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下载本文

课题: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第4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4.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等 教学方法:操作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课件出示:(一)分一分,算一算。 列式:( )÷( )=( ) (二)圈一圈,列一列。 列式:( )÷( )=(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了解信息,明确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中有哪些物品,物品下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你还有什么发现?(小汽车的价钱没有给出) 3.交流获取信息: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4.明确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二)分析问题,探究方法。 1.选择信息,引发思考。 (1)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解答?请你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2.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1)摆一摆。同桌合作:用56根小棒表示56元钱,8根可以买一个地球仪。摆摆看,可以买几个? (2)画一画。在纸上画56个圆圈表示56元钱,8个一组,看看能圈几组? 3.分析问题,领悟解法。 (1)想一想。求56元可以买8元一个的地球仪,能买几个?也就是求什么? (2)列一列。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让学生尝试列式:56÷8=7(个)。 (三)回顾检验,建构模型。 1.检验结果。 (1)教师质疑:现在求出可以买7个地球仪,怎样知道是否正确?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检验:一个地球仪8元,7×8=56(元) 2.整理过程。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先明确问题,再选择有用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检验。 3.点明课题。 (四)尝试应用,内化方法。 1.教材第42页“想一想”。 2.根据例3情境图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预设: (1)30元能买几个玩具熊?(2)36元能买几个皮球?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教 学 反 思

课题: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 第5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三、练习十 1、第1题:看谁算得都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开小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答得数。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3题: 。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并说一说要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么 什么? 4、第4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分析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四、拓展练习 (一)填空 1、35里面有( )个5。 2、40连续减去( )个8等于0。 3、( )除以6等于7. 4、56是7的( )倍。 (二)列式计算。 1、几个8的和是72? 2、63连续减去几个9结果是0。 3、几个5连加得20? 4、6个8的和是多少? 5、6与8的和是多少? 个 五、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