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铁环 下载本文

东街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简介

滚铁环又叫运圈,最早出现于南宋。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明清时曾风靡民间,也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铁环作为一种玩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铁皮构成的圆圈,一是推动铁环前进的长柄。

玩家手捏顶头是\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基本信息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汉族传统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国,直到九十年代末日渐冷落下来。孩子们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

滚铁环显露了孩子控制一个简单机械的企图。铁环在向前滚动,孩子在后头推动着它,它的运动被孩子所操纵。孩子既是动力,也是舵手,他才是一个铁环的灵魂。由于一个简单机械的介入,滚铁环带来的快乐多于单纯的奔跑。铁环的滚动,显示出孩子内心对快速运动的渴望,以及对这种运动的有力控

1

东街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制。滚铁环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玩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甚至可以过水塘上楼梯,别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艳羡的份。那时候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除了上楼梯,只要是人能行走的路,就能滚铁环。滚铁环的速度快慢均可,但太慢会倒下去,像骑车一样。快到什么速度,你能跑多快都行。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活动方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等。

2

东街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比赛分两个项目:最快接力赛,先到为胜;最慢技术赛,慢且不倒为胜。 发展状况

滚铁环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还可以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但是,随着少年儿童现代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尤其是机动车日益增多,给推铁环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推铁环活动,日渐冷落下来。从拓宽体育课程教材外延、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荐具有地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体质的目标出发,可以鼓励儿童参加校园内的滚铁环活动,或在加强安全教育

3

东街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前提下,倡导山区儿童在田间小路上滚铁环。因推铁环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项目。 制法及玩法

铁环的制作很简单,用较粗的铁丝做一个圆环,或用胶钳将铁皮或铜线弯曲成圈即可,大小仿如桶口,整个铁环要有一定的硬度,结头尽量要小些,光滑些。出于控制的必要,圆圈不可太大或太小,但尽可能做得圆一些,这样才有利于滚动。滚动时可以听见铁圈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可以进行一些竞速、绕障碍物比赛的游戏。

废弃的铁桶底部那个约一厘米宽的铁圈,将其拆下来便是十分理想的铁环。当时有些孩子搞不到真正的铁环时,大多用滚木桶上的铁圈或竹圈代替。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再把一根弯成“U”形的铁丝绑在一根小木棍上,手握木棍推动着铁环在“U”形铁丝圈内滚动着行走,长柄可用一根一米来长的小棍子或竹鞭充当,顶端嵌着一个U形的铁钩子,或干脆用一条尖端拗弯成钩子的铁丝做柄,这样倒更省事。比谁跑得快时,几个人同时出发,滚着铁环拼命往前跑,快者胜;比谁慢时,停在原地不动,必须保证铁环不倒,时间长者胜。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初学时,先将铁环向前转,然后拿\车把\赶快去推着向前走,不倒就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