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论文 下载本文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题目:校园网络综合型布线的建设与研究

题目:校园网络综合型布线的建设与研究 综合型布线的

姓 名:赵勋 班 级:09 级信安 1 班 学 号:200823076 专 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校园网络综合型布线的建设与研究 校园网络综合型布线的建设与研究 综合型布线的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园网正逐渐成为 学校必备的信息基础设施。校园网的实施,为各学校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并更充 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提供了保障。综合布线作为构建智能建 筑网络的物理基础。利用各种传输介质将通信管理设备和终端连接起来.其性能 好坏影响到网络能否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长短。 因此。 应满足以下要求: 标准性: 符合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支持主流设备端口,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稳定性: 传输性能稳定.且经久耐用,满足现在和将来高速数据传输的需要。扩展性:预 留适当的传输性能,易于扩充,能适应客户未来。校园网建设中最关键的要素就 是网络布线,一个学校能否建设成低成本、高性能的校园网,关键看网络布线。 因此,设计科学、合理、优化的校园网络布线系统,是进一步发挥各种网络设备 功能,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的重点。 关键词:校园网 网络布线系统设备 光线 双绞线 多媒体 -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目录 前言 ?? - 4 1.网络的概述及组成 ?? - 5 2.校园网络存在的问题 ?? - 6 3.校园网络布线分析 ?? - 7 3.1 现状分析?? - 7 3.2 趋势 ?? - 8 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 - 8 5.校园网网络布线设计 ?? - 8 5.1 楼内布线设计与实现 ?? - 8 5.2 建筑群布线设计与实现 ?? - 9 6.网络布线的设计和方案 ?? - 10 6.1 配线间材料选择 ?? - 10 6.2 网络布线的设计?? - 10 7.网络布线的管理 ?? - 11 8.校园网络布线应注意的事项 ?? - 12 8.1 优选材料设备?? - 12 8.2 布设标准化?? - 13 9.传统布线与国标布线的优点 ?? - 14 9.1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 - 14 9.2 按国际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 - 14 10.结束语 ?? - 15 - -3-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前言

在信息化、科技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为在本世纪末将我国建设成为经济高速 发展、教育设备完备的现代化强国,为把我国教育建设成一个高度发达、先进高 效的教育体系,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使其具有先进的教育手段,各学校有必 要建立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以此给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库,建立完备的数据 交换体系,快速地传递信息,从而实现校园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 台,为教师提供+个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为学校提供一个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 实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硬件教学环境,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

学效率。校 园网络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利j二提 高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是学校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基础,是学校 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与外界进行交流的窗口。 目前,校园网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各学校必备的信息基础设施,而校园网 络建设的规模和应用水平则将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 志。校园网建设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网络布线,一个学校能否建设成低成本、高 性能的校园网,关键看网络布线。因此,设计科学、合理、优化的校园网络布线 系统,是进一步发挥各种网络设备功能,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 用水平的重点。 校园智能化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 而智能化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合理的 网络布线系统,因此,校园网络布线是现在各学校非常重视的建设项目之一。为 部署、 设计一个更加可靠且便于维护的网络系统, 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校园网络的建设。 在我国.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早期的草木结构、土木结构过渡到近期 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现代建筑物已不单单是“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时遮风挡雨的工具了,而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更加需要智能化 的校园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学校弱电系统的基础平台.为语音通信、计算机 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远程教学通信等提供网络基础。 -4-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 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现代的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 研开发的基地,网络显得犹为重要。早在1990 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 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就提出了数字 化校园的概念。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计 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 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 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校园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前提,是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 1.网络的概述及组成 1.网络的概述及组成 网络的概述

校园网络主要包括:计算机数据网络、电话语音网络、视频监控网络、一卡 通网络等,是各种相关信息网络的综合体统称。统名称但不统实际内容,各个网 络均自成体系, 单独铺设线路, 单独设置管理设备间; 匠相独立, 无法实现兼容, 更无从谈起灵活智能。同时最新的国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中总则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应与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 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按照各系统信息 的传输要求优化设计。须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八字方针要求。各系统传输 都应归纳于综合布线系统,简言之,实现一线通。 校园网络布线系统为园区网,是校园内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 能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连接,也能使这些 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 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以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一般 来说,校园网络布线系统大多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包括楼内布线系统和楼宇互 连主干布线系统。散网络布线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筑群主干子系统—提供不同楼宇之间连接的布线系统, 一般作为校园网络的 连接主T: (2).备阃子系统一是整个楼宇内部的核心管理区域, 该楼所有楼层都通过双绞线 -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或光纤连接至此,通常,整个楼宇的汇聚层设备放置在设备间子系统内: (3).理区子系统一此系统放置同一楼层的线缆及接入设备, 有时也可把管理区子 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

以便集中管理: (4).直(主干)子系统—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 用于一楼宇内不同楼层之间的 连接,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 (5).平支干线子系统一连接配线间子系统至工作区,包括水平布线、信息插座、 电缆终端等,多采用超五类双绞线,对于新的楼宇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而对于 旧的楼宇则采用PVC线槽明装的方式: (6).作区子系统一由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 一个良好的网络布线系统对其服 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的通信设备如数据终端、模拟式或 数字式电话、PC和主机以及公共系统装置。

2.校园网络存在的问题 2.校园网络存在的问题

1).线路如麻。各个独立系统独立布线,太多的线路,一方面破坏了校园整体及 单体楼宇的美观,另一方面避免不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2).使用介质与接口不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介质为双绞线,接口为Rj45。电话 语音网络介质为2芯线,接口为RJ。视频监控网络介质为同轴电缆,接口为BNC。 一卡通网络485线缆,接口为485。

