,使我们的驾校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四年来共培训各类驾驶员近4000名,其中培训“阳光工程”学员400余名,减免学费10万余元,为全县农村劳力转移做出了突出贡献。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