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爆破基础知识 下载本文

按安全规程规定,测量电雷管电爆网络的爆破仪表,其输出工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 ②最低准爆电流。给电雷管通一恒定的直流电。保证在1 min内必定使任何一发电雷管都能起爆的最小电流,称为最低准爆电流。国产电雷管的准爆电流不大于0.7A。 ③电雷管电阻:电雷管电阻是指桥丝电阻与脚线电阻之和,又称电雷管安全电阻。电雷管在使用前应测定每个电雷管的电阻值(只准使用规定的专用仪表),在同一爆破网络中使用的电雷管应为同厂同型号产品。康铜桥丝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超过0.3Ω;镍铬桥丝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超过0.8Ω。电雷管的电阻值是进行电爆网络计算不可缺少的参数。 (4)电爆网络的连接方式 当有多个药包联合起爆时,电爆网路的连接可以采用串联、并联、串并联、并串联等方式(图1-7、图1-8)。 ①串联法:是将电雷管的脚线一个接一个的连在一起,并将两端的两根脚线接至主线,并通向电源。该法线路简单,计算和检查线路较易,导线消耗较小,需准爆电流小,可用放炮器、干电池、蓄电池作起爆电源。但整个起爆电路可靠性差,如一个雷管发生故障,或敏感度有差别时,易发生拒爆现象。适用于爆破数量不多、炮孔分散、电源电流不大的小规模爆破。 图1-8 并串并联电爆网络 1-雷管;2-主线;3-电源 图1-7 电爆网络连接法 (a)串联;(b)并连;(c)并串联(d) 网络的计算: 总(1-7) 电阻 R=R1+R2+NRA+R′ 准(1-8) 爆电流 I=i 所需电压 E=RI=(R1+R2+NRA+R′)i (1-9) 式中 R-电爆网路中的总电阻(Ω); I-电爆网路中所需总的准爆电流(A); R1-主导线的电阻(Ω); R1-端线、连接线、区域线的电阻(Ω); N-电雷管的数目(个); E-电源的电压(V); RA-每个电雷管的电阻(Ω),一般常取1.5Ω; i-通过每个电雷管所需的准爆电流(A)。对于用直流电源起爆成组电雷管,应不小于2A;对于用交流电源起爆,应不小于2.5A。 R′-电源的内电阻(Ω),当用照明线路或动力线路时可忽略不计。 如果E为已知,则实际通过电雷管的电流强度为: I?E?i (1-10) R1?R2?NRA?R?②并连法。是将所有电雷管的两根脚线分别接在两根主线上,或将所有雷管的其中一根脚线集合在一起,然后接在一根主线上,把另一根脚线也集合在一起,接在另一根主线上。其特点是:各个雷管的电流互不干扰,不易发生拒爆现象,当一个电雷管有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网络起爆。但导线电流消耗大、需较大截面主线;连接较复杂,检查不便;若分支电阻相差较大时,可能产生不同时爆炸或拒爆。适用于炮孔集中、电源容量较大及起爆小量雷管时使用。该网络的 RAR2 (1-11) ?NM总电阻 R?R1?R??准(1-12) 爆电流 I?Ni 所需电压 E?RI?Ni(R1?R??式中 M-药室的数目,M=N。 RAR2?) (1-13) N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③串并联法。是将所有雷管分成几组,同一组的电雷管串联在一起,然后组与组之间再并联在一起。这种方法需要的电流容量比并联小,同组中的电流互不干扰;药室中使用成对的电雷管,可增加起爆的可靠性。但线路计算和敷设复杂;导线消耗量大。该法适用于每次爆破的炮孔、药包组很多,且距离较远或全部并联电流不足的场合。该网络的 1(R2?NRA) (1-14) m总电阻 R?R1?R??准爆电流 I?mi 所需电压 E?RI?mi[R1?R??1(R2?NRA)] (1-15) m如果电源电压E已知,则实际通过每个雷管的电流为: I?E?i (1-16) 1m[R1?R??(R2?NRA)]m④并串联法:是将所有雷管分成几组,同一组的电雷管并联在一起。其特点是:可采用较小的电容量和较低的电压,可靠性比串联强。但线路计算和敷设较复杂,有一个雷管拒爆时,将切断一个分组的线路。该法各分支线路电阻应注意平衡或基本接近。这种方法适用于一次起爆多个药包,且药室距离很长,或每个药室设二个以上的电雷管,而又要求进行迟发起爆的场合。 总电阻 R?R1?R??mRA?R2 (1-17) N准爆电流 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