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鄂州市鄂城区九年级上册期末物理模拟试题(有答案) 下载本文

∵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F2=(G+G动),

η2=

==;

由此可知:F1<F2,η1=η2,所以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故选B.

12.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A、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欧姆定律即可判断出电阻甲和电阻乙的变化; B、从图象中读出当电阻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值,然后根据R=即可求出此时的电阻; C、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中的电流为0.2A时对应的电压值,再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求出电电压;

D、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然后根据P=UI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总功率. 【解答】解:A、因为甲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因此图象中对应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不变,故甲为定值电阻;而乙图象中的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时刻在发生变化,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乙电阻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为0.2A,因此此时乙的阻值:R==

=10Ω;

C、当通过甲、乙中的电流为0.2A时,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此时甲、乙两端的电压值分别为1V、2V,由于甲、乙为串联,因此电电压为3V;

D、当甲、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4A、0.2A,由于甲、乙并联,因此电路总功率:P=UI=2V×(0.4A+0.2A)=1.2W.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3.“嫦娥二号”登月飞船绕月飞行时关闭发动机,由于 惯性 仍可继续飞行.飞船在太空需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 向后 (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的. 【考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

(1)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嫦娥二号”登月飞船绕月飞行时关闭发动机,由于飞船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的运动状态,所以仍可继续飞行.

飞船在太空需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接近月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向前喷气,气体会给飞船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从而使飞船减速.

故答案为:惯性;运动状态;向后;相互的.

14.小明房间的台灯与日光灯是 并 (填“串”或“并”)联的.如图是马路交叉路口的一组交通指示灯指挥往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通行,每盏指示灯上都标有“220V 100W”的字样,这组交通指示灯正常工作一天(24h)消耗的电能是 2.4 w?h.

【考点】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即为并联;

(2)这组交通指示灯始终只有一盏灯泡工作,根据W=Pt求出灯正常工作24小时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由此可知台灯和日光灯是并联连接的; (2)这组交通指示灯始终只有一盏灯泡工作,正常工作24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W=Pt=100×10﹣3W×24h=2.4W?h. 故答案为:并;2.4.

15.将一柱形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水中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任意指出你能得到的两条信息或结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该实心物块的密度 2.5 g/cm3.

【考点】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物体的重力; 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

知道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物体所受的浮力; 物块浸没前,浸入越深,浮力越大,据此可以得到相关信息或结论;

(2)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再利用重力、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 【解答】解:

(1)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由图知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所以可以得到的信息或结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2N,③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2)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V物=V排=物体的质量: m==ρ

=

=

=0.3g,

=2.5×103g/m3=2.5g/cm3.

=

V排g得:

=1.2×104m3,

故答案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2N;2.5.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如图,人眼透过玻璃三棱镜观察另一侧的蜡烛A,发现成像在A′处.在A上选择一点S画出光路图以表明成像于S′的原理(可以只画一条光线).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解答】解:光先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17.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并联电路图.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压表在电路中起开路作用,电流表起导线作用分析即可. 【解答】解:

要使两灯并联,从电正极流出的电流应分别流入电阻,下边的“○”中应填入电流表,中间“○”中不能有电流通过,故为电压表,上边的“○”中应填入电流表,这样电流就分别经过电阻R1和R2,流过两电阻的电流应汇合共同流回负极,则见下图:

18.如图所示,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