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17

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

7、交流,让学生明白: 5×1/2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5 ×2/5 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 9、师生共同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巩固练习

5元的3/4是多少? 7元的2/3是多少? 5元的1/7是多少? 作品展

1、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

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2/5,赞美祖国的文章占1/3,各种图片占4/15,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 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

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 练一练 教学后记:

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 (三)打折问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我们前面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巩固一下 1、出示练习题: 15×4/5 = 7×5/21 = 1/4×80 = 2、交流结果。

我们去商场经常会看到某某商品一律几折出售。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打折问题

1、打开书看课本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们知道六折出售的含义吗?

让学生知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3、师生共同计算出裤子六折出售的价钱。

4、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其他商品按六折出售的价钱,并填在统计表中。 5、全班交流。

18

试一试

1、先让学生理解“按七折出售”和“现价”的意思,再提出“便宜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全班交流。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打折问题

“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教学后记: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打折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通过看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学会了。 (四)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 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xKb1.C om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19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 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 = 2*1/3*3 = 2/9 )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 = 2*2/3*3 = 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

20

教学后记: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时还不够课透,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把整数跟分子约分,有个别学生没有约到最简分数,以后不断加强学生的训练。 (五)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读题,;理解题意。

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二、尝试

1、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还剩多少米彩带?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60×=24(米) 1-2/5=3/5 60-24=36(米) 60×3/5=24(米) 答:还剩24米彩带。

(4)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交流 练一练 教学后记:

在教学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我原以为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呵呵!没有想到,错的人还真不少。我真佩服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细究其类型,主要是乘法和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不少学生做加法时也约分,而在我强调之后又出现个别的学生乘法计算通分的笑话。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追溯求本,理解各自的意义;二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即数不变、运算符号改变);四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其实最主要还是抓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类型几乎都是由他们所创。 (六)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