3).无法实现智能灵活。最典型的是语音和数据网络,问前校园宿舍信息点常见 配置为2个数描网络点和1个语音网络点。假设1:若语音点线路中间断了.结果 就必须重新铺设语音线路;假设2:若仅需1个数据点、2个语音点,结果无法实 现,理由是只有1个语音点、语音线路是独立的。 我们这里所要建设的是校园综合性网络,具体的规划建设方法,在下面的叙 述中会慢慢的给大家一一道来。要建设校园网络布线,首先就要对校园网络布线 进行分析。 -6-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3.校园网络布线分析 3.校园网络布线分析

3.1 现状分析 校园网络布线,各系统建设初期,更多的是从系统安全角度出发,采取了单 独组网方案。但实际利用率非常低下,也不便于网络的布线共享及系统管理。一 卡通系统网络结构分为两层,采用IOMB/IOOMB交换机和协议转换器,将所有的 485(或232)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下层为RS485(RS232)采集转发网络.上层为 100MB以太网的两层网络结构。一卡通系统一M流量雌图四大部分组成,传输部分 常用点对点的方式传输。即图像信号由视频线(SYV75—5)传输、声音信号由音频 线(RVVP2xO.5)传输、控制信号由控制线(RVVP2xO.75)传输。布线方式一般采 用光纤加同轴电缆方式。 电话语音系统分为两层,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作为主干传输层,二芯(四芯) 线电缆作为终端接入层。计算机数据网络布线主要由主干光纤、接入双绞线两大 部分组成。数据网络布线采用结构化系统,便于管理与维护。一般为千兆上联, 百兆下联系统流量。 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到的传输介质有光线, 双绞线等, 就要对其进行分析了。 对光线来说,光纤本身理论上能够传输30—50T(IT=106M),从各系统运行的情况 来看,光纤的实际使用率小之又小。目前无论单模或多模光纤,采用中心柬管结 构的光缆,4芯、6芯、8芯、10芯和12芯光缆价格相同。为了实现校园网络布线 的灵活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选择12芯的光缆,也便于同根光缆不同纤芯 传输不同业务。对于双绞线来说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并按一 定的密度互相绞在一起(一般为逆时针绞合),主要作用:利用铜导线中电流产生 的电磁场互相抵消邻近线对之间的串绕, 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 提高抗干扰性。 其传输性能。双绞线电缆属于平衡电缆,即电缆线对中的两根导体对地具有相同 的电压(而同轴电缆则属于非平衡电缆,就是说中心导线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特 性足不相等的)。平衡电缆更适合于传输通信信号,平衡电缆支

持差分佑令,即 信号的正部在双绞线的一根中传输,信号的负部在另一根传输。

3.2 趋势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包括VLAN技术的应用、访问控制列表策略 的加载、防火墙技术的实现等等,以及校园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利用计算 机网络物理线缆(即光缆加双绞线)作为校园网络的承载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1)满足建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能兼容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 与外部网络连接。 (2)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适应异步传输模式($%&), 在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3)采用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和不同的 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 (4)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 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5)系统可扩充,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方案应 符合的标准国内标准: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美洲标准:商 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测试标准:增强) 类即Cat.5e 测试标准;接地标准: 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技术委 员会)制订,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的综合布线标准。

5.校园网网络布线设计 结合校园网络布线分析,以及最新的网络技术与施工经验。将校园网网络布线设 计分成两块,分述如下。 5.1 楼内布线设计与实现 楼内布线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布线为基础,即分层星型布线架构。计算机网 络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布线,可根据用户需求铺设信息点,便于用户高速、快捷 接入校园网。语音系统网络布线直接使用数据网络布线系统,同为“RJ”标准。 -8-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论文

根据用户需求算出语音点数量。BD至FD段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连接,而在FD至T0 段直接使用六类线缆铺设,在FD采用数据配线架端接。从而便于数据语音的智能 灵活共享。 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是一种非平衡方式的视频基带信号,而双绞线是平衡 传输方式,因此采用双绞线代替视频线传输视频信号,须在线缆的前、后端加平 衡/非平衡转换器。布线策略包括:点对点,即每一个监控点铺设一条网线;一 线串,即每四个监控点铺设一条网线;先集后发,即先将摄像头的信号通过同轴 电缆集中到一起, 进入多路发射器后再通过一条网线传输至监控中心; 树型结构, 即利用双绞线将分散的监控点信号汇聚至一处, 然后通过六类双绞线传输至监控 中心。根据用户需求,铺设监控点(eP信息点).双绞线承载时,多余的线缆可以 作为传输控制信号线及电源线。 一卡通系统下联,将485正和485负两条线用双绞线的一对线处理,如:白橙 色标线对应485+、橙色标线对应485-。其余6芯备用。根据J}J户需求,铺设一卡 通访问点(即信息点)。 5.2 建筑群布线设计与实现 鉴于多个信息系统共用建筑群瓦联通道.以及用户未来对于网络性能的需求.建 筑群互联布线传输介质主要使用光缆,仍然采用计算机网络布线为基础。计算机 网络布线系统,考虑到距离以及成本町根据表l进行光缆的选型。但对于智能灵 活型校园网络布线,须采用统一的单模光缆。经测箅。校园网络布线纯单模型比 单多模混合型成本仅高8%一10%.而其智能灵活型系数高出79%。计算机网络 布线系统,根据楼宇用户量及网络带宽需求.目前四芯作为两两聚合.至少可以 满足2Gbps的速率要求.能够达到用户上网要求的理想值。语音系统建筑群互 联.可以采用各建筑物语音交换机加光缆方式,但成本太高。目前多数校园语音 网络建筑群互联仍然是大对数电缆,随着电信“光进铜退”步伐的加快,楼宇互 联采用光缆已是必然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