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下载本文

课题:认识余数 第1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教 学 反 思

课题:余数除法竖式 第2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 教学方法:练习法 讲授法 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 (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 (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探究算法,明确含义 (一)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横式表示,我们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 2.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3.思考后讨论。 (1)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知道13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1叫余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是4和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二)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 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1)教师板书:“”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继续板书 :“”,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除数4表示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 1.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学生分一分,并列出横式,教师板书16÷4=4(组) 2. 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