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介绍 下载本文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错例: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五、对偶

(一)对偶的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二)对偶的作用:

1.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 2.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3.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三)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的对偶形式。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破千年旧俗,立一代新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对偶与对仗、对举、对比、衬托的关系 1.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对仗是诗词及对联的特殊表现形式,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位置的词语必须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的要求比对偶更为严苛。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句子符合对偶的要求,但平仄不谐,并在同一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诗中的颈联,完全合乎对仗原则。)

5

2.对举

“对举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相互衬托、对照、并举,在结构上平行和依存,且小句的字数大致相等,在语义表达上相反、相似或相称的句式。对举句的特点有:

①对举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构成的,且小句的字数大致相等。如:

(i.)你一言,我一语。 (ii.)肉一斤,鸡三斤,鸭两斤。 (iii.)人老,心不老。

②构成对举的小句在结构上是并列和依存的。如: (i.)里三层,外三层。 (ii.)初一饺子,初二面。 (iii.)瓜小,瓤儿可甜。

③对举句在语义表达上相反、相似或相称,自己具有独特的句式语义。如: (i.)你屋里,我屋外。(小句在语义上是相反的。)

(ii.)你一口,我一口。(小句在语义上是相似的。) (iii.)说的说,笑的笑。(小句在语义上是相称的。)

对举句的作用:对称整齐,具有韵律美;表达极其简洁,具有经济性;句法灵活,相互衬托、对照,表意凝练。 3.对比与衬托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衬托是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有两种:

①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②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 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6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①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②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③衬托的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的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六、排比

(一)排比的概念:用一连串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来表示强调和一层层深入的修辞手法叫做排比。 (二)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语势;

2.节奏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3.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三)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四)排比与对偶、顶真、反复、复沓的关系 1.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①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多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字数必须相等,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最严格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2.顶真

7

以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使邻近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相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顶针)。顶真可以使语言产生环环紧扣的有机联系,语气贯通,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如: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3.反复

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如: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连续反复)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间隔反复)

反复的作用: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①构成的要素不同:反复是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排比是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②数量不同:反复中,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排比中,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多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③修辞效果不同:反复所用的词语往往在表达时带有关键性质,是需要予以强调和突出的。排比则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刚劲的修辞效果。④有时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交织在一起。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这个排比句,描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其中“它”也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4.复沓

句子和句子之间只更换少数词语的修辞手法叫做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反复。但有时两者统称为复沓。)复沓的运用使语言被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