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技术集锦 下载本文

种的子兔,留6只足以。

七、商品兔的育肥 。被毛密度是指单位皮肤表面毛纤维的数量。它取决与毛囊的分化。而毛囊的分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根据笔者研究,子兔生后早期,毛囊分化剧烈,如果营养满足,被毛密度可大幅度提高。3月以后,毛囊分化缓慢,5月龄以后,毛囊的分化基本结束,这时提供再高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因此,对商品獭兔进行早期培养至关重要。在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环境控制。比如:温度宜保持在15~25℃之间,在育肥的后期温度可适当降低,以提高毛皮品质;湿度控制在60%左右;密度适当,以每平方米笼底面积饲养育肥兔10~14只为宜;要有一定的光照,但不需要强光;加强通风,保持兔舍内空气新鲜;保持笼具卫生、环境卫生、兔体卫生;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卫生)。第二,提高饲喂技术。最好的饲料形态为颗粒饲料,并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可提高增重速度。在无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粉料湿拌,以饲料握在手中成团,手指缝有水,但不外滴,放开有裂纹即可,采取定时饲喂,少喂勤添;农民养兔,在青饲料供应季节,可采取白天以青饲料为主,夜间补喂一次精料的办法,以节约饲料成本;第三,自由饮水。

八、合理取皮 。好兔产好皮,但取皮不当,前功尽弃。由于獭兔换毛有年龄性和季节性。对于未成年獭兔来说,年龄性换毛明显。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到5月龄,皮板尚未成熟,被毛的脱换没有完成,所取的皮不好;对于成年兔而言,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换毛,即春季的3~5月,秋季的9~11月。在换毛期不易取皮。而冬季的皮张质量最好。獭兔皮多数是来自5月龄左右的青年兔,限于养殖成本的问题,商品兔不可能都在冬季取皮,原则上任何时候均可,只要年龄达到5月龄,体重达到2.5千克以上即可。取皮时要避免刀伤。

九、皮张贮藏 。皮张贮藏不当,同样会造成损失。皮张取下后要经过防腐处理(分盐干和甜干,即用食盐防腐或用干燥法防腐)。处理好的生皮,按照等级、色泽分类,以毛面对毛面、头对头和尾对尾叠置平放,每隔2~3张撤些萘粉,以防虫蛀。库房应卫生,保持湿度50~60%,温度10~(2左右,最高不超过30℃。生皮应堆放在木板上,不要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在贮藏过程中,定期检查,妥善保管。严防日晒、雨淋和虫蛀,避免出现陈旧皮、烟熏皮、霉烂皮和受闷皮的发生。

十、疾病防治 獭兔的疾病很多,但对其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出血症、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疥癣病、球虫病、皮肤霉菌病和肠炎。

1.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最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40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6个月。其他獭兔每年免疫3次即可。

2.传染性鼻炎 。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有害气体增多的兔舍传染性鼻炎易发。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净化兔群。淘汰鼻炎阳性兔,并以0.3~0.5%的煌绿溶液对全群滴鼻,20小时后表现鼻炎的兔为带菌兔,予以淘汰;加强环境控制。据研究,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兔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高,会诱发家兔患鼻炎。因此,尽力使兔舍通风透气,空气新鲜;药物防治。在气候多变季节,定时投喂一些预防药物,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等;也可定期投喂大蒜等药用植物。可用氯霉素、卡那霉

41

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滴鼻,饲料中添加喹乙醇200mg/kg,均有较好效果。几年来试验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鼻肛净”对于防治该病有很好疗效。预防按饲料量的0.5%添加,连用5天,治疗按1%添加,连用3天即可。

3.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家兔都易感,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最严重。

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强渡:母兔是球虫病的传染源,减少子兔与母兔的接触机会,实行定时哺乳,对母兔笼经常清洗和消毒,对其粪便堆积发酵;子兔哺乳前,洗擦母兔乳房,并涂抹2%的医用碘酊,均有较好效果。

药物防治:较好的药物有氯苯胍、敌菌净、磺胺类药物、盐霉素等,按说明添加;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球净”,预防按饲料量的1%添加,连用15天,停5天,治疗按饲料量的1.3~1.5%添加,连用5天,该为预防量,有很好的效果。

4.疥癣病 。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千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定期检测,药物经常消毒。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兔舍应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为理想的药物和方法是:2~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2毫升,或口服虫克星粉剂,每千克体重0.2毫克。

5.皮肤霉菌病 。由于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防止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兔体和环境卫生,经常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

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每日25毫克,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4次,直至痊愈;10%的水杨酸软膏、或2%的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的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

6.肠炎 。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消化道系统功能失调,排出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对獭兔,特别是幼兔的危害很大。引

孕兔饲养技术

当母兔交配怀孕后,要做好以下饲养技术环节:

一、细心护理防流产。

母兔怀孕后一笼一兔、不要无故抓兔。如果需要捕捉时,动作轻便,抓其脊背前方耳后的皮层,勿损坏毛皮,也

42

不宰杀取皮。

二、正确触摸胚胎。

在配种后8~10天左右进行为好,因受精卵5~6天才能在子宫壁上着床,初期胚胎很小,一旦受到外界强力刺激很容易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摸胎时用力要适度。

三、母兔怀孕后期的营养要充足。

母兔怀孕20天时,必须给母兔供足充分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配合饲料,并适量地喂给粗饲料与青绿饲草,早、中、晚三次。

家兔脱毛

兔子脱毛原因有四:

