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景点介绍 下载本文

值清初战乱之后,内乡百姓因躲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高以永忧心忡忡,自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秉烛研墨,便写下了这副楹联。 三省堂正中悬挂着“清慎勤”三个大字的匾额,这三个字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清、慎、勤”是清代皇帝劝诫为官者的箴言,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魏国的司马昭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置此匾于衙署,警戒为官者要做到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东花厅

东花厅旧时是知县和家眷们饮食起居的地方。东花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此联的意思是说,要以正常的心态看待职务上的变动,做到宠辱不惊;奖励、升迁、处罚、贬谪,调动或留任都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要看得太重。东花厅里面是知县与县丞、主簿商议政事、丫环帮夫人梳妆和知县阅卷等三组蜡像展览。

东侧是知县的灶房,是知县和他的家人饮食用餐的地方,过去有专门的厨子为他们做饭。现存灶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的,里面现在还陈展了知县的食谱。特别是过去知县宴客还有具体的标准,过去,招待上级官员的规定相当严格,招待标准是根据官员的级别大小而定的。右下角是内乡县衙大门东侧保留的《三院禁约碑》碑文的拓片,根据拓片上的记载,过去地方驿站接待各级官员的标准是:一二品的京堂科道官员,招待他们的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招待一二品的本省两院官员一桌膳银为三钱;招待三四品的司道官员一桌膳银为二钱;招待五六品的府厅级官员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这些规定旨在整治当时的吃喝奢靡之风。

西花厅

西花厅,是过去知县子女居住的地方。西花厅对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意思是说:在闲暇时登山游水饮酒赋诗,身外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布衣与琴书和我相伴,要淡泊金钱名利,过一种清淡而又潇洒的生活。

后花园

后花园雅名“天春园”,是旧时知县和眷属休闲娱乐的地方。园内立有一石碑,上刻“菊苑”二字,建有一亭,上书“兼隐亭”,园内植有四季花卉,培有青竹、黄竹、紫竹,显示出居所高雅、清幽。宋代诗人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淮县任知县时也写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园内东侧有假山、池塘,体现了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