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下载本文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③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与蔺相如》)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九、【为】

(一)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④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六国论》) 2.表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3.表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与蔺相如》)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与蔺相如》) 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4.表对象,“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作“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垓下之战》)

(三)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冰,水为(结成)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③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④今日嬴之为(难为)公子亦足矣。(《窃符救赵》)

⑤圣人之所以为(成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成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⑥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⑦吾所以为(做)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与蔺相如》)⑧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担任)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师说》)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四)名词,行为,作为。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十、【焉】

(一)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2.哪里,怎么。

①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清而不肯,焉能行之?”(《史记·甘罗》)

(二)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三)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3.表示感叹的语气。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宜乎百姓之为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六国论》)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④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与蔺相如》)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