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3.认识机械计算器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是1642年,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它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成的机械式计算机,通过手摇方式操作运算。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4.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 (1)课件出示:

(2)师:在莱布尼兹把帕斯卡发明的只能做加减计算的机械计算器改进成也可以进行乘除计算后,一直要到20世纪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3)师: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二)认识计算器 1.计算器的用途

(1)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机工具呢?

(2)课件出示:

33

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儿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三瓶水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怎么办?(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 2.课件出示: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显示器,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3.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步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作用。

4.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后记: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

34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 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35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34-1368÷9=2034-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34-”,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