一是真菌性脱毛,又叫真菌性皮癣。一般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小孢子真菌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强、人畜共患、治愈困难等特点。主要侵害小兔和泌乳母兔以皮薄肉嫩的部位为主,如鼻端、嘴唇、眼圈、耳边、肛门、阴门和乳房等,严重者可至全身。除了脱毛以外,有明显的红褐色结痂。一般3月龄以后可以耐过,但不能根除身上所携带病原源而成为传染源。此病尽管有些抗真菌性药物可以控制,但难以根除,因此,如发生该病,无需治疗,尽快处理(焚烧或深埋),并进行严格的兔场消毒,以防后患;第二类是由须发癣菌引起的皮癣,初期病兔鼻部、眼眶、耳根、背部、尾部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局部附有界限清楚的白色厚痂。以后局部脱毛,皮肤干燥无光。病兔头、颈、背和尾根易摩擦部位出现痂皮和鳞屑,被毛松动易拔除或脱落。该类型一般比较温和,发展速度和侵害程度较轻,可用一般人用抗脚气的药物外擦,可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灰黄霉素40~80毫克/公斤,连用半月停半月,再用1~2个疗程。估计你家小兔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

二是营养性脱毛。由于饲料配合不合理,多种营养缺乏,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不足,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缺乏也可由于营养代谢性疾病或寄生虫病引起的营养性不良造成的脱毛。其特点是皮肤无异常,用手拔非常容易脱落,而且再生速度慢,多发生于腿、肩肿两侧和头部,也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此病无传染性,但往往在一个群体里发生面积比较大,数量多。可通过改善饲料营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针对性地予以治疗。如果你家小兔仅仅少数发病,这种疾病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季节性脱毛。发生在6月龄以上的成年兔,每年春秋两个季节换毛。在这期间,被毛非常容易脱落。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无需任何药物处理。你家兔子这种可能性不存在。

獭兔夏繁把好技术关

繁殖是獭兔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尤其是外界温度高于30℃时,公

兔性欲减退,精子活力下降,浓度降低。而母兔发情率低,仅为20%~40%,且受胎率、产仔数、成活率都受到很大影响。经笔者生产实践,要使母兔在夏季发挥更好的生产性能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供适宜的温度

獭兔生长、生产、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5℃~20℃。临界温度为5℃和30℃,也就是说,15℃~25℃的环境最为

43

适宜。而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獭兔汗腺不发达,常因炎热而食欲减退,体质瘦弱,抗病力降低。室内兔舍应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兔笼舍。当室内温度高于30℃时,可向地面泼水降温,但要避免高温高湿。室内还可安装电风扇等排风设备。如果能在兔舍内喷雾降温效果更好。露天兔场要及早搭好凉棚或种植丝瓜、葡萄等攀缘植物,以避免阳光直射兔舍。也可在饮水中补充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

二、精心饲养管理

1.调整饲喂时间。夏季气候炎热,要调整好喂料时间。一定要做到早餐早喂,晚餐迟喂,中午多喂优质青绿饲料经笔者生产实践,精料70%应集中在早晚喂给,以减少日间的采食和活动量。

2.注意供给清洁饮水。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獭兔的饮水量也在增加。一旦供水不足或饮水不清洁,都会影响獭兔正常的生长发育,也会使獭兔感染疾病。所以,要保证獭兔24小时都有清洁的饮水。

3.防病。夏季应特别注意预防兔瘟和球虫病。为防兔瘟,要按时注射兔瘟疫苗;为防球虫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物,药物要用2~3种交替使用;为防消化道疾病,可定期饮0.01%的高锰酸钾水

4.搞好环境卫生。夏季要及时清除兔舍内的粪便、污物,以防蚊蝇滋生。食盆应每天清洗一次,地面应定期用消毒水喷洒,消毒药应2~3种交替使用。

三、适时适量注射缩宫素注射液

在炎热的夏季无论怀孕数多还是少,若延期2~3天分娩,仔兔成活率都不高,一般为10%~30%。在这种情况下,可肌注缩宫素注射液2~3单位,不得超过3单位(既1毫升:10单位/支可肌注0.2~0.3毫升,不得超过0.3毫升),仔兔可吃到初乳。如果注射缩宫素的时间偏早,虽然仔兔成活率也较高,但母兔初乳会推迟1~2天,在这种情况下可给母兔饮红糖水或1瓶生乳汁(100毫升/瓶),连服3天,还可将仔兔由其它母兔代养几天。若打针不适量,则仔兔成活率下降,还可能危及母兔生命。

在夏季适时适量注射缩宫素注射液,产下的仔兔若饲养管理良好,其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因此,要想提高獭兔在夏季的繁殖性能,应在技术和管理上入手,从而充分利用夏季的提高经济效益。

养兔妙用葡萄糖

增强饲料适口性 兔喜好甜味,在兔的饲料中添加8%~12%的葡萄糖,可掩盖饲料中的不

适味道,能刺激兔的食欲和提高饲料的品位,增加兔的采食量,并能减少兔挑食而造成的饲料浪费。

提高兔的抵抗力 在兔饲料中掺入8%~12%的葡萄糖粉,能增加兔的体能,补充营养,并保护肝细胞不受有害因素的侵害,还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肝脏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对传染病和中毒病的抵抗力。

提高新生兔的雌性比例 据报道,从母兔配种前12天起,在其日粮添加葡萄糖粉20~30克,或将葡萄糖粉溶于饮水中喂给,配种后停止喂,新生子兔的雌性比例可提高12%。

预防母兔妊娠毒血症 母兔怀孕后期,胎儿发育迅速,易发生因体内糖元消耗过多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在临床上呈现以顽固性食欲障碍和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的妊娠毒血症,或产下不会吮乳、全身发凉软绵甚至呈昏迷状的子兔。从母兔怀孕20天起至分娩后第二天停止,在母兔日粮中添加葡萄糖粉20克,可补充能量与营养,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