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估的目的、任务、原则
预估指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依据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有关案主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一)预估的目的
1、识别案主问题的客观因素:(1)背景资料;(2)生活相关的重要系统资料;(3)问题的原因/存在多久/使用过的处理问题方法等
? ? ? ? ? ? ? ?
2、识别案主问题的主观因素(案主对问题的个人感受)
3、识别案主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由表及里的查寻) 4、识别案主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关注案主的能力与优势)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正确的介入方法与途径/形成计划) 1、了解案主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影响)
2、了解案主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人格特征/能力/优势/弱点) 3、了解案主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案主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家庭/社会生态环境),找出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二) 预估的任务
(三)预估的原则
1、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2、合作原则(预估是与案主合作的过程/更准确)
3、避免片面(预估时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保证资料的信度) 4、避免简单归因(预估应尽量全面/为科学介入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 5、兼顾案主的弱点与长处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一)收集资料(方法)
收集资料的内容:个人基本资料;个人的主观经验;解决问题的动机;生理、情感与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环境资料的收集(家庭状况与社会环境)
收集资料的方式: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测量);咨询意见;实地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二)分析和解释案主的资料与问题(分析资料方法) 排列次序:按时间顺序与逻辑重要性对资料排序 发现:识别资料间的关系或形态,对问题有完整了解
识别(问题的原因):从问题的表面深入问题的内部/深层因素/本质 解释:形成概念性认识、去解释问题,由此寻找解决办法去改变问题情境 (三)认定问题-形成问题阐述(内容) 描述案主的问题与需要; 描述问题如何发生及原因;
描述案主的处境及社会系统的情况(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探究案主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案主对问题看法/处理问题方法/与资源系统的联系); 描述案主系统的发展阶段(生命周期);
描述并鉴定案主系统的资源状况(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学习能力/资源与时间等) (四)撰写预估报告(结构) 资料与事实(主要是对问题的呈现);
专业判断(对资料理解/问题评估/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三、预估的主要方法
预估的方法很多,包括上面介绍的各种方法。以下方法具有简明和直观的特点,是进行预估时经常使用的
49
方法
(一)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疏理社会生活史/相关问题发展史)
案主系统的资料;案主关心的事/需要/相关问题及发展过程;案主现在的能力与限制等 (二)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及运用(家庭树)
家庭图示例
男 女 70岁 10年前逝世 智障并患精神疾病 48岁 离婚15年 44岁 68岁 钢铁厂 市政府社会局 高中18岁 20岁重度智障住XX残障 教养院 警察 教养院工作人员 教养院的其他院生 (三) 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
(四)社会网络分析 童童 父亲单位 童童学校 童童母亲 童童 童童父亲 童童 童童 -正式社会网络(单位/学校/自助团体成员/其它正式的服务机构) 老爷、姥姥 -非正式社会网络(家庭/亲属/朋友/邻里) 第三节 爷爷、奶奶 计 划 即介入行动的“蓝图”,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及决策行动的过程
媒体 居委会 图示说明:
强关系 —— 弱关系 ------ 50 关系终止 